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myb

[讨论]食用菌菌种退化问题大家谈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20 20:36:14 |显示全部楼层
 

3、  生理学因素: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菌种多生长并被保存在一定的半人工合成的琼脂培养基上,在这类培养基上,虽然能进行正常的营养生长,但不能出菇。这样,其固有的繁殖生长因子长期不能启动,同时,它们固有的分解天然基质的生理代谢活动受到抑制。时间过久,这些功能都有退化或减弱的可能。特别是食用菌菌丝的许多胞外分解酶、半纤维素酶等都是诱导酶类。但我们使用的半合成培养基上,由于没有木质纤维素类的物质,这些酶长期不能被底物诱导产生,其固有的生理活动不能完全展开,不利于其日后在天然基质上的生长和繁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21 19:38:41 |显示全部楼层
学识很浅,在论坛上跟毛老师和黄老师以及很多的老师学到了很多知识,但目前还存有很多疑问,在此需要向大家学习,自己提的观点若有不对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深表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21 19:13:38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曾经爱过在2010-1-20 11:17:34的发言:
感谢毛老师的详细答复,那就是说镜检可以基本看出菌种的优劣了?那可以看出菌种退化吗?谢谢 

不可能的。镜检只能进行部分工作,最可靠的目前还是出菇试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21 19:27:17 |显示全部楼层
毛老师说的锁状联合说得很好,可给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几年前我也见过文章,有人推测说锁状联合距离短会降低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可以提高产量,这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是病毒污染造成的退化是否也可以通过锁状联合检测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21 16:15:16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人为因素

在菌种退化问题上,一方面是生物本身的自然变异;另一方面,人为的因素不可低估。具体说来主要是:

1、非品种化的菌种的使用和毫无根据的“新品种”的使用。目前情况下,我国品种的审定,认证和登记制度有很多暇点,种质资源的管理很不规范,法律法规和管理均不健全。由此出现了非品种化的菌种的大量使用,从而加剧了菌种的不均一性和异质性。

在生产实践中,特别是一些供种单位,从某单位引进一只试管母种,毫无根据的冠以“新品种”出售;还有的组织分离后,未经出菇试验和各项检测将其培养物又冠以“新品种”出售;这样一方面使菌种的不均一性日趋严重,加剧了品种的混乱,又使非品种化的菌种流于生产,难以明确和掌握其生产特性,同时还会造成菌种退化快的趋势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23 21:08:09 |显示全部楼层

从生物学来看,一个物种的性状包括表型性状和遗传性状,遗传性状是相对稳定的,并不是那么容易变异。表型性状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与环境变化有关。一个食用菌品种菌种退化很大程度上与其环境适应性下降有关,这当中可能涉及到几个因素:生长环境发生变化;被病毒感染;原料的营养不能很好地满足其生长需求,造成生物量下降;原料中有很多人为的化学物质抑制其正常生长,这可能是某些环境化学成分抑制了菌丝细胞中某些重要酶系的表达造成分解高分子营养物质能力下降,最终表现为产量下降。双核菌丝单核化并不是很容易出现的,因为绝大多数的食用菌单核菌丝并不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而繁殖后代是生物的一个基本属性,特别是真核生物有性杂交是进化的的主要动力,真菌是真核生物,自然也如此。所以,双核菌丝单核化并不是容易出现的,不然就违背了自然进化的定律,这是最基本的生物学问题。菌种退化现象在人工杂交品种的继代培养中最容易出现,主要表现为失去其杂种的某个优势特性,而表现为原父母本或母本的某个或某些特性从而表现为菌种退化,这与营养和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所以长期在一个培养基上培养回使适应于这个营养的某个细胞核成为优势而另一个细胞的活性收到抑制从而表现出杂种退化。所以菌种复壮的有效办法是菌丝丛尖端的单菌丝分离,多单菌丝分离培养物的出菇试验对比。那种觉得菌种退化就认为是什么病毒感染而采用什么菌丝尖端切割就达到复壮目的的提法出发点就有问题,改变营养环境可改变培养性状倒是有可能,例如,在PDA培养基上长势稀疏的香菇菌种,如果在加木屑的PDA培养基中,菌丝长势就可变得非常整齐和浓密。但是菌丝长势浓密并不代表菌种恢复活力,只有反复在这种培养基上采用尖端切割培养再经过出菇后才能知道菌种是不是恢复到原菌种的活力水平。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23 21:54:57 |显示全部楼层
田鸿老师你好,能否将你的观点分开一个一个的谈?从几大因素引起的结果开始谈,放到一起太杂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23 22:04:25 |显示全部楼层
先谈因素,再谈它引起的结果,然后谈原因,最后谈通过栽培能否解决,看看是否是真正的退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23 22:50:27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生物学:
(1)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包括遗传性状和表型性状,遗传性状是一个物种区别于另一个物种的基础,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虽然一个物种的遗传性状是相对稳定的,变异是绝对的,但一个物种的遗传性状始终是相对稳定的。虽然达尔文告诉我们,地球生物的变异决定了物种的进化,而且变异是随时都存在的,但是,在一定时期内,这种变异并不会立即导致新物种的产生,所以,以当代人眼所及的眼光,无法判定是否有新物种的产生。生物类群的原核生物,如细菌,放线菌以及古菌中,细菌的变异渠道大概是经过突变和众所周知的那三个方式,即接合、转导和转化,这种变异是随机的,且不容易观察到,放线菌和古菌的变异方式到今天依然不清楚。生物类群的真核生物,如真菌,植物,动物(包括昆虫),真核藻类(包括单细胞藻类)的变异渠道,非常复杂。高等真核生物,如高等真菌,动植物等的主要编译渠道是突变、病毒感染和有性杂交,有性杂交是高等真核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生物遗传性状的改变虽然随时都存在,但这种改变并不能很快导致新物种的产生,所以一个物种的遗传是相对稳定的。生物表型性状是遗传性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食用菌中我们所观察到的斜面培养的菌丝类型,菌丝浓密程度,产色素,产菌皮以及菇型、菇色,大小,盖柄比等都是表型性状,这种表型性状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虽然一个物种的表型性状也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由于表型性状的基础是蛋白质,很大程度上是有遗传性状编码的酶来决定的,环境因素的改变可能会对遗传性状的基因表达产生影响,当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对某些关键酶系的表达产生影响或环境因素所致蛋白质表达结果逐渐积累的时候,到一定程度,表型性状就会发生变化。所以,食用菌菌种退化现象很大程度与环境有关,当然,少数情况下也许与病毒感染有关,严格的菌种选育单位应该做菌种的病毒检测和单菌丝脱毒处理,这种脱毒处理很不容易做,尖端脱毒难度很大,所以目前所谓的脱毒菌种并不可行,国内有老师在做食用菌病毒检测,但在菌界的反响并不大,可见,病毒导致菌种衰退并不是主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1-23 22:15:18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sy6560483在2010-1-23 21:54:57的发言:
田鸿老师你好,能否将你的观点分开一个一个的谈?从几大因素引起的结果开始谈,放到一起太杂乱。

谢谢您好的建议,是有点杂乱。我先来点基础生物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