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食用菌高产的生物化学技术原理》之二:菌种退化与高产驯化的生物化学原理与应用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3224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1-3 20:26:16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立意新颖,为坛友打开一道希望之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3 13:12:42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这能在稻壳中生长并出菇的野生食用菌必有特殊的能力才能做到,于是,就将其连带菌丝,生长菌丝的稻壳一起挖走,单独培养,接种,培养菌丝,对其成分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化验,再用于在稻壳上的栽培试验,最终找到了几种有效成分,然后用其组方,用于其它食用菌在稻壳上的栽培试验,及用其在其它栽培料上的栽培试验,证明了这个组分对食用菌菌丝有极强的复壮作用,称之为复壮剂。可以保持大多数食用菌在稻壳粉培养基上在常温状态下几年既不自溶,也不死亡。这样就为使用稻壳驯化菌种铺平了道路。经此方法驯化的一些食用菌菌种,其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可以仅仅依靠分解木纤维成分而不需要加入粮食精料就可正常出菇,被菌丝消耗殆尽的木纤维,用手一捻就如同野生菌料一样成为粉末,而其中的纤维素被消耗殆尽,不像常规食用菌一样只消耗粮食精料而几乎不消耗木纤维。历尽几年的实验与失败,终于在5年前完成了这个项目。在此之后就是扩大其应用范围,并对一些不同品种的食用菌进行中试栽培,以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及再验证,以保证能够长期重复一致性的结果。至此,整个研发过程几乎已历时十年。
    若问我那个野生食用菌是什么,那我只能闭嘴了。如果我发表的一些原理,观点,甚至是猜测,触及了哪位技术持有者的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秘密的话,只要您公开的向我提出来,经查证属实的话,我自然会马上闭嘴。即使无意中知道了您的技术秘密,也会只限于你知我知仅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3 19:12:55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yu在2010-11-3 18:46:46的发言:

在新的环境中恢复原有的特性,难道就是驯化吗?那么90%的粮食精料如果驯化成功的话,产量是不是可以达到900呢?

我没做过90%精料栽培试验,但可以肯定,即使驯化成功,其产量也达不到900%,原因是,据我们检测,菌丝呼吸代谢链路所消耗的营养,一般也会达到10%到40%之间,所以,即使成功,其转化率,理论上的极限也仅能达到600%到800%,再加上实际上还会有10%到20%的残渣不能被利用,实际上能达到的极限产量应该是400%到800%,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实际上能做到500%到700%已经很了不起了。
滑菇的那个实例产生的原因,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检测和分析,这在后面栽培方面的生物化学原理会详细介绍-“代偿代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1-3 18:32:12 |显示全部楼层
想买你复壮剂试试,期待楼主更详细的方法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1-3 18:46:46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0-11-3 17:24:04的发言:

关于新菌丝,老菌丝的问题,答案是:老菌丝照样可以驯化,仅举一个实例,一年前,我曾用纯玉米芯袋料栽培滑菇,人所共知,不用木屑,只用玉米芯栽培滑菇是不行的,初步结果也是如此,出第一潮菇时,仅出了1-3个菇蕾,而且也没长大,典型的营养不良造成的后果,于是,一百个栽培袋被我扔了,但时间过去一年,我偶尔发现,被我扔掉的菌袋竟然出菇了,而且比第一潮出的还多!竟然都出了10个菇蕾左右,而且都能长大,我就拿回了其它尚未出菇的菌袋,发现菌料都已经接近干了,然后采用几种有效的复水方法恢复菌料的含水量后,捡回的滑菇菌袋出了第二潮菇,也是出了8-12个菇蕾,并且都能长大,后来,又出了第三潮菇,每袋出了二十几个菇蕾,其中有16-18个菇蕾能长大,第四潮菇,也出二十几个菇蕾,各个都能长大,这就足以证明,老菌丝也能驯化。
lsy6560483认为 “新菌丝应该很快就能适应,”,其实也未必,如果很快能适应的话,上例中的滑菇出第一潮菇的时候,就不会只出几个了。以上只是出于技术观点的探讨,并没有别的意思,也邀请lsy6560483与我们共同探讨技术问题。

