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脱毒灵

细菌是第一污染源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7-18 16:31:37 |显示全部楼层

常规香姑组织分离夹带细菌和试验组在试管中的表现

1.组分后菌丝淡,前端不整齐,爬壁不高,组织块或接种块附近黄褐色,并不断扩大。母种转接后一代不如一代。试验组菌丝洁白粗壮,前端刀切一般,不出现黄褐色,爬壁高。

2.满管后试管培养基在强光照射下呈不规则黄褐色斑点,菌丝易萎缩,易泛黄水。试验组如同组分管。

3.转管后一代不如一代,试验组转管10代,始终如组分管,无需复壮。

香菇筒细菌污染时部分表现,

1.不吃料、2.菌丝前端不整齐、有的走的象锯齿,3.高温高湿时菌丝出现黄线(又称高温线),4.菌丝越走越慢,5.停菌,6.出现红黄水,7.易烧菌,8.提早解体,9.不出菇或烂菇,10.香菇菌种对细菌污染料难以再利用。

试验组试验组菌丝洁白粗壮,前端刀切一般,不出现黄色高温线、黄水,菌丝生长越来越快,推迟解体,减少烂筒、黄褐斑和烂菇发生。不存在细菌污染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7-18 18:28:58 |显示全部楼层
我种的香菇都没有烂筒在古田也没听过有烂筒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7-18 18:41:35 |显示全部楼层

