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采菇丫头

“金池”易菇论剑第四十期:食用菌品质提升策略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6430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9-6 19:50:47 |显示全部楼层
差两分 发表于 2013-9-5 22:05
反方:我方质疑对方所说的工厂化水平就是比普通菇农高的说法,毕竟种蘑菇不是什么航天高科技,普通人也能种 ...

正方:不知道反方网友究竟在质疑什么,与个人相比较,企业拥有团队和大规模生产,基于这样的基础,工厂化的经营者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水平方面较普通菇农总体上都要先进,换句话说,让菇农去替代工厂化企业里的经营管理者,不见得工厂化产品的品质就提升了吧!那反方所举例工厂化的菇品质不如菇农,又有什么意义?

点评

不大不小菇  菇农模式和工厂化模式不一样,谁也别想换来换去,换过来谁也做不好,现在最新的生态化栽培概念正在提出并确认,那在你看来会不会是落后复古?  发表于 2013-9-17 18: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430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9-6 19:52:0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zhentao0816 于 2013-9-6 20:09 编辑

正方:反方网友不要拿食用菌生产中存在管理来当论据,那我方岂不是要就“没有任何设施,就生产不了食用菌”来长篇大论,不止不休?食用菌生产肯定是设施与管理二者具备的,那提升品质的策略,大白话点说,就是在现有的设施和管理状况下,依靠发展设施还是依靠发展管理更能提升品质。反方网友认为“毕竟种蘑菇不是什么航天高科技,普通人也能种出蘑菇来”,既然认为种菇没什么技术含量,那现有的技术管理水平岂不是已经足够?怎么还说提升食用菌品质要依靠管理?食用菌的设施方面的发展却是不断改进,层出不穷,所以我方坚定地认为“提升食用菌品质依靠设施”。

点评

不大不小菇  所以你多少长篇大论也这么不了“没有任何设施,就生产不了食用菌”这个论断。  发表于 2013-9-17 18:07
不大不小菇  不许用桶子,斧头,砍花栽培都干不成,但古代中国记载的金针菇栽培是木头相互敲烂树皮,把采下来的金针菇弄碎糊上去,埋到土里,也行。  发表于 2013-9-17 18: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430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9-6 20:00:33 |显示全部楼层
差两分 发表于 2013-9-5 22:38
反方:提醒对方辩友,您第二第三段评论偏离了丫头的“食用菌品质的提升靠的是设施还是管理”的主题了。也 ...

正方:
    提醒一下对方网友,我的第二段第三段都是针对反方网友就品质问题的言论进行的分析与否定,怎么就偏离主题了?倒是反方网友讲“耗费大量的劳力去管理食用菌以提升品质”是反方网友在偷换概念,反方网友一直在倡导的普通菇农摘菇等等的人工劳作只是一种手工操作,怎么就成了耗费大量的劳力去管理?管理的本质是协调,人工摘菇是直接的操作!而且人工成本日益飞涨,在这个追求用最低成本创造最高效益的激烈竞争中,逆反自动化发展的行业需求去“耗费大量的劳力”是优秀管理的表现?
    反方“没觉得工厂化单产要比普通种植高产多少,只不过在极端环境是可能会比普通农户稳产些”,反方在前面帖子里承认“稳产”是设施的功劳,而稳产又是品质的表现与保障,可见提升品质还得依靠设施。(不管工厂化单产与普通种植相比怎样,总产能高是事实,此点与品质主题无关,不做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100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9-7 21:17:59 |显示全部楼层
差两分 发表于 2013-9-5 22:38
反方:提醒对方辩友,您第二第三段评论偏离了丫头的“食用菌品质的提升靠的是设施还是管理”的主题了。也 ...

正方
如果反方认为工厂化产量和普通种植产量差不多,请注意这么一个问题,工厂化是只收获一到二潮菇,占菇房时间短。而普通种植产量是通过多潮菇达到的,秏时长,菇房周转慢,产量是靠牺牲较多的管理人工和菇房周转率换来的。
事实胜于雄辨,以前种菇有麦林套种,水稻田,玉米地种植,现在基本没人采用了,现在是普通温室大棚向工厂化慢慢转变。
反方认为菇质提高管理技术比设施重要,那么就不要搭棚或建菇房了,直接到玉米地去种菇去。{:soso_e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9-13 20:08:5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民 于 2013-9-13 20:17 编辑

