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脱毒灵

论战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0:30:33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下午六点我们扬州掀起十级狂风!我的五个菇棚损了三个!

QUOTE:
以下是引用脱毒灵在2009-5-24 10:00:33的发言:

灭菌是指完全杀灭所有微生物,版主认为固体培养料可以完全杀灭既不留芽孢,请介绍一种可靠的灭菌方法好吗


我来说两句。

无菌的定义并不是完全没有。而是以芽孢作为参考系的一个相对概念。

QUOTE:
QUOTE:
以下是引用脱毒灵在2006-6-27 9:55:08的发言:
芽孢细菌在灭菌料中存在是绝对的,而危害程度是相对的,温度高、湿度大危害重、反之危害轻,你会细菌捡测吗,把灭菌料放进灭菌后的牛肉汤中一目了然,不试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你读一下中国食用菌2005-5期陈德好和2006-1期高春燕的关于细菌污染的文章会有邦助的,中国并不缺少工厂化栽培设备,缺的是工厂化栽培控制细菌污染的关键性枝木,这方面与日本韩国存在相当距离。

 
由于无菌本来就是一个相对概念,在环境中是有大量微生物存在的,你放进肉汤中培养,懂微生物的人都知道:
第一:接种过程中会出现感染,由空气传入或操作不当;
第二: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感染,由空气传入;
第三:灭菌不彻底。
这种检验结果根本不能作为证据,这是一个伪证。

QUOTE:
以下是引用脱毒灵在2006-7-3 16:58:43的发言:
没有搞过工厂化栽培的人不会了解细菌污染的厉害的,做过工厂化栽培的人不少人都清楚灭菌料中残存的细菌芽孢大部是枯草杆菌芽孢,用油镜放大1600倍可以看到枯草杆菌,芽孢培养36小时也能看到,枯草杆菌芽孢是否就是嗜热微生物,我说不来,至少浙大教授是这样说的。还有更危言耸听了,你不妨把各种母种做一次细菌培养,你还会发现,大部分母种也夹带了细菌芽孢,不做不知道,做过的你就知道了。
枯草芽孢杆菌在孢子状态下稳定性好,能耐氧化;耐挤压;耐高温,能长期耐60°C高温,在120°C温度下能存活20分钟;耐酸碱,在酸性胃环境中能保持活性,可以耐唾液和胆汁的攻击。它确实是耐高温,但耐受程度是有极限的。而灭菌的各个参数就是根据这来进行定义的,不要把操作不当和仪器性能问题归结给理论的错误。

QUOTE:
以下是引用fqyu在2006-6-28 22:38:10的发言:

我推荐一个方法,可以试一下。在下正在驯化一种名贵野生食用菌,但其对基质要求非常严格,可以说需要绝对无任何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否则该菌将极不愿意生长,我开始灭菌也是感觉比较困难。后来,我将3种组分分别进行了灭菌,121度,6小时,隔天再灭一次;然后在将3种组分拌在一起,进行同样的灭菌处理;最后将灭菌后的混合基质放到PDA培养基上,23.5 度,进行为期1周的培养,并无任何微生物菌落(应该叫colony, 国内翻译成菌落可能不太合适)产生。

请问,我这里面是否还有细菌芽孢的存在?能够告知在下更为先进、尖端(如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检测手段?多谢。

这种灭菌方式有点过分哈。也许这种野生食用菌正式需要与其它菌共生才能长好呢。我感觉你的方向点问题,在自然状态下,微生物是无处不在的,要是真哪么娇气,它就别活了,该被环境淘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0:36:38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王茂在2009-5-24 10:30:33的发言:
QUOTE:


 
QUOTE:
QUOTE:
以下是引用脱毒灵在2006-6-27 9:55:08的发言:
芽孢细菌在灭菌料中存在是绝对的,而危害程度是相对的,温度高、湿度大危害重、反之危害轻,你会细菌捡测吗,把灭菌料放进灭菌后的牛肉汤中一目了然,不试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你读一下中国食用菌2005-5期陈德好和2006-1期高春燕的关于细菌污染的文章会有邦助的,中国并不缺少工厂化栽培设备,缺的是工厂化栽培控制细菌污染的关键性枝木,这方面与日本韩国存在相当距离。

 
由于无菌本来就是一个相对概念,在环境中是有大量微生物存在的,你放进肉汤中培养,懂微生物的人都知道:
第一:接种过程中会出现感染,由空气传入或操作不当;
第二: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感染,由空气传入;
第三:灭菌不彻底。
这种检验结果根本不能作为证据,这是一个伪证。

有对照
QUOTE:
以下是引用脱毒灵在2006-7-3 16:58:43的发言:
没有搞过工厂化栽培的人不会了解细菌污染的厉害的,做过工厂化栽培的人不少人都清楚灭菌料中残存的细菌芽孢大部是枯草杆菌芽孢,用油镜放大1600倍可以看到枯草杆菌,芽孢培养36小时也能看到,枯草杆菌芽孢是否就是嗜热微生物,我说不来,至少浙大教授是这样说的。还有更危言耸听了,你不妨把各种母种做一次细菌培养,你还会发现,大部分母种也夹带了细菌芽孢,不做不知道,做过的你就知道了。
枯草芽孢杆菌在孢子状态下稳定性好,能耐氧化;耐挤压;耐高温,能长期耐60°C高温,在120°C温度下能存活20分钟;耐酸碱,在酸性胃环境中能保持活性,可以耐唾液和胆汁的攻击。它确实是耐高温,但耐受程度是有极限的。而灭菌的各个参数就是根据这来进行定义的,不要把操作不当和仪器性能问题归结给理论的错误。
支持