在袋料香菇研究领域,应该看到福建的科学家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古田彭兆旺发明的菌筒生产专利,如果在外国,几百亿筒香菇专利费不知能收多少亿,而今当香菇生产研究的重点已经从栽培工艺转向污染防治时,陈德好项目组研究发现细菌和霉菌是造成香菇烂筒的根本原因,并证明在摄氏33度以下时,细菌是香菇烂筒的唯一原因。这是香菇研究一个重大成就。古田在食用菌许多方面走在全国前面,但自90年代以来,古田的香菇研究和生产一样开始走下坡路了。大浪掏沙,在香菇业发展的长河中没有永远的领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7-18 19:01:45 |显示全部楼层
古田食用菌产业是全国最发达的地方,但遗憾的是古田也是食用菌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因为许多食用菌枝术人员甚致一些专家、权威还认为:咱们这里没有细菌污染这回事。那是浙江人胡说,看过陈德好文章吗,香菇烂筒项目组考察的可是安微、江西、重点在福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7-18 19:16:47 |显示全部楼层
古田的香菇人应该向长汀的香菇人学习,长汀的香菇人6年就发生了烂筒,并且只有他解决了烂筒,据香菇人称,这是个秘密。他不肯告诉我,或许会告诉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7-18 19:38:15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这篇文章吧中国香菇的前途. -> 食用菌市场信息 ->
标题:WTO对中国菇业利弊与应对策略的探讨2001-04-10 周二 15:40
加入WTO,标记着中国更深层次地融入国际大市场,符合当代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加入这个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我国香菇产业将带来哪些影响,而我们又应该采取哪些冷静应对的策略,趋利避害,更好地跨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了把握时代脉搏,探讨国际国内具有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笔者作为中国菇商,根据15年来与欧美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开展香菇贸易活动的亲身体会,面对WTO的现实,进行系统的研究剖析,在这里发表一些肤浅论述。 “入世”是中国菇业千载难逢的机遇 加入WTO是我国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需要,打开这个世界贸易市场大门后,将有利于我国加速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有利于香菇产业走向全球市场,实现贸易自由化。 一、减让关税,宽松配额,自由贸易 我国香菇产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已成为世界香菇生产的“霸主”和出口大户。1999年全球香菇产量达十万吨,其中我国产量7.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78%。但长期以来中国香菇对外贸易,因受一些国家的高关税限制,致使外销受到一定约制,无法实现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自由。 “入世”首先是关税减让,非关税措施取消。WTO早于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签署,达成农产品贸易协定。其中“市场准入”采取形式:一是单一关税化,既把过去的非关税措施转变为关税措施,并降低关税率,要求发达国家将在6年内平均降低36%,发展中国家在十年内降低24%,最不发达的国家无减让义务;二是关税配额,规定最低市场准入量;对额内的商品实行较低税率,一般低于24%。 目前我国已对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农产品关税减让,关税配额等双边谈判,达成协议;关税水平将比原来降低20%,减让期至2004年,5年内逐步取消所有的配额及数量限制。我国香菇享受关税减让后,更具有价格的优势。 二、废除歧视,取消禁令,敞开通道 在国际香菇市场上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本国菇业和垄断市场,对中国香菇采取歧视性法规、排他条款、控入禁令等手段,约制中国香菇的输入。韩国原来以65%高关税办法,阻止韩商向中国进口香菇,加入WTO之后,韩政府无法再行排他条款。台湾省长期以来将香菇作为特殊保护产业,不许对外进口香菇,而台商为获得中国廉价香菇,偷偷从海上走私,每年从大陆购买香菇2000~3000吨。日本是香菇出口大国,而本国自产香菇无法应市,每年不得不向中国进口干菇8000吨,鲜菇3~4吨,以保持他的外销市场;加上日元生值,1999年9月中旬,日元与美元比为107.5:1,比上年同期上升11元,等于以同等的价格进口中国香菇,其价格低于上年的11%,菇商有利可图,千方百计把手深入中国。 全世界大小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消费香菇的习惯。中国加入WTO后,可以享受134个成员国无歧视贸易待遇。开关、折卡、废限、疏通了渠道,为中国香菇畅通无阻地输入世界大市场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加入WTO中国香菇大展宏图,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新的挑战热潮中关注我们的差距 加入WTO无可非议是中国菇业走向世界的一个良好机遇。但它也是一次新的挑战。