在新的环境中恢复原有的特性,难道就是驯化吗?那么90%的粮食精料如果驯化成功的话,产量是不是可以达到900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3 19:25:37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使用90%的粮食精料栽培食用菌,要想获得高产的话,必须同时克服三大技术障碍,其中一条做不到都会导致失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3 17:27:49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用此技术,用纯稻壳粉栽培平菇的技术试验,头潮菇转化率已做到30%左右,应该是氮源缺乏的原因,杏鲍菇在5%以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3 17:2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有远见的“福建老菇农”黄教授所说“ 从模仿栽培向创造性栽培前进,”,我们只需要模仿其技术原理,以适应我们栽培条件的需要,而不必将其放置于野生环境下培养,因为采用孰料栽培时,大多数灭菌,接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已经几乎杜绝了杂菌污染,也就不用费力气使用野生环境下的微生物环境进行驯化了。
      另一方面,我们用稻壳粉进行驯化的过程,也是菌种脱毒的过程,在致密的稻壳粉培养基中,即使你接种的食用菌菌种,有些杂菌污染,只要不是很严重,只要食用菌菌丝萌发吃料,就会在稻壳粉中经过一段时间,甩掉霉菌,霉菌在稻壳粉培养基中几乎无法生长,其生长只能停留在接种区表面极其有限的狭小区域,此时,只要封闭接种瓶口,在无菌条件下,敲碎远离瓶口的瓶底或试管底部,取其底部中间的培养料为菌种,就可达到菌种脱毒的效果,菌种脱毒的操作就变得如此简单和容易。其实道理很简单,君不见,农村道边经常常年存有稻壳堆,哪里有看见长什么霉菌的现象,细菌,就更见不到有在稻壳上能很好生长的,即使你拿纯稻壳粉加水调湿后,即使接种霉菌,几个月内,也无法见到它在稻壳中明显吃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3 17:24:04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sy6560483在2010-10-28 20:11:26的发言:

新菌丝应该很快就能适应,老菌丝萌动后并定植了,往前生长就靠新菌丝了。老菌丝的不可遗传变异不可能传给新菌丝的。

关于新菌丝,老菌丝的问题,答案是:老菌丝照样可以驯化,仅举一个实例,一年前,我曾用纯玉米芯袋料栽培滑菇,人所共知,不用木屑,只用玉米芯栽培滑菇是不行的,初步结果也是如此,出第一潮菇时,仅出了1-3个菇蕾,而且也没长大,典型的营养不良造成的后果,于是,一百个栽培袋被我扔了,但时间过去一年,我偶尔发现,被我扔掉的菌袋竟然出菇了,而且比第一潮出的还多!竟然都出了10个菇蕾左右,而且都能长大,我就拿回了其它尚未出菇的菌袋,发现菌料都已经接近干了,然后采用几种有效的复水方法恢复菌料的含水量后,捡回的滑菇菌袋出了第二潮菇,也是出了8-12个菇蕾,并且都能长大,后来,又出了第三潮菇,每袋出了二十几个菇蕾,其中有16-18个菇蕾能长大,第四潮菇,也出二十几个菇蕾,各个都能长大,这就足以证明,老菌丝也能驯化。
lsy6560483认为 “新菌丝应该很快就能适应,”,其实也未必,如果很快能适应的话,上例中的滑菇出第一潮菇的时候,就不会只出几个了。以上只是出于技术观点的探讨,并没有别的意思,也邀请lsy6560483与我们共同探讨技术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1-15 18:26:57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菇童在2010-11-15 16:32:24的发言:
请问楼主,你说的菌丝复壮剂已经量产了吗?成本与效果有没有具体的例子与数据支持?如果使用菌丝复壮剂而培养基中不加速效碳源和氮源会不会造成培养基中的碳氮比失调?如何协调呢?

生产技术已无问题,随时可以量产,碳氮比不会失调,碳氮比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会在相关帖中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