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山上无杂木,木屑哪里来
“种香菇必定损害森林”?一般人都认为,种香菇的木屑就是树木砍下来粉碎的。其实不然,新岭村每年栽培量达80万左右,以2006年为例,栽培量达93万袋,以每袋使用0.8公斤木屑计,需74.4万公斤,以每立方米杂木或枝桠1400公斤,可加工干木屑1000公斤计,需耗744立方米。可是新岭村山上无杂木,无处可砍,这些原料那里来呢?
我们从1994年开始追踪木屑来路,直至2006年。
全村从94年发展香菇生产以来,除了当年由于资金实在困难,少数人仍在本村山林砍伐杂木共计26.3立方之外,全部从外地购进。头几年仍以杂木粉碎为主,从97年开始直至2006年,木器厂的板皮,边角料、锯木屑、刨花逐步代替了购置杂木粉碎。这也与龙泉市木材加工厂蓬勃发展,木屑来源非常充沛有关。
此外,杂木价格逐年上涨,十年前不过10-20元100公斤,近年已涨至40-46元100公斤,再加上切片粉碎,每100公斤木屑即达50元以上,比萝卜贵多了。于是他们一年到头积贮木屑,至今除10%左右仍需从外地购入杂木技条粉碎外,90%均以板皮,边角料、锯木屑、刨花购入。(附表四)
从外地购进来杂木粉碎仍有10-20%左右,但真正可以用于加工小材小料的杂木,即所谓规格材,早就由加工厂收购了,因为那里收购价格更高。
一个龙泉市一年栽培香菇、木耳1亿袋,加工厂板皮,边角料、锯木屑、刨花成为紧销货,能否解决呢?据最近3年统计,龙泉市现有小材小料以及木制品加工厂共670家,年消耗木材15万立方米,其中5万立方从外省和国外进口,如东北的桦木、柞木,东南亚、北美的椴木、花旗松,乃至非洲的黄坛木等。
这15万立方木材,经锯、切、刨、削等工艺反复加工后,只有35%成为加工后的成品出口,留下约65%的板皮,边角料、锯木屑、刨花以及废弃物等。这65%剩余物如果在20年前,大部将成为燃料,被城里的家庭、饮食店、食堂、炭厂、瓷厂以及砖瓦厂烧掉,还有部分木屑被堆积、霉烂、废弃?倾倒于河道,污染环境。现在煤电取代木质燃料,这些剩余物除松、杉之外,绝大部分均被菇耳栽培所吸纳。
以65%计,这个部分达9.75万立方,排除非菇耳适用之松、杉等,以其中70%用于菇耳栽培计达6.8万立方米,可加工成原料木屑68000吨,生产香菇、木耳8000万袋。加工厂剩余物中,不能用于栽培香菇的,亦由菇民购买后用作灭菌燃料。
除加工剩余物外,尚有约五分之一的原料,必须以杂木及其技桠等粉碎而成,新岭村由于离城近,交通方便,一年四季都在不断地收集,所以购进杂木粉碎的部分比例越来越少,已从2000年的30%,降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