|
发表于 2013-8-14 21:38:37
|显示全部楼层
发菌武功①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是武侠小说的拥趸,武侠小说里,所有的武功,最高境界一个叫重,一个叫快。所谓的重,指的是力度宏厚,所谓快,则是后发先至,一定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有此两点,当然无往不胜。
发菌,和武功是毫无二致的。
重,就是指菌种强健,生命力旺盛,环境耐受力好,本体营养丰富,萌发浓密有力。
快,就是一方面长速快,这个是品种特性决定的,另一个就是覆盖快,这个就与菌种在料上的分布有关。
而做到重,是菌种生产的问题,这不是我们本篇的主要讨论对象,已经废话一节了,所以暂时略过。
但做到快,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这就是菇海网友谈的问题了。
菇海先生谈到的套路,就是菌种与原料分布最为贴近的一种方法,虽然大家都知道,我们还是简单介绍一下接种方式这个事情。
点接,这是最常见的方法,点接的菌种用量小,容器栽培时,很便于观察生长过程,发现污染,做菌种普遍采用这个方法。点接是重的方式,但不快,所以有人动脑筋进行改革。点接的延伸包括打孔和盖面,打孔是从深处和表面同时开始生长,这样接入的深度就是节省了时间,而盖面不过就是多点的点接。如果不刻意追求菌种的纯洁,这个方法就很可行了,所以,日本技术在使用固体菌种的时候就是打孔结合盖面。
其实菇海所想的,确实不新鲜,为什么我会把题目叫菌人中国梦呢?因为让整个发菌过程缩短,是每一个中国菌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不是说外国人不追求这个,而是外国人考虑问题和咱们不一样,外国人是重和快要兼顾的,中国人则是对快的追求超过对重的追求。这个从整个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来看,是没有冤枉谁的,也是我写菌种废话这一节的理由。
然后是层接,层接的方法倒是兼顾重和快的,但层接局限于相对开放的操作,容器栽培的层接因为机械的关系,对菌种伤害很大,而且对发菌过程的透气性要求甚高。所以,层接并不被广泛接受。而深的打孔接种方式(目前杏鲍菇枝条种就是这个方式),应该是由点及面的一种变通,这样实际上是一个曲面层包裹了一条线,这条线实际上也是一个层,这要从曲面看。这样直径10cm左右的菌包需要菌丝延伸的距离不过5-7cm。当然这个方法虑及表面污染,也辅以盖面接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