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食用菌高产的生物化学技术原理》之二:菌种退化与高产驯化的生物化学原理与应用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4 11:31:56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sy6560483在2010-11-4 10:41:29的发言:

那你为啥还要说回复原有的生物化学反应特困难?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误会了, 说回复原有的生物化学反应特困难,是指在现时栽培料中加入了大量麸皮,玉米面的条件下,由于存在快速与慢速抑制的情况,菌丝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恢复就特别困难。但如果这个条件变了,栽培料不用糠麸,玉米面了,在母种与原种之间,加一个用稻壳粉进行驯化脱毒的程序,然后由原种,栽培种,栽培料衔接下来,就可以恢复菌丝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从而降低成本,较大幅度的提高产量。
在此过程中,只加入了一个驯化过程,其实就是用一个小试管或小输液瓶在稻壳粉培养基中接种培养菌丝的一个过程,这是由未经首次驯化的试管母种必经的一个过程,如果已经经过此驯化过程到了原种阶段,就不用再用稻壳粉驯化了,只要将原种取出来再接原种,往下按常规方法衔接就是了,而且,我们做的结果证明,这样反复由原种接原种,转接十几次,也没有引起产量下降,出菇困难,菇体品质下降的情况。
误会就出在有没有限定以上这个栽培条件的情况,如果没有这个限定,那当然是自相矛盾的。误会其实出在这里。怪我没有将此误会解释清楚,请lsy6560483谅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1-4 09:59:22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0-11-3 17:24:04的发言:

关于新菌丝,老菌丝的问题,答案是:老菌丝照样可以驯化,仅举一个实例,一年前,我曾用纯玉米芯袋料栽培滑菇,人所共知,不用木屑,只用玉米芯栽培滑菇是不行的,初步结果也是如此,出第一潮菇时,仅出了1-3个菇蕾,而且也没长大,典型的营养不良造成的后果,于是,一百个栽培袋被我扔了,但时间过去一年,我偶尔发现,被我扔掉的菌袋竟然出菇了,而且比第一潮出的还多!竟然都出了10个菇蕾左右,而且都能长大,我就拿回了其它尚未出菇的菌袋,发现菌料都已经接近干了,然后采用几种有效的复水方法恢复菌料的含水量后,捡回的滑菇菌袋出了第二潮菇,也是出了8-12个菇蕾,并且都能长大,后来,又出了第三潮菇,每袋出了二十几个菇蕾,其中有16-18个菇蕾能长大,第四潮菇,也出二十几个菇蕾,各个都能长大,这就足以证明,老菌丝也能驯化。
lsy6560483认为 “新菌丝应该很快就能适应,”,其实也未必,如果很快能适应的话,上例中的滑菇出第一潮菇的时候,就不会只出几个了。以上只是出于技术观点的探讨,并没有别的意思,也邀请lsy6560483与我们共同探讨技术问题。

你的这个现象能说明啥啊?我已不愿参与了,连遗传学几乎都否定了的观点还值得别人探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1-4 10:02:51 |显示全部楼层
要知道一种物种的生理生化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4 10:13:09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sy6560483在2010-11-4 9:59:22的发言:

你的这个现象能说明啥啊?我已不愿参与了,连遗传学几乎都否定了的观点还值得别人探讨吗?

没人否定遗传学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4 10:14:41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sy6560483在2010-11-4 10:02:51的发言:
要知道一种物种的生理生化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

正确,但最终要通过生化反应体现出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1-4 10:32:03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gertosky在2010-10-30 21:01:24的发言: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遗传物质是相同的每个人拥有无限的潜能,不过有些人最终成了长跑运动员,有些人成了画家。科学家,音乐家等等。
长跑运动员具有飞奔的运动能力,画家具有辨别微弱色彩的能力,音乐家具有辨别音调高低的能力。一旦形成这种能力,这些能力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不退化。这些能力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
虽然他们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但是在特定的能力上是区别很大的。

菌丝也是复杂的生物体,DNA只是它的遗传物质,决定了菌丝有发展各项能力的内在潜能。菌丝的各项特性表达,受其它因素,如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形成某种特性,这种特性一旦形成,总能维持一段时间。比如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菌丝在最初的,PDA的,栽培种的环境下,通过一段时间会诱导形成分解纤维素不同大小的分解能力。同时在刚刚接种的时候,从最初的到pda的,从pDA的到栽培种培养的初始阶段,会延续前一个阶段的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状况。
驯化应该是在一个环境下较长时间,使其适应那个环境,并由那个环境诱导出较高的表达纤维素酶的能力。再接种到新的环境中,由于已形成纤维素酶的高表达能力,在新环境中延续了这种能力。

所以从PDA培养基接入原种和栽培种的菌丝产生自身所需的酶的能力应该是和最初始的菌丝(最原始的菌种)不一样高。驯化是要让在接入栽培种前,变的更高。

这是我的理解,不知道是否正确。也不知道是否是多此一举,呵呵。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遗传物质是相同的是吗?那世界上的人的容貌都应该一样了吧?
每个人拥有无限的潜能,不过有些人最终成了长跑运动员,有些人成了画家。科学家,音乐家等等是吗?那你让举重运动员练跳高,练长跑试一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1-4 10:37:38 |显示全部楼层
要清楚,我不是在否定驯化,而是说你的出发观点有缺陷,而且无限夸大了驯化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4 19:38:22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yu在2010-11-3 18:46:46的发言:

那么90%的粮食精料如果驯化成功的话,产量是不是可以达到900呢?


既然是精料,就是速效碳源,速效氮源,为什么还需要驯化?
需要驯化出什么优势呢?
请楼主明示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4 19:49:30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0-11-3 13:12:42的发言:
  分析这能在稻壳中生长并出菇的野生食用菌必有特殊的能力才能做到,于是,就将其连带菌丝,生长菌丝的稻壳一起挖走,单独培养,接种,培养菌丝,对其成分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化验,再用于在稻壳上的栽培试验,最终找到了几种有效成分,然后用其组方,用于其它食用菌在稻壳上的栽培试验,及用其在其它栽培料上的栽培试验,证明了这个组分对食用菌菌丝有极强的复壮作用,称之为复壮剂。可以保持大多数食用菌在稻壳粉培养基上在常温状态下几年既不自溶,也不死亡。这样就为使用稻壳驯化菌种铺平了道路。

如此看来此处分离的复壮素有助于野生食用菌分解稻壳粉的纤维素,并且有助于,帮助普通食用菌诱导出分解稻壳粉的能力。

请问
该复壮素也是一种纤维素酶的诱导物吗?
或者是一种木质素分解剂,促使木质纤维暴露出纤维素,从而促进菌丝纤维素酶的产生呢?
该复壮素的机理是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4 19:51:15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gertosky在2010-11-4 19:38:22的发言:


既然是精料,就是速效碳源,速效氮源,为什么还需要驯化?
需要驯化出什么优势呢?
请楼主明示 呵呵

这样的速效营养是极端过剩的,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菌丝不会很快适应,特别严重的问题是菌丝寿命极短,很快自溶(这在液体发酵的过程中就可证实),这用复壮剂应该能有明显改善,因为我们发现,复壮剂可以将几个月寿命的菌丝延长到几年不自溶,但在速效氮源和碳源极端过剩的情况下没有使用过复壮剂,所以结果还不知道,试验后才有结论,即使解决了菌丝寿命短的问题,还剩两个大问题没有解决,有待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