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人前辈何代星老师发明家三十多年前寻找目标菌种传奇过程片段!<永不放弃>书摘录, 书由金盾出版社出版,军地二用人材培训用书 ! (如有任何问题QQ786065443 电话18688307178 吴友清) 到哪里去找我的目标微生物菌种呢?我知道微生物在大自然中的分布虽然极广,但绝大多数还是在土壤中生活,土壤是微生物集中生活的大本营。 但是我所需要的目标菌是动物肠道接种菌,这种菌能适应动物胃肠道37度及其以上的温度和PH 4以下的酸性环境,能在小肠厌氧环境的粘膜上粘附、定居和生长繁殖,能不断补充和更新动物肠道有益菌群的数量和质量,使有益菌群达到压倒性优势,以维持和稳定消化道的微生态平衡,使动物“自然”健康。 从理论上分析,我认为要选出这样的目标微生物,最好的基质应该是动物的肠道和粪便,当然人的粪便也可以,因为人与动物有同源性。 但根据当年的有关报导,要从肠道和粪便中筛选出这样的目标菌还非常困难,当时外国也没有成功的先例。即使能选出这样的目标菌,要生产成产品也极其困难,因为当时还无法人为地创造出在动物体外,培养动物消化道厌氧微生物的环境,这无异于培养试管婴儿。 1982年我突然想到了到化粪池去寻找这种微生物,因为化粪池是人粪尿的集中贮存、发酵、分解的地方,是很少受人类干扰的微生物生态系。 微生物有两大绝招,一是生长繁殖快,二是容易变。人体中的微生物从消化道进入化粪池后,生活条件全都变了,比如温度不恒定了,除了春、夏、秋、冬的变化,还有昼夜的温差;空气也变了,过去基本上是厌氧的,现在水里面有容氧了;营养也变了,过去吃惯了的那些营养变少了,变稀了。有时人拉的小便还带去了一些不适合它们胃口的物质;同时化粪池中还有无数的野生微生物,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了…… 总之消化道的微生物一旦进入化粪池,就马上失去了消化道的层层保护,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它要顽强地活下去,就要有“变”的本领,微生物恰好就有这种会变的“本事”。当然不是每个微生物都会变,据统计,微生物的自然变异率只有千万分之二,说明“倾巢之下,还有完卵”。但只要有这个千万分之二就有希望从化粪池中分离到这种微生物的“变异株”,就可以寻找到我需要的微生物菌种。只要分离到这种微生物,我们就容易创造出适合它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了,就可以生产出一种微生物产品,并使它重新回到动物的消化道中,去为人民服务了。 1982年上半年,我利用一次到县城开会的机会,终于找到了一个化粪池。那时候共大学校没有化粪池,县城的化粪池也不普及,大多还是使用公共厕所和私人厕所,人粪尿还可卖给农民作种田的肥料,从中获利呢!(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