QUOTE:
以下是引用fqyu在2006-6-28 22:38:10的发言:

我推荐一个方法,可以试一下。在下正在驯化一种名贵野生食用菌,但其对基质要求非常严格,可以说需要绝对无任何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否则该菌将极不愿意生长,我开始灭菌也是感觉比较困难。后来,我将3种组分分别进行了灭菌,121度,6小时,隔天再灭一次;然后在将3种组分拌在一起,进行同样的灭菌处理;最后将灭菌后的混合基质放到PDA培养基上,23.5 度,进行为期1周的培养,并无任何微生物菌落(应该叫colony, 国内翻译成菌落可能不太合适)产生。

请问,我这里面是否还有细菌芽孢的存在?能够告知在下更为先进、尖端(如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检测手段?多谢。

这种灭菌方式有点过分哈。也许这种野生食用菌正式需要与其它菌共生才能长好呢。我感觉你的方向点问题,在自然状态下,微生物是无处不在的,要是真哪么娇气,它就别活了,该被环境淘汰了。

早就问过他 野生是怎么生的?可惜他冲动过后再没用这个马甲来过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0:37:23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一个在深圳做销售的想加入食用菌行业

QUOTE:
以下是引用脱毒灵在2006-6-26 15:41:44的发言:
我们将固体培养料常压在100度8-48保持小时灭菌和高压1.2-2.0kg/cm2保持2-5小时灭菌,捡测结果是100%灭菌料含细菌芽孢。相信做过工厂化栽培者在惨遭佃菌污染后都做过捡测的,细菌芽孢致死温度165-170度。常规灭菌理论害人不浅。
不是说看不起做工厂化的,哪家工厂化的试验设备能到达165~170度,有几家,麻烦你列举一下。

就算是退一步说,就算是灭菌理论不成立,哪么我们有必要做到彻底无菌吗?你愿意出这个钱吗?在实际生产中,肯定要在无菌与成本之间找一个平衡点,使得产出高于投入。你要是有兴趣就去做的彻底无菌吧,挣的钱除了拿来填补无菌的本钱,可能还要亏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0:39:21 |显示全部楼层
脱毒灵前辈和各位坛友:
      我在帖子中是就事论事,纯粹是学术交流,希望不要引起各位坛友在学术之外的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09:52:28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江山飞雪在2006-6-21 21:24:35的发言:
呵呵,能详细的谈一谈吗,什么样的错误的理论,有点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09:53:49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来苏尔原液该如何稀释

QUOTE:
以下是引用脱毒灵在2006-6-26 15:41:44的发言:
我们将固体培养料常压在100度8-48保持小时灭菌和高压1.2-2.0kg/cm2保持2-5小时灭菌,捡测结果是100%灭菌料含细菌芽孢。相信做过工厂化栽培者在惨遭佃菌污染后都做过捡测的,细菌芽孢致死温度165-170度。常规灭菌理论害人不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09:58:06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来苏尔原液的稀释方法

QUOTE:
以下是引用dw63457在2006-6-26 19:39:33的发言:
我们在大规模生产中也如此灭菌,却未出现严重后果,如何解释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09:58:21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脱毒灵在2006-6-27 9:55:08的发言:
芽孢细菌在灭菌料中存在是绝对的,而危害程度是相对的,温度高、湿度大危害重、反之危害轻,你会细菌捡测吗,把灭菌料放进灭菌后的牛肉汤中一目了然,不试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你读一下中国食用菌2005-5期陈德好和2006-1期高春燕的关于细菌污染的文章会有邦助的,中国并不缺少工厂化栽培设备,缺的是工厂化栽培控制细菌污染的关键性枝木,这方面与日本韩国存在相当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0:02:55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液体菌种发酵罐的培养通气形式和接入菌种类型?

QUOTE:
以下是引用fqyu在2006-6-28 22:38:10的发言:

我推荐一个方法,可以试一下。在下正在驯化一种名贵野生食用菌,但其对基质要求非常严格,可以说需要绝对无任何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否则该菌将极不愿意生长,我开始灭菌也是感觉比较困难。后来,我将3种组分分别进行了灭菌,121度,6小时,隔天再灭一次;然后在将3种组分拌在一起,进行同样的灭菌处理;最后将灭菌后的混合基质放到PDA培养基上,23.5 度,进行为期1周的培养,并无任何微生物菌落(应该叫colony, 国内翻译成菌落可能不太合适)产生。

请问,我这里面是否还有细菌芽孢的存在?能够告知在下更为先进、尖端(如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检测手段?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0:05:52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觉得专家们是“天下文章一般抄”,你“惟我沙中把金淘”吧。继续炒你的细菌,你的芽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