反方:
    现在食用菌界普遍追求产量,忽视品质,但消费者和市场对食用菌品质的要求呼声越来越高,本期辩论赛题目可谓极有意义。我参加本次辩论,主要为了活跃气氛和切磋交流,希望广大网友积极踊跃参加发表见解。下面是我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世界各国食用菌的机械化栽培情况不同,欧美主要生产双孢菇,日、韩是金针菇、秀珍菇,都比较单一,而我国有几十个食用菌商品化栽培品种,生产方式又十分复杂,既有千家万户的手工作坊式生产,也有半机械化生产,又有自动化现代菇房。这些中国特色的食用菌行情和生产状况,决定我国的食用菌设施发展不能依靠引进和照搬他国。而我国食用菌设施设备的发展现状是模仿复制化制造居多,存在设施更新换代缓慢、相关机具研发滞后等弊端。所以,要提高食用菌品质不能依靠设施。
   明确一下,我认可正方网友对本辩题的解析,提升食用菌品质必然是设施、管理都存在,提升品质依靠谁看的是在二者现有的基础上,依靠发展设施还是发展管理更能提升品质。
    再退一步讲,即便食用菌设施的发展前景和速度能够如同正方的乐观见解,提高食用菌品质依靠设施也不可行。比如正方网友提出的工厂化生产,无论是哪个生产线的设施设备都价格不菲,即便食用菌设施实现了快速更新换代,老板也不可能动不动就把自己投入生产没多少年头的设施换掉,可见正方网友认为的提升食用菌品质依靠发展设施是不成立的。但是工厂化依靠管理去实现提升品质则不同,引进管理人才所占用的成本相对少得多,见效也更显著,而且人才引进后,其管理水平可以通过经验积累、外出学习、内部培养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食用菌品质也能得以不断提升,可见即便是工厂化生产,提升食用菌品质依靠发展管理也是可行的;对于万千种植户来说,通过管理去提升食用菌品质更是王道。此外,很多食用菌品种的栽培还不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这些品种对设施的依赖性相对低,但管理水平高低对其品质影响深远。

  由此可见,提高食用菌品质,不能依靠设施,需要依靠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9-13 22:30:34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平菇 发表于 2013-9-7 21:17
正方
如果反方认为工厂化产量和普通种植产量差不多,请注意这么一个问题,工厂化是只收获一到二潮菇,占 ...

你的最后一句话是真的偏离主题了; ,如果你连菇棚都不给我要我到玉米地里种菇来和你的工厂化或者温室大棚比,那真的有点欺负老实人了。照你这么说连基本菇棚都是设施而不给我的话那,我可不可以说你的工厂化或者温室大棚也不能有人去操作呢,因为那也是管理的一部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9-13 22:58:07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道理先不说了,具些例子吧。双孢菇,我们看工厂化上花很高的本钱上最好的设施就必须要在单位面积上得到很高的产量,以摊薄在双孢菇成本上的构成比例,也就是说60斤/平方米的产量是赚的,40斤/平方米就不敢说了,60斤的产量我们看见的是密密麻麻针插不进的出菇景象(头潮),只是这样的菇每个都挤变形了,也就谈不上什么高品质了(起码从外观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9-13 23:01:45 |显示全部楼层
反方:回老平菇网友四楼的说法。
    1、卖相是不是品质的成分?这个不能否认,但不是主要成分。种菇是为了吃,卖只是一个过程。内在品质是天然的要求,卖相只是人为的要求。
    2、关于条件极端下的设施应用,本身就是管理的内涵,而且只要目的能够达到,方式不是唯一的。以降温为例,高成本的设施应该视为较好的设施,但只要达到温度要求,好的设施和略差的设施应用结果并没有差别,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3、某些非设施不行的情况,无非是霸王硬上弓,自然条件和顺应季节规律的栽培只有管理没有设施。当然站在纯粹辩论的角度可以钻牛角尖说房屋、袋子,甚至拌料的铁锨都算是设施,人也是一种设施——活设施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9-13 23:15:44 |显示全部楼层
    要完成本次辩论,有两个概念是要界定的,否则无边无际就毫无意义。当然如下说法需要辩题的出题者确认。
    一、这里讲的管理职技术管理,而不包括企业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虽然后者也有影响,但与品质问题关系就远了,经营管理行政管理不好的,是什么都不行而不是仅仅影响品质。
    二、这里讲的品质应该也是以吃的口味为主要内涵的品质,品质肯定要体现在价格上,有些行业外的辩论者所知甚少,把非主要内涵作为品质的表达,有些可笑。例子很简单,真正的原木香菇,即使是薄菇,也接近代料花菇的价格,这才是品质的价格。野生菇除鲜品不耐保存外,无不大大贵过人工种植的。有人会认为是稀缺性带来的价格高企,这个不错,但稀缺性是由高品质需求形成的,这也不能否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9-13 23:46:29 |显示全部楼层
金针菇:我们见的工厂化金针菇特别的重,在市场上随便拿一把(与其叫把倒不如叫陀)来秤都在7两左右,还见过有9 两的,做这么高目的应该也是为了摊薄设施占菇的成本,要是做成一瓶产4、5两的可能也会亏。我们知道金针菇的结构是下部分(菇脚部分)是粘连成一起的,上部分才是分开的,从口感来说上部分比较脆嫩,而下部分就比较老韧,就跟吃稻草似的(吃金针菇像吃稻草可能好多人都听人议论过,就是因为嚼到了下部分菇,下部分菇长的话那的确像是在吃稻草了)。而我们再看7.8两一坨的瓶栽菇,几乎大部分都挤成了一团,特别的硬实,只有尾部的一点点是分开的,所以我把它叫做陀。也就是说它脆嫩的部位少,老柴的部位多。而且外观上整把菇的外部有很多长长短短的小菇,看上去一点都不整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