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10.20、生产技术问题成堆 现场再现当年日记 fficeffice" />
老梁故事会的宗旨就是说得全是真话,没有假话;但真话也不能全说,因为全说真话,对当事人会有所伤害。可是有些真话不说,就可能对当时的真实情况交待不清楚,不能真实全面地总结历史, 总结经验教训, 这也达不到咱故事会的真正目的。
讲到太原科隆源的故事时,老梁这里还确实有点左右为难, 不过,其实说开来,也无所谓,因为任何一项新的技术,开始总是需要摸索、探索,开始总是不完善、不成熟的,也总会有失败的。而且,你太原科隆源的发展就是百折不挠,故事里不讲百折是不可以的, 因此,咱的故事里就将当时日记里记载的真实资料全部曝光。把当时的问题、失败、措施,全部原汁原味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接受后人的品头品脚、指指点点,横挑鼻子竖挑眼。我想,这对于当时的技术员,对于当时的总工程师、总顾问梁老师也无所谓了,起码没有人品、人格上的污点吧!
当年这杏鲍菇、白灵菇还真是珍稀品种,栽培技术还属于探索阶段, 因此,老梁观察的也细致、记载的也详细, 如果深入其间,肯定会有所感悟,吸取到技术的精华;如果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还要抱怨讲故事者没有把技术精华赤裸裸地给摆出来,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这个故事里,还有个闪光点,就是赵总在2001年10月份就提出要搞工厂化生产,这究竟是赵总的远见, 还是梁老师的提倡,就不是咱关注、关心的事情了。
对于当年原始的记载,只做文字、标点符号的校对,当时技术方面的记载、认识、感悟基本没动,就是要让让听故事者有点历史感,让听故事者感受这技术的起源、起步是何等地艰难。
2001.10.20 上午11点到小店,兰西平给技术指导,20木屑,30棉子壳,30玉米芯,15麸皮,0.5石膏粉,首先棉子壳浸泡过夜,有的原料水分太大,100干料加130的水。
汽油桶蒸气灭菌,升温慢,不彻底,培养料变酸,菌丝有的不吃料,有的吃料后生长太慢,只发满2/3,底层的原料已经变酸,菌丝不长,杂菌菌丝也不长、不污染。
大棚内发菌,通气不良,湿度太大;有一部分木屑和玉米芯也不新鲜,菌丝长一半的菌袋两头已经出现菇蕾。有的菌袋绿霉污染,许多菌袋堆放太多,堆温升高,污染蔓延。
赵经理和老武要求写工厂化生产的可行性报告。
10.23 早饭后从沁源出发,到小店科隆源公司10.30。菇棚内由于有污染菌袋,温度在20度,堆温中间在23度,发菌半袋在口部已经产生菇蕾。
告知技术员,污染菌袋要立即晒干或倒出发酵,防止杂菌继续生长,发酵后种平菇或鸡腿菇。
兰西平讲韩国杏鲍菇试管斜面上就出了实体。返回到小店老武家,签订聘用合同,赵经理给2000元旅差费。
10.28 到小店基地9.30,大棚内湿度大,没有通风,菌袋菌丝生长慢,开袋出菇的原基多,分化成子实体的很少,是缺少氧气,吩咐每个大棚通风。菌袋培养靠近湿墙污染率高,技术员实践经验不足。
11.9 到小店10点,覆土的菌袋由于大棚湿度太高,90-100%,表层菌袋上方长出绿霉,竖放的菌袋由于大棚滴水,染污绿霉,通气差;杏鲍菇菌袋出现原基和畸形原基,是干摆平放的菌墙出得较好。污染原料经发酵后,基本可以利用,装袋灭菌后种鸡腿菇和平菇。
下午国家和省科协的要来,自己婉辞。
12.3 到科隆源基地11点,覆土的3号棚大部分没有出,但出菇的地方均是成簇子实体;底层破袋埋入土中的全部感染绿霉,是否土壤太湿造成?菌墙出得仍然有许多原基没有分化成子实体,绿霉感染的不少。污染料发酵灭菌种鸡腿菇的菌丝发不好,是太湿没有通气孔,发酵后直接接种的发菌较好。
12.13 气温低5-15度,到小店11点,覆土的三号棚,长出的杏鲍菇肥厚,子实体多,但大部分没有长出,温度4度。1号棚大部分菌袋只有原基,气温低6度。建议将1号2号棚内的菌袋运到大棚外南墙根冻眠,到明年春天覆土出菇,3号棚就地冻眠。4号棚白灵菇是杏鲍菇的白色变种,形成子实体多,也容易形成,产量优于手掌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