我们要面对现实,既看到“入世”后有利一面,也要看到带来的负面影响,冷静的分析世界香菇产区的转移、我国菇民生产水平、科研单位实力、资源生态发展、对外营销方式等方面是否都适宜,还存在哪些弊端?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世界香菇生产重担压在中国人肩上 世界香菇生产国在亚洲,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省。长期以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在香菇生产上与中国大陆进行较量。90年代之后,它们名列我国之次,主要是香菇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难以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其人工劳动量占整个生产的2/3。而日、韩、中国台湾经济上相对发达,青年一代不愿从事香菇生产的艰苦劳动;另方面森林资源与菇业生产不成正比,因此生产逐步衰退。以日本为例,1986年香菇产量高达2.6万吨,称雄世界,而90年代之后,产量降至1.3万吨左右,下降50%。我国台湾原来除个别海岛及城市外其他各县均有生产香菇,1985年香菇总产量达4903吨,其中49.2%是段木香菇。90年代之后,台湾当局严格林政法规,禁止滥伐,加之大陆香菇的冲击,菇价滑坡,赢利不如其他行业,因此一些大菇场老板逐步放弃香菇生产,改行花卉、蔬菜 产业或向大陆投资办厂,1999年香菇产量仅有2000吨,比原有下降59%,其中段木香菇基本无迹。世界香菇主要是段木栽培,而木屑栽培发展缓慢,日本也曾化巨资向引进技术,但不适宜日本国情,因此难成气候。同时又随着中国加入WTO等诸多因素,因此世界香菇生产的重任,落在中国人肩上,这是势在必行,潮流所向的。 二、森林消长难受巨大压力 随着加入WTO之后世界香菇生产向中国转移,砍树种菇将不断升温。但应当看到每生产一吨段木香菇,约消耗阔叶树木70立方米,一吨木屑也需消耗木材40立方米。1999年度我国袋料栽培香菇达15亿袋。这其中使用阔叶树作原料占60%,年需消耗木材180~200万立方米。自80年代福建省古田县首创木屑袋栽香菇新技术后,20年来由南至北向全国普及推广,主产区南方诸省阔叶树现已贫乏。1998年夏秋,南北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国家和人民财产遭受惨重损失,其原因离不开生态破坏,而砍树过量也是不可推卸的因素之一。国务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发展经济过程中,决不能以破坏森林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因此提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恢复植被,保护生态”并强化法制加以约束。加入WTO之后大规模发展香菇生产,原料来源是个难题,今 后林菇矛盾更加突出。长此以往,它必将成为中国香菇产业的一个潜在危机。 三、宏观失控,无序生产,菇贱伤农 自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我国香菇生产上突出表现的是宏观失控,价格牵动着生产的大起大落。曾几次出现“马鞍形”的生产格局。1993年全国种菇热,第二年春季,出现一次菇价暴跌。1995年种植量下级2/3,生产量少,价格回升。1996年栽培量增加1倍,出现产大于销,存货跨越来年。然而1997年秋季栽培量乃持续发展恰好巧遇暖冬,菇峰盛发,但由于加工跟不上,鲜菇蜂拥日本市场,供过于求,几家大菇商停止进口中国香菇,致使菇价再度滑坡。1998年栽培量减少一半,当年秋冬菇和来年春菇价格回声。尤其河南泌阳花菇生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影响极大。1999年秋季,南方产区和中西部及东北各省都掀起重菇热,全国栽培量达15亿袋,同比翻一番,价格又一次下跌。2000年4月份在河南西峡市场一般花菇统货干品每公斤不达50元,同比相差35%~46%。 这种无序生产,盲目发展所致的潮起潮落,菇贱伤农,损失巨大,其结果是全部转嫁在菇农身上,这确是一个较大的打击,严重挫伤了生产积极性。加入WTO后这种现象将继续出现。一旦其他生产项目效益高于香菇时,中国菇农也必然仿效日、韩等一样改行,到时中国香菇也将会迅速走向低谷。 四、产品欠优,档次不高,形成卖原料 我国香菇产品经过十年的努力改革,初步改变了历史上的炭火烘和阳光晒干的粗糙加工方式,大部分菇农实行了机械脱水烘干。但从近年来对外贸易情况看,自1991年以来我国香菇一直在底价位上徘徊,价格远不及日本、韩国和台湾省。以日本东京青果市场为例,从日本各产菇县进货的鲜菇价格,平均每公斤900日元(即8~8.5美元)比中国输入的香菇价格高2~3倍;而干菇价中国只有日本菇价的30%左右。中国香菇几乎象土豆一样廉价地奉献给日本人,原因除了日本歧视性法规影响外,更主要是我国香菇产品质量欠佳,档次不高,成为卖原料,其实无形之中变成中国的资源被外国人廉价“掠夺”。 五、低价倾销,恶性竞争,自损优势 近年来我国香菇出口渠道拓宽,对外贸易商家增多,加入WTO之后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但应当看到,我国香菇外销市场占有量大,而又必须依赖外国人销售网络的矛盾。中国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保护机制,处处受制于人。香菇出口又缺乏宏观调控的政策和行业约束,各省(区)形成“诸侯经济”各自为政。为了客户,不顾血本,低价倾销。而外商却采取“拉锯战”,时要时不要。1997年冬至1998年春,中国香菇盲目输入日本市场,供过于求,被压价收购,干菇每公斤980~1000日元,日本人以“中国货穿日本衣”出口,从中牟取商标价收入2倍多。鲜菇输入市场饱和时日商借口保鲜期已过,无食用价格而倾倒,造成闽、浙两省近百家大小保鲜厂亏本倒闭;当年干菇出口价格每吨由原5.6~6.2万元降到4.2~4.8万,下降1/3,资金拖欠,许多出口商亏本。加入WTO之后,管理机制尚无法 健全,这种自相残害的恶性竞争,将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是无法解决。