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1-3-26 21:17:22的发言:
我曾从事过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和生产,知道您说的问题影响有多大,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核辐射等),变化很慢,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新的菇种,如果人为的去改变的话,那就很快,我们有这个能力,但绝不敢去做,因为绝对不安全,以对人类食品安全的视角来看,如果你搞出的平菇新品种有毒,你如何保证它的孢子不会扩散到自然界中,一旦扩散,你绝没有办法保证平菇食用者的安全,因为它们在外观上无法区别,我们认为,掌握此技术(基因工程)的人,千万别动食用菌,那绝对是一个潘多拉盒,一旦打开它,是没有后悔的余地的,这是科技工作者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基因突变首先由T.H.摩尔根于1910年在果蝇中发现。H.J.马勒于1927年、L.J.斯塔德勒于1928年分别用X射线等在果蝇、玉米中最先诱发了突变。1947年C.奥尔巴克首次使用了化学诱变剂,用氮芥诱发了果蝇的突变。1943年S.E.卢里亚和M.德尔布吕克最早在大肠杆菌中证明对噬菌体抗性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接着在细菌对于链霉素和磺胺药的抗性方面获得同样的结论。于是基因突变这一生物界的普遍现象逐渐被充分认识,基因突变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时期。1949年光复活作用发现后,DNA损伤修复的研究也迅速推进。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基因突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化学变化,而是一个和一系列酶的作用有关的复杂过程。
1958年S.本泽发现噬菌体T4的rⅡ基因中有特别容易发生突变的位点──热点,指出一个基因的某一对核苷酸的改变和它所处的位置有关。
1959年E.佛里兹提出基因突变的碱基置换理论,1961年F.H.C.克里克等提出移码突变理论(见遗传密码)。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DNA核苷酸顺序分析等技术的出现,现在已能确定基因突变所带来的DNA分子结构改变的类型,包括某些热点的分子结构,并已经能够进行定向诱变。 1974年,波兰遗传学家斯吉巴尔斯基(Waclaw Szybalski)称基因重组技术为合成生物学概念,1978年,诺贝尔生医奖颁给发现DNA 限制酶的纳森斯(Daniel Nathans)、亚伯(Werner Arber)与史密斯(Hamilton Smith)时,斯吉巴尔斯基在《基因》期刊中写道:限制酶将带领我们进入合成生物学的新时代。2000年,国际上重新提出合成生物学概念,并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的基因工程。
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发现 我们的生活水平会处与什么状况? 凡事有利亦有弊.. 呵呵!老师的一句 道德地线 同时谴责了千千万万个遗传工作者..... 其中包括对我们有巨大贡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