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有可能让“虫”潜伏的地方是在原料处理的环节上。培养基内各种营养占比是否合理、总营养含量是否充足是决定菌丝生长活力高低的先天性条件之一,但不会是菌袋污染的主因。当培养基内水分含量低于技术允许的下限时,即使延长高温高压的灭菌时间,也不能有效杀灭料内杂菌,其中机理在论坛有理论专家专门论述过,一线的栽培实践者只需要践行就可以了。工厂化实际生产中大家比较认同的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63%正负2,一般吃技术饭的至少都能正确掌握这一个简单的基础常识。所以,因为培养料含水量太低而导致灭菌失败的情况即使有,也只会是极少数的个例,我现在的前任再“菜”也没成为这极少数分子中的一员。一种更多的担心是,培养基内的总含水量完全符合技术标准,但是,因为某种培养料颗粒粗大、坚硬且吸水能力差,在搅拌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吸取足够的水分,当检测人员取样测量水分的时候,测量结果跟技术指标完全吻合,但这时候一部分水分完全是游离附合在大颗粒培养料的外表,颗粒内部真正的实际含水量其实离技术要求的下限相差甚远,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这种状态的培养料是很难达到正常的灭菌效果的,所以国内工厂化生产企业凡是有使用玉米芯这种坚硬、粗大的颗粒料做培养基的,普遍采用了提前预湿处理的工艺,而我的前任对玉米芯没加任何预湿处理就在搅拌过程中直接添加进去的,这个违反常规的工艺“错误”会不会是造成大面积杂菌感染的直接诱因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