我国虽然入世,但外国人也可以反倾销,从质量上或植检上找借口,抵制中国香菇进口。因此低价倾销,恶性竞争实质是中国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这是中国菇业外销的一个最大危害,如不引起高度重视,未能有效制约,入世也必然失去中国菇业的优势。 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应对策略 要适宜国际大市场的需要,确保中国香菇能够在加入WTO之后,健康地沿着国际轨道运行,我们必须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 一、保持清醒头脑,紧跟时代潮流 在进入WTO的当今,我们不能把“入世”看成是遍地黄金的机会,盲目乐观,寄予极大期望;更不能走老路靠廉价劳动力,靠牺牲祖宗留下的宝贵资源,靠不惜血本的低价倾销来对待“入世”。但也不能只看到国际市场竞争的无情和残酷,紧盯WTO严酷挑战,悲观失望。更重要的是清醒头脑,放宽眼界,借鉴世界上一切应对全球化的策略,进行必要的变革,趋利避害,积极融入全球大循环中,逐步适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让中华香菇稳步健康地走向全世界。 二,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转移策略 从我国香茹生产和出口的现状看,必须进行必要的变革,具体要求“四调整”: 1、调整规模,适度发展,控制盲目。近年来由于各地政府把香茹生产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主要项目,一些地区采取行政手段“压指标”。盲目生产,因此发展过速,产量超过市场容纳量,导致菇贱价低,必须纠正这种片面追求为数量的指导思想。要瞄准国内外市场所需“宁守勿滥”,生产数量掌握适量即可,这样使国外形成货源紧缺感,效果更好。更后5至10年,每年栽培量应控制在10亿袋之内,比1999年高峰期15亿袋收缩三分之一,这才适量。 2、调整产区,由南至北,开发西部。长期以来我国香菇产区集中在闽、浙、赣、鄂、湘南方诸省,历经数十载的生产,资源已经贫乏。1997年秋,(沈阳)全国食用菌产品技术交流会议上,笔者曾发表“南茹北移”专题论文,得到各级领导重视。1998年3月全国香茹生产专业会议,把“南菇北移”列为今后发展香菇生产的战略;去年中央提出来开发西部,加强东西部合作。这些都为我国今后香茹生产定了位,北方与西部资源丰富,劳力富余,工值便宜,生产成本要比南方低30%到50%,尤其气侯对花菇的生产十分有利,它必然带来较好的效益。这个战略性转移完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今后中国香菇稳步发展的物质保证。 3、调整产季。平衡旺淡,缓解集中。自从袋栽香菇新技术普及后,我国香菇生产均在每年秋季接种,产量集中于秋冬和来年春季高峰期,形成上市量膨胀。而每年6月至10月,这5个月却无菇应市,此时保鲜香菇出口成了“奇货”,价格比正常产季高出2到3倍,因此必须安排一部分地区采取反季节栽培,推广福建屏南县高海拔露地栽培夏季长菇和长汀县低海拔埋筒覆土夏季长菇的生产方式。使之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你无我有”的优势,填补夏季无菇应市的空白,且又获较好的经济效益。 4、调整品种,发展花菇,约束段木菇。在品种布局上,除了生产普通香菇外,还必须积极培养花菇。近年来浙江庆元,福建寿宁,河南泌阳,西峡等地袋栽花菇生产面积逐步发展,这是提高香菇品质的一种生产方式,值得推广。这里特别提醒:应当有效约制段木生产香菇,这是耗用大量木材,换取微薄的经济回报,是得不偿失的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进入科学进步的21世纪,决不能再停留在800年前老祖宗的那种高耗低效的生产方式。我们不能以满足国外客户所需为借口,而不顾祖宗留下的宝贵资源大量浪费。应当相信市场是人为可以改变的,要使全球逐步适应中国代料香菇的习惯,从近年来国际市场消费事实,已证明了这一观点。 三,加强科研投入,转变增值方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创新开拓,才能适应WTO的需要。然而我国现有食用菌科研工作与日本、新西兰、意大利、荷兰等国家相比,深感我们科研力量、科研经费和设备差距甚大,要完成重大的科研课题难度较大,因此往往处于低水平、多重复的状态,WTO的新形势,逼着中国要改变。 1、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当前重点解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要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加工企业,把香菇深加工列入增值方式的重点科研项目来攻关。事实表明深加工是增值的根本出路,福建省漳州一家台商企业亚细亚公司,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开发香菇为原料的速汤料、味素、快餐等系列产品,通过加工提高产值20到30倍,在山东省青岛有一家韩国农心公司,以香菇粒、香菇柄、精制香菇快熟面,产品畅销各国。而我们中国至今深加工开发缓慢,主要就是缺乏投入。 1999年11月,我们应邀出席河南西峡香菇产业高层次开发研讨会,一位北京医科教授,介绍利用香菇子实体、菌丝体和发酵液来提取香菇多糖体和多糖蛋白体。这一新产品的开发成为当前国内外抗肿瘤和抑制、消灭癌细胞的一种特效药,很受欢迎。然而开发这一产品需要投入1500多万元,由于政府无投入,一般企业无能力,私人办不起,因此在国内这项科研成果尚未转化为生产力。要开发新产品,国家必须加大科研投入,把深加工作为香菇产业跨世纪的主要项目来攻关。从资金上、科技人才上给予支持。积极开发香菇罐头、香菇肉松、香菇蜜饯、香菇快餐、香菇饮料等食品以及香菇多糖蛋白片、香菇多糖胶囊、香菇口服液保健品,把单纯卖原料转为最高效的产品上市。 2、改进栽培工匠艺,提高花菇品质。代料栽培香菇这是我国科研上的一大成就,近年来代料生产花菇又是一新的飞跃。