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诸位的反馈。死角的问题,我觉得局部向外热散失不会是问题,因为此处一般壁较该容器大部分为厚,不会比其更严重。退一步讲,即使比其更严重,冷凝就会加剧,这刚好促进了热交换。 倾向于同意“无菌是相对的”这种看法。以前以为成功的菌种,是不会有任何杂菌的。这种成功往往以移植到菌袋或料瓶内无感染为标志。但后来发现,当你越过了传统的袋栽,或瓶栽,进入更先进的栽培方式后,无论是金针菇,杏鲍菇,还是香菇等,以前成功的菌种往往都不敷使用,表现出非常零星的感染。这样的感染会在后来产生大问题,但在传统方式下却不足为虑。因此才觉得在传统的方式下,杂菌问题真实情况可能只是被掩盖,没有机会呈现而已,而不是没有。 由此,联想到这坛上的争论:液体菌种好不好做出来的问题。我认为双方都正确:站在生产出非常洁净液体种的角度,的确困难;但要站在仅能满足生产的液体种,似乎又不是那么难。当然你可以说,这是大道理,谁都会讲。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边界在哪里,即满足生产条件的液体种对杂菌的容忍度是啥? 以下是引用发酵罐在2012-3-2 21:31:55的发言:
久读不厌的帖子。
1液面上的窟窿和罐底的装置都隐藏着可能的死角,罐体设计和灭菌时间都有关,不能只看热的流动或传导,还有外部的散失,假如两者相抵或削弱呢? 2倒罐可能离成功很远,不倒罐说不定是一扇门。 3大环境洁净是管理的方向,不能当成必须的装备,情操和审美最好是后来的事。 4无菌应该是相对的,成功与否就是泛滥与否。也不可排除〇。
5“应该感谢这些问题,它们让前面的路充满障碍。正是这些障碍拦住了所有的人,每个人才有平等的机会通过逾越这些障碍找出道路通向最前方。”——mushroomf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