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9-24 12:41:56
|显示全部楼层
10、后记
2006年,因为要开一个工作业绩证明,我顺便带妻子南下一游。3年后重返T公司做客,除p小姐和q总依然之外,T公司已经彻底物是人非了。k先生亡故的消息是q总告诉我的,大家唏嘘不免。q总志得意满,因为这几年转瓶栽相当的稳妥,虽然行业内的比较之下并非上乘,但能够有稳定收益是不错的。遗憾的是,k先生是不是鞠躬尽瘁我虽然不知道,但q总能够走上坦途,k先生绝对居功阙伟,q总口里,却听不到一点缅怀。
q总虽然没有兴趣谈k先生,却很有兴趣的介绍他的蓝图,q总当时的规模已经达到了5吨左右的日产。他说他计划在两年内发展到30吨,要出口,要霸占广州市场,要北上京津沪开拓市场,因为他有优势。他的优势我明白,就是不搞研发,不用别人的大脑,只用机器和工人,投资自有银行襄助,假若市场无限,无人竞争,q总的愿望是有可能实现的。在一个虽然不算潦倒但很贫困的曾经的下属前面,老板的滋味和荣耀着实的满足了一把。我只有祝福q总了。
q总也没有错过机会,这两年杏鲍菇行情也跑火,q总有心发展。于是他问我杏鲍菇能否不人工疏蕾出菇,我当然据实回答很难。q总见说,点点头,说了一句:要靠人控制,那就搞不得了。这句话,彻底的把q总的观点暴露了,也见证我说的不好相处不是瞎猜。
我要的证明,q总不是很情愿,他不能否认我在他这里的工作业绩,但不认为可以按照他当时的产能开。这让我非常意外,因为我没要求夸张造假,不过是因为我从技术上克服了问题,这个问题在这个厂子里就可以按照产能去变成效益而已。讨价还价了几句,p小姐在旁边折中了一下,也就算了。p小姐此时已经成为q夫人了,这也许是她能够在q总大换血后留下来的理由吧。
q总还是比较热情的留我吃饭,q总特别说明不是在食堂吃便餐的,我说妻子还在旅舍呢,多谢了q总的好意,把他的热情留在他呼啸着绝尘而去的轿车里。
别了,T公司,别了,q总。
2012年5月,到南京开会,遇见一位做设备的朋友,巧了,这位朋友认识q总。我们聊来聊去,谈到q总,这位朋友说,他增城的厂子已经卖给**总了。我说卖厂这个事情,恐怕是三个不值两个卖了。朋友说,恐怕两个都没办法卖掉了,反正脱手就是运气了。
q总卖厂,在现在看来又是一步好棋,6月份我们讨论金针菇价格跌破成本,对q总来说,岂不是又躲过了一劫。愿幸运之星永远照耀这位q总吧,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比他年轻一些,q总的将来,也许我能继续看得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