但应当看到现有一些地区代料花菇,仅仅是外观上好看,而质地膨松。口感差。因此被海外消费者称为“棉花菇”。另方面有的产区采用煤炉烘干或在菇棚内煤炭加温,污染菌褶,引起日本消费者的不满,花菇价格一度暴跌。2000年春季,这种花菇的价格基本上与代料普通香菇相同。因此必须把提高花菇品质列入一个科研攻关项目。据我们了解,中原一些产区的花菇之所以质地膨松,原因是选用早熟中的低温型的Cr---02、856、087等菌株,秋接种,秋冬长菇,由于营养生长时间较短,再加上强化催花措施不科学,致使菇质膨松,再加上强化催花措施不科学,致使菇质膨松,菌褶弯褐。凡是选用935、135、9015等长菌龄菌株,春接种,秋冬长菇,加之科学管理 ,其产出的花菇组织紧实,质地近似段木花菇,因此必须进行品种改变,培养其配方,进行生产工艺革新。科学技术的普及,将促进花菇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3、增强品牌意识,树立“龙”菇地位。要树立品牌意识,首先要改变片面追求生产速度和产品数量的观点。长期以来中国香菇被歧视为低档次产品,我们不能永远低人一等,为此要千方百计从生产、加工、分级、包装、运输全流程提高质量水平;同时积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以当地名山产地为标志而定名,加大国际宣传力度,稳定产品质量,保持品牌声誉,树立“龙”菇的国际地位。 四、强化行为管理,发挥整体实力 为了同国际贸易接轨,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针对现有我国香菇对外贸易方面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压价倾销互相残杀。2000年3月在武汉召开中国菌协香菇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中,对这个问题反映强烈。解决办法:首先政府必须对出口贸易的宏观控制,加强行业管理,很有必要建立具有一定权威性和经济实力雄厚的跨省际,区域际的的香菇产业联合集团。同时发挥香菇专业协会民间团体组织的功能作用,统一产品的行业标准和出口外销议定价格。对外要在香菇市场较大的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及港、台地区建立中国自已的香菇销售网络;对内以经济法律手段,香菇产品实行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宏观调控。通过经济合同方式,确定产销关系,把区域内出口货源和价格,控制在龙头企业手中,抑制省际之间、企业之间为局部利益杀价竞销,而损害行 业整体利益的现象发生。对任意杀价倾销的违规者,给予必要的经济制裁,以达到维护出口产品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增强整体凝聚力。 当今是信息时代,要掌握国内外香菇产销动态,各省、市、县要相应成立食用菌行业信息机构,及时反映当地生产和市场等方面的变化。逐步加入全国信息互联网与国际IBM互联网,通过电脑网络,把握世界菇业商情,更好地开展对外贸易,使中国香菇“不吃信息亏”。 五,营造速生菇林,确保永续利用 香菇属于木生菌,它作业森林的儿子,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味道馥香的食品和治疗多种疾病的保健品,这是一大贡献。 同时也是开发林业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多功能体现,而且又为广大农村开辟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事实表明没有菇业的林业,是不完整的林业。林菇是不可分割的一种经济体系,这一道理已被广大民从所共识。 要确保中国菇业走向全球化,必须加大力度营造食用菌原料林,并把它作为林业发展规划和生态平衡的战略性措施,列入政府议事日程,从上到下形成一种紧迫感,地方财政要取之为民,用之于民,从香菇的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菇林培育专用基金。要积极引进外资,争取世界银行贷款,营造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片基地林。近年来林业部门从国外引进的银荆树种,是一种亚热带速生树种,生长迅速,轮代期短,生物量大,适应性广,繁殖容易,其木屑十分适宜栽培香菇,属于营造菇林的理想树种。此外,闽粤柯、拟赤杨、山村英、米储、阿丁枫、丝栗栲、麻栗等树种都适于营林。培育资源与保护资源结合,封山育林,科学管理,合理采伐,要像日本一样实行“砍一种三”法规,确保青山常绿、永续利用,使中国菇业经济实现良性循环,永远屹立东方,雄踞世界“霸主 ”地位。
---------------------------------------------- 如果你在香菇栽培中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7-18 19:39:27 |显示全部楼层

砍花法生产香菇是菇乡一个保守了一千多年的秘密,但自从段木菌丝法,袋料法生产香菇以来,科学替代了愚昧,文明替代了落后。许多枝术人关注细菌是第一污染源,是关注食用枝术的末来方向,我在此抛砖引玉,希望食用菌人士在此发表高见。在论坛突现枝术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7-18 19:49:06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作者是张寿橙老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7-18 19:52:30 |显示全部楼层
香菇人咱们讨论正题:细菌是不是第一污染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6-7-18 20:00:09 |显示全部楼层
要我理你很简单.去回本论坛菇友提出的高难度帖子.为菇友解决些难题.我要看看你到底配不配和我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