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食用菌高产的生物化学技术原理》之二:菌种退化与高产驯化的生物化学原理与应用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2-16 19:53:00 |显示全部楼层
 黑木耳菌种驯化的重要补充:有的黑木耳菌种,菌丝比较弱,单独用稻壳粉驯化比较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采用不同原料分层驯化的方法,例如:上层用3-5厘米厚的稻壳粉,下层用稻壳粉掺豆秸粉来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3-15 18:35:06 |显示全部楼层
“黃孢亮毛伏革菌在停止生長後(即表現次生新陳代謝) 或氮飢餓誘導下,才生產木質素降解酶。不是每一真菌在低濃度氮下,才產生高木質素降解酶  (Chiu et al., 1998)。”
事实证明:对于这前一句话,用在食用菌栽培理论是正确的,后一句话在贫氮环境长期诱导下是相反的结果,菌种在稻壳粉培养基上的驯化过程,正是利用了这个规律才得以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811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1-3-28 14:42:13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1-3-26 21:17:22的发言:

我曾从事过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和生产,知道您说的问题影响有多大,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核辐射等),变化很慢,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新的菇种,如果人为的去改变的话,那就很快,我们有这个能力,但绝不敢去做,因为绝对不安全,以对人类食品安全的视角来看,如果你搞出的平菇新品种有毒,你如何保证它的孢子不会扩散到自然界中,一旦扩散,你绝没有办法保证平菇食用者的安全,因为它们在外观上无法区别,我们认为,掌握此技术(基因工程)的人,千万别动食用菌,那绝对是一个潘多拉盒,一旦打开它,是没有后悔的余地的,这是科技工作者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基因突变首先由T.H.摩尔根于1910年在果蝇中发现。H.J.马勒于1927年、L.J.斯塔德勒于1928年分别用X射线等在果蝇、玉米中最先诱发了突变。1947年C.奥尔巴克首次使用了化学诱变剂,用氮芥诱发了果蝇的突变。1943年S.E.卢里亚和M.德尔布吕克最早在大肠杆菌中证明对噬菌体抗性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接着在细菌对于链霉素和磺胺药的抗性方面获得同样的结论。于是基因突变这一生物界的普遍现象逐渐被充分认识,基因突变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时期。1949年光复活作用发现后,DNA损伤修复的研究也迅速推进。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基因突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化学变化,而是一个和一系列酶的作用有关的复杂过程。

  1958年S.本泽发现噬菌体T4的rⅡ基因中有特别容易发生突变的位点──热点,指出一个基因的某一对核苷酸的改变和它所处的位置有关。

  1959年E.佛里兹提出基因突变的碱基置换理论,1961年F.H.C.克里克等提出移码突变理论(见遗传密码)。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DNA核苷酸顺序分析等技术的出现,现在已能确定基因突变所带来的DNA分子结构改变的类型,包括某些热点的分子结构,并已经能够进行定向诱变。
1974年,波兰遗传学家斯吉巴尔斯基(Waclaw Szybalski)称基因重组技术为合成生物学概念,1978年,诺贝尔生医奖颁给发现DNA 限制酶的纳森斯(Daniel Nathans)、亚伯(Werner Arber)与史密斯(Hamilton Smith)时,斯吉巴尔斯基在《基因》期刊中写道:限制酶将带领我们进入合成生物学的新时代。2000年,国际上重新提出合成生物学概念,并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的基因工程。


  试想如果没有这些发现 我们的生活水平会处与什么状况?  凡事有利亦有弊..
  呵呵!老师的一句 道德地线 同时谴责了千千万万个遗传工作者..... 其中包括对我们有巨大贡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811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1-3-28 14:23:41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1-3-26 18:14:29的发言:
 “但 菌丝也有一定几率产生出分身孢子..  类似木霉产生孢子的方式...从菌丝顶端掉落出分身孢子
既有孢子 在我们培养的条件下就会产生初生菌丝体  当+初生菌丝体遇到-初生菌丝体就会组成新的基因...
即是新的基因 那么它的食用价值 就该有个新的估价...   高和底 或者不能食用?”
羊肚菌就经常有这种情况,即“从菌丝顶端掉落出分身孢子... ”,由此看来,对羊肚菌“那么它的食用价值就该有个新的估价...   高和底 或者不能食用?”???
只是就事论事,进行技术探讨而已。


