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食用菌高产的生物化学技术原理》之二:菌种退化与高产驯化的生物化学原理与应用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0-30 20:49:04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gertosky在2010-10-30 19:50:04的发言:
由于液体菌种一般都是直接使用蔗糖或葡萄糖作为碳源,培养过程中没有纤维素酶的诱导,是否会对接种后的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驯化好的母种,用液体菌种培养,生产的液体种,是否还能保持驯化的母种的特性呢(虽然在液体培养的过程中,纤维素酶的作用关闭了)?

另有文献报道,在液体菌种的液体培养基中以微晶纤维素或者羧甲基纤维素(固体的细颗粒)作为碳源,也能诱导出菌丝的纤维素酶活性。不知楼主有否关注?

第一段,是有较大影响。
第二段,短时间内能保持驯化母种的特性。
第三段,只用于液体发酵,不用这样做,如果要用液体菌种接种于固体栽培料,不仅要加纤维素类作为碳源,还要加入木质素,还有半纤维素,在猴头菇液体发酵和液体菌种中,我们都已经这样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0-30 21:00:41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sy6560483在2010-10-30 19:07:18的发言:

接种后菌种萌发定植后,就是新菌丝往前生长了,既然驯化改变不了遗传特性,那么新菌丝产生自身所需要的必要的酶的能力就没有降低(和初始时一样高),对吗?

即使是老菌丝在不同时段内产生某种特定的酶的能力也不会不变,事实证明都是随时变化的,变是永久的,不变是暂时的,产酶的能力,可以变低,也可以变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0-30 21:01:24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sy6560483在2010-10-30 20:28:48的发言:

楼主,希望你能为我解惑。既然经过PDA培养基培养的食用菌菌丝细胞的遗传物资(DNA)和初始的菌丝的遗传物质(DNA)一样,那么从PDA培养基接入原种和栽培种的菌丝产生自身所需的酶的能力应该是和最初始的菌丝(最原始的菌种)一样高的吧?


人类作为一个物种,遗传物质是相同的。每个人拥有无限的潜能,不过有些人最终成了长跑运动员,有些人成了画家。科学家,音乐家等等。
长跑运动员具有飞奔的运动能力,画家具有辨别微弱色彩的能力,音乐家具有辨别音调高低的能力。一旦形成这种能力,这些能力可以维持一段时间不退化。这些能力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
虽然他们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但是在特定的能力上是区别很大的。

菌丝也是复杂的生物体,DNA只是它的遗传物质,决定了菌丝有发展各项能力的内在潜能。菌丝的各项特性表达,受其它因素,如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形成某种特性,这种特性一旦形成,总能维持一段时间。比如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菌丝在最初的,PDA的,栽培种的环境下,通过一段时间会诱导形成分解纤维素不同大小的分解能力。同时在刚刚接种的时候,从最初的到pda的,从pDA的到栽培种培养的初始阶段,会延续前一个阶段的分解纤维素的能力状况。
驯化应该是在一个环境下较长时间,使其适应那个环境,并由那个环境诱导出较高的表达纤维素酶的能力。再接种到新的环境中,由于已形成纤维素酶的高表达能力,在新环境中延续了这种能力。

所以从PDA培养基接入原种和栽培种的菌丝产生自身所需的酶的能力应该是和最初始的菌丝(最原始的菌种)不一样高。驯化是要让在接入栽培种前,变的更高。

这是我的理解,不知道是否正确。也不知道是否是多此一举,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0-30 21:04:51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yu在2010-10-30 19:13:38的发言:

楼主谈了一大堆理论,能否说说具体的方法。

后面一定会有完整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7142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0-30 19:21:21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0-10-29 20:49:48的发言:

食用菌分解木质素后获得的纤维素经纤维素降解酶系得到的单糖也在此节点会和。

楼主,那你这句话让人产生歧义了。让人感觉木质素分解的一个产物是纤维素。你的意思是不是木质素包裹纤维素,木质素分解掉后,剩下纤维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0-30 19:50:04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液体菌种一般都是直接使用蔗糖或葡萄糖作为碳源,培养过程中没有纤维素酶的诱导,是否会对接种后的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驯化好的母种,用液体菌种培养,生产的液体种,是否还能保持驯化的母种的特性呢(虽然在液体培养的过程中,纤维素酶的作用关闭了)?

另有文献报道,在液体菌种的液体培养基中以微晶纤维素或者羧甲基纤维素(固体的细颗粒)作为碳源,也能诱导出菌丝的纤维素酶活性。不知楼主有否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0-10-30 19:43:24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morels在2010-10-30 19:21:21的发言:

是不是木质素包裹纤维素,木质素分解掉后,剩下纤维素?


个人感觉应该是这个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0-30 19:07:18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0-10-28 20:30:27的发言:
 “在较长的时间内,菌种处在某种环境,营养条件下,菌种必然会有适应该种环境营养等条件的生理状态。活力大小是其生理状态的指标之一。

菌种被接种使用后,环境,营养等条件肯定有一定的改变。菌种必然会相应调整出新的生理状态,然而这种状态的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刚开始接完种,菌丝应该或多或少主要根据原有的生理状态模式来进行生理生化过程。甚至一些情况原有的某些模式可能延续很长时间而得不到改变。”
     基本上是这样

接种后菌种萌发定植后,就是新菌丝往前生长了,既然驯化改变不了遗传特性,那么新菌丝产生自身所需要的必要的酶的能力就没有降低(和初始时一样高),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0-30 19:13:38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js18在2010-10-30 18:06:45的发言:
现行的母种培养基是否要改变一下?什么样的配方才是最好的呢?木屑培养基还是其他?

楼主谈了一大堆理论,能否说说具体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0-30 18:58:51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0-10-28 20:36:16的发言:

哪能啊!技术上的争论是正常的,应该的啊。

既然楼主大量,我对我困惑的地方还想提一些问题,希望楼主解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