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基础理论研究指导下的食用菌创造性栽培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19 10:46:00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gertosky在2011-1-19 10:33:41的发言:


现在已有人工栽培成功的。只不过出草率很低而已,呵呵。

不知是那路高手搞出了.能透一点消息吗.我只知道沈南英老师在搞仿生栽培.朱斗锡我还不信.最早从事冬虫戛草人工驯化的陈庆涛.肖生荣等一批老师沒听说还在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9 10:46:46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1-1-17 11:49:25的发言:
 诱导菇蕾数量的控制技术
记得易菇论坛上有网友问:能否控制诱导菇蕾的数量?答案是肯定的,就像我们曾经做到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人为控制食用菌的香度与鲜度一样,诱导出的菇蕾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做到人为控制,而且可以按照人的意愿控制!这绝不是用烟熏或加高粱壳方法能够得到的结果。光说不练假把势,上传三张在同期的平行试验结果照片看看滑菇诱导菇蕾的数量控制结果


是怎样的控制技术啊?

是怎样的实验设计和对比试验,产生了三张图片中不同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9 10:33:41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香菇人在2011-1-17 13:48:10的发言:
冬虫夏草目前不应该加上野生两字.这会误导为现以有人工栽培.


现在已有人工栽培成功的。只不过出草率很低而已,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18 16:49:45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hijian在2011-1-17 11:17:29的发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化老师你的硬件你的层面和深度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你在食用菌基础学科里的追求探索令那些虚度光阴的伪专家们汗颜,厚积薄发、相信你一定会为食用菌行业的发展留下浓重的一笔。

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8 18:05:58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wkui在2011-1-18 16:09:54的发言:

我们的杏鲍菇也正遇到这个问题。前一阶段我们是常压菌包,出菇时通过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可以自然产生1—3个“优势菇”,不需要修菇,但是现在的高压包用同样方法则不行,分化很多幼菇,不修菇就很难形成优势菇。菇蕾分化过多,营养过于分散,导致菇多但都长不大。有种说法是菌包口面过于潮湿或生理水过重,也有人采用通风和加强内循环的方式成功控制菇蕾分化数量。


不同的灭菌方式(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真能导致如此明显区别吗?

高压灭菌后的菌包,按照常压灭菌菌包的工艺条件实施,导致了菌包口过于潮湿,潮湿的菌包口导致了菇蕾的数量的增多。是这种逻辑吗?
还是说,高压灭菌作为原因,导致了菌包口过于潮湿和菇蕾数量增加2个并列的结果,而这2个结果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呢?

2种灭菌方式中,是否高压灭菌后,菌包发菌更快,出芽更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8 18:18:55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用菌生化技术在2011-1-18 8:42:45的发言:

系统的说,以上这些情况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与制约,1,物理环境和刺激,2,生物化学环境和刺激,3,生理条件的影响。其中每方面有多种刺激因素起调控作用,最终都转变为生物化学环境和刺激,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而起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律动规律。

在米饭培养蛹虫草子实体的生产中,菇蕾往往从米饭颗粒之间的部位自然长出。这个部位是在各自米粒表面上生长的菌丝聚拢在一起生长的部位,各个方向的菌丝聚拢生长的位置应该容易诱导菇蕾,因为菇蕾最开始产生的时候本身就是菌丝的聚集。
这种空间上的靠拢是否是一种物理环境上的影响呢?
背后又是怎样的生物化学原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18 19:37:57 |显示全部楼层
就虫草属子座型成而言.在自然界中.蛹虫草.亚香棒虫草等都是丛生的子座.子座在嘴巴和屁古里长出.冬虫夏草的子座则为单生.极少极少为双生.子座只从头部长出.屁古眼绝对不会长出子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8 19:30:58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jph6060在2011-1-17 15:43:02的发言:
楼上面的都是我的老师.

从生化角度去看,  菌龄是什么?  积温是什么?  有老师把二者混为一潭.  想听听楼主老师的见解. 

这个比较复杂,几段文字是解释不清楚的,有时间会发表我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8 19:27:20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hawkui在2011-1-18 16:09:54的发言:

我们的杏鲍菇也正遇到这个问题。前一阶段我们是常压菌包,出菇时通过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可以自然产生1—3个“优势菇”,不需要修菇,但是现在的高压包用同样方法则不行,分化很多幼菇,不修菇就很难形成优势菇。菇蕾分化过多,营养过于分散,导致菇多但都长不大。有种说法是菌包口面过于潮湿或生理水过重,也有人采用通风和加强内循环的方式成功控制菇蕾分化数量。

我用纯玉米芯加1%石膏,1%豆饼粉,千分之一复壮剂配方,经高压灭菌栽培杏鲍菇实验,不用诱导,菇蕾数量1-3个,不用疏蕾。豆饼增加或加入5%米糠,其它什么也没变,菇蕾就增加了。测得经高压灭菌后多糖和多肽的含量明显增加,而常压灭菌却并没明显增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1-1-18 18:59:18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gertosky在2011-1-18 18:18:55的发言:

在米饭培养蛹虫草子实体的生产中,菇蕾往往从米饭颗粒之间的部位自然长出。这个部位是在各自米粒表面上生长的菌丝聚拢在一起生长的部位,各个方向的菌丝聚拢生长的位置应该容易诱导菇蕾,因为菇蕾最开始产生的时候本身就是菌丝的聚集。
这种空间上的靠拢是否是一种物理环境上的影响呢?
背后又是怎样的生物化学原理呢?

这个问题用传统理论就可解释,就是菌丝交合位置易于出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