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基础理论研究指导下的食用菌创造性栽培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25 18:04:49 |显示全部楼层
 创造性栽培是黄教授提出来的,感谢黄教授!
食用菌氮源缓释剂是与福建的钟先生交流时提出来的,感谢钟先生这么好的建议!现在在此方面已有眉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2-9 19:43:32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1-1-26 8:47:36的发言:
是把速效化学氮源转变为缓释氮源,可以人为控制氮源释放速度的技术

这种技术早已有人使用并且生产出产品来了,我去年试验了一年,效果的确是明显,可以把污染降低到最少限度,主要特点就是出菇不猛,潮次均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2-24 12:35:27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gertosky在2011-1-25 19:05:52的发言:

豆秸是缓释氮源
什么是氮源缓释剂呢?是指菌体蛋白吗?

菌体蛋白的利用速度要比豆秸中的粗蛋白快多了,菌体蛋白不是缓释氮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2-26 10:53:48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博客上近期会发表一系列与传统栽培理论相悖的内容,以下内容与传统概念有诸多不同,可能引起激辩,但真理会越辩越明,从今天开始,才刚刚进入实质性阶段
1,关于食用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问题:
传统上认为,食用菌一旦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的营养生长就停止了,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是,在生殖生长的同时,还有少部分菌丝继续生长,就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鱼,在至阳之时(白到极致),仍有一个极小的黑点(鱼眼)存在,这就是至阳中的阴,,阳不可能单独存在,哪怕在阳处于最强盛时,也存在一点点阴,这一点点阴是至关重要的。
2,关于氮源利用率问题:简单的碳氮比概念没有彻底解决所需氮源的问题,实际上栽培料中的氮源利用率很低,低至30%以下,甚至是10%,造成的浪费是巨大的,废料污染也十分严重,还引起产量的明显下降。成功的技术试验证明,氮源的利用率可以达到70%至80%,关键是能被食用菌利用的是哪些种类的氮源,这些氮源是如何被利用的,它们被以何种形式利用。
3,关于食用菌分类的问题:生物学分类没有错,但应用到栽培学上就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食用菌应该用栽培学的观点,以及营养学,生物化学的观点进行二次分类,这样的理论才能与栽培实践相结合,才能指导栽培实践。
4,关于呼吸代谢与物质守恒的问题:食用菌栽培结束之时,得到的有些种类的子实体中的氮源含量,加上剩余栽培料中的氮源的含量,既氮源总量之和,明显高于投料中的氮源总和,有时竟然高出2-3倍!何解?传统理论认为仅有呼吸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空气中,那你闻到的菌丝香味难道是二氧化碳的气味?,食用菌向空气中排放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有哪些?,这些都与哪些生化代谢相关,菌丝从空气中除了得到氧气还得到了哪些物质?
5,关于能量守恒与光媒生化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2-17 21:54:37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1-1-28 9:08:39的发言:
 就是化学氮源颗粒在食用菌菌丝将其缓慢分解的过程中,化学氮源被缓慢释放,这个释放的速度可以人为调控。

氮源缓慢释放的速度和菌丝体正常的吸收氮源的速度,2者比较,是否氮源释放的速度更慢?

控制速度的方法是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2-17 21:55:35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yu在2011-2-9 19:43:32的发言:

这种技术早已有人使用并且生产出产品来了,我去年试验了一年,效果的确是明显,可以把污染降低到最少限度,主要特点就是出菇不猛,潮次均匀。


请问是否有人为的控制释放的速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2-28 12:17:42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第一个问题,试想一下:原来投料时直径8毫米的玉米芯颗粒,在几潮菇出完菇后,仅剩下3-4毫米直径,在栽培料颗粒被分解缩小时,菌丝不进一步生长,以保持菌丝与料的紧密接触,如何能保障营养的连续供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3-8 11:39:59 |显示全部楼层
 1,干料体积的变化比较大,从右边的大颗粒被消耗成了左边的小颗粒,体积缩小了n倍,菌丝也随着颗粒的缩小而生长加长。
2,结构的变化,左边的照片细节可以看出玉米芯颗粒已产生了许多孔洞。
3,菌丝吃掉了大部分物质,而唯独留下了类似于玉米种皮结构的片状物质,看来菌丝很难分解这类物质。
4,玉米芯颗粒的颜色加深了,这可能是菌丝向栽培料吐出的呈色物质所致
5,孔洞边上的白色物质是没有除净的菌丝,在显微镜下,菌丝是深入颗粒孔洞内部生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3-9 10:09:58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猴头菌丝将栽培料消耗到只剩干料重的20%左右不再出菇的时候,如上面照片左边情况,剩余栽培料中还有15%干重的水溶性小分子营养成分(以单糖双糖的糖类为主)没有被菌丝利用,这一现象令人大惑不解,但事实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3-6 08:19:50 |显示全部楼层
 把照片放大了看,看以下几个方面:1,体积大小的变化,2,结构的变化,3,食用菌“吃”掉了什么,留下了什么,4,颜色的变化,5,孔洞边上残留的白色物质是什么。只要细心观察分析,一定会得到一系列结论。平凡之中看到规律。这也是进一步研究的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