呵呵! 几率是很微渺的....
有性繁殖的进化与变异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即使产生不良性变异  也会在环境与优势中筛选..
小弟只不过是略代一提......  着于菇友们心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811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1-3-28 14:06:00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羊肚菌子囊门....
之所以无法取得重大成果  源于基因不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811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1-3-24 18:37:33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如此这般  这般如此...
小弟不是来和各位老师比高低的....
只是无意中看到这个课题 比较感兴趣...
既菌种的驯化退化问题上有个人意见  
我们先分析野生菌株组织分离后在PDA上的菌丝体...
它是什么菌丝体? 初生? 次生? 三生?  由3生菌丝体培养出来的菌丝体我不敢说它就是3生菌丝体..
但我我敢打包票 它不能分裂出初生菌丝体...那么我们想想次生和3生在培养基中的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
其基因的稳定性 变异的可能性极其微藐....    
那么  为什么国家有关规定 不能连续转管超过3代?
这点我们可能要从它的繁殖方式来分析了...
我们这里只拿担门为例.......
靠有性担孢子繁殖... 那孢子从哪来?   子实体  这个不用小弟说大家都知道..
但 菌丝也有一定几率产生出分身孢子..  类似木霉产生孢子的方式...从菌丝顶端掉落出分身孢子
既有孢子 在我们培养的条件下就会产生初生菌丝体  当+初生菌丝体遇到-初生菌丝体就会组成新的基因...
即是新的基因 那么它的食用价值 就该有个新的估价...   高和底 或者不能食用?
呵呵! 这只有当你转管很多次的时候才有可能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3-26 21:17:22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angzhitao520在2011-3-24 18:37:33的发言:
呵呵!
如此这般  这般如此...
小弟不是来和各位老师比高低的....
只是无意中看到这个课题 比较感兴趣...
既菌种的驯化退化问题上有个人意见  
我们先分析野生菌株组织分离后在PDA上的菌丝体...
它是什么菌丝体? 初生? 次生? 三生?  由3生菌丝体培养出来的菌丝体我不敢说它就是3生菌丝体..
但我我敢打包票 它不能分裂出初生菌丝体...那么我们想想次生和3生在培养基中的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
其基因的稳定性 变异的可能性极其微藐....    
那么  为什么国家有关规定 不能连续转管超过3代?
这点我们可能要从它的繁殖方式来分析了...
我们这里只拿担门为例.......
靠有性担孢子繁殖... 那孢子从哪来?   子实体  这个不用小弟说大家都知道..
但 菌丝也有一定几率产生出分身孢子..  类似木霉产生孢子的方式...从菌丝顶端掉落出分身孢子
既有孢子 在我们培养的条件下就会产生初生菌丝体  当+初生菌丝体遇到-初生菌丝体就会组成新的基因...
即是新的基因 那么它的食用价值 就该有个新的估价...   高和底 或者不能食用?
呵呵! 这只有当你转管很多次的时候才有可能产生...

我曾从事过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和生产,知道您说的问题影响有多大,如果没有强大的外力(核辐射等),变化很慢,在自然条件下,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新的菇种,如果人为的去改变的话,那就很快,我们有这个能力,但绝不敢去做,因为绝对不安全,以对人类食品安全的视角来看,如果你搞出的平菇新品种有毒,你如何保证它的孢子不会扩散到自然界中,一旦扩散,你绝没有办法保证平菇食用者的安全,因为它们在外观上无法区别,我们认为,掌握此技术(基因工程)的人,千万别动食用菌,那绝对是一个潘多拉盒,一旦打开它,是没有后悔的余地的,这是科技工作者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3-26 18:14:29 |显示全部楼层
 “但 菌丝也有一定几率产生出分身孢子..  类似木霉产生孢子的方式...从菌丝顶端掉落出分身孢子
既有孢子 在我们培养的条件下就会产生初生菌丝体  当+初生菌丝体遇到-初生菌丝体就会组成新的基因...
即是新的基因 那么它的食用价值 就该有个新的估价...   高和底 或者不能食用?”
羊肚菌就经常有这种情况,即“从菌丝顶端掉落出分身孢子... ”,由此看来,对羊肚菌“那么它的食用价值就该有个新的估价...   高和底 或者不能食用?”???
只是就事论事,进行技术探讨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6-14 15:18:26 |显示全部楼层

疑惑中。。。。

QUOTE:
以下是引用tangzhitao520在2011-3-24 18:37:33的发言:
我们先分析野生菌株组织分离后在PDA上的菌丝体...
它是什么菌丝体? 初生? 次生? 三生?  由3生菌丝体培养出来的菌丝体我不敢说它就是3生菌丝体..
但我我敢打包票 它不能分裂出初生菌丝体...那么我们想想次生和3生在培养基中的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
其基因的稳定性 变异的可能性极其微藐....    
那么  为什么国家有关规定 不能连续转管超过3代?
这点我们可能要从它的繁殖方式来分析了...
我们这里只拿担门为例.......
靠有性担孢子繁殖... 那孢子从哪来?   子实体  这个不用小弟说大家都知道..
但 菌丝也有一定几率产生出分身孢子..  类似木霉产生孢子的方式...从菌丝顶端掉落出分身孢子

分身孢子是指分生孢子吗,分生孢子应该是无性孢子吧,就是没有遗传物质的重组,也不是单倍体的细胞?

既有孢子 在我们培养的条件下就会产生初生菌丝体  当+初生菌丝体遇到-初生菌丝体就会组成新的基因...

分生孢子是无性孢子,会产生初生菌丝体,并且再重组成新的基因吗?

即是新的基因 那么它的食用价值 就该有个新的估价...   高和底 或者不能食用?
呵呵! 这只有当你转管很多次的时候才有可能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6-14 15:32:49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不能够降解木质素的菌种,比如草腐菌,虫生菌(虫草),有没有进行菌种驯化的理论呢?

这些菌种的退化,应该和木质素降解能力退化无关,可能会是吸收利用哪些物质的能力退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