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菇海无边缘

揭开液体菌种神秘的面纱之二:小试牛刀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583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8-5 14:22:02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玉米芯不经过预湿处理会严重影响灭菌效果之所以不正确,是因为这个观点是从一种静止状态看待问题,而事物却往往都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前文我已经分析过,未经预湿的玉米芯在完成搅拌装入菌袋的时候,由于颗粒粗大而且坚硬,吸收的水分游离在颗粒之间的外表,短时内很难渗透到颗粒芯部。但是,大家忽略了一种现象的存在,那就是物体遇热膨胀的规律。我们不妨给灭菌程序梳理一遍,就会发现玉米芯不预湿不能灭菌的观点,使我们进入了一个理论误区。无论是高压灭菌还是常压灭菌,从料袋入锅到计时灭菌都有一个较长排气、升温、升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料袋内的玉米芯在预热膨胀的作用下,快速地吸取游离在其表皮的水分,这时候吸水的速度比常温状态自然吸收的速度不知道要快出多少倍。当这个过程完成,培养料正式进入高温高压灭菌阶段(计时保温)的时候,玉米芯的芯部其实早就吸取了足够的水分了,当然也就不存在灭菌不透的问题了。

点评

dsj000909  玉米芯内部如果是干的,从实践上看这个是错误的!这一段是相象出来的吧!!呵呵  发表于 2014-10-17 08:48
不大不小菇  错了!  发表于 2014-8-9 1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83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8-6 09:43:45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设计和制定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工艺的时候,应该遵循去繁就简的原则,显然玉米芯预湿理论与这个原则完全是背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于实践,我臆测该理论未必来自于实践,或者,确定地说,不是源于对实践的正确认识、总结和提炼,并不是任意一种实践活动都可以延伸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正确理论的。但是,即使是不那么正确的理论,我们也不能用另一种仅仅来自纸面上的理论去矫正或者干脆推翻它。我敢于写出上面这些文字,是因为已经在不下五家我作技术支持的工厂化生产企业里,采取了玉米芯不经过任何预湿处理直接添加搅拌工艺,而且没有发生过一次玉米芯预湿理论担虑的灭菌失败事件。正是对实践生产中一些有异于既成理论的反思和剖析,才能不断给某些似是而非的已有理论作出必要的修正,并不断完善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83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8-6 20:13:1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菇海无边缘 于 2014-8-6 20:16 编辑

    在第一个有可能捉到虫的地方没见到虫的踪影,原料搅拌工艺“错误”造成灭菌失败的可能性确定被排除了。那么,下一个可供“虫”潜伏的地方自然在灭菌环节了。很多人一遇到严重感染的情况,都会首当其冲的把“灭菌环节”当成重点“审查”对象。而实际上工厂化生产企业普遍采用真空脉动高压灭菌锅,由于整个灭菌流程完全采用了PLC微电脑自动控制系统,基本上可以杜绝以往那种因司炉人员专业技能或者职业素养欠缺而频发的人为错误。在管理角度上看,用来指挥操纵仪器设备的电脑要远比装满了七情六欲的人脑忠实可靠得多。在程序编制和系统运行没有发生错误和故障的情况下,如果不是培养料本身出现严重问题,灭菌失败的概率是相当低的。通过对他们从原料搅拌到装袋入锅几个环节的操作工艺的追溯,结合杂菌在感染菌袋的分布和蔓延规律,灭菌失败的可能性也基本上可以排除。那么,又一个有可能埋藏虫子的地方已经排除在外,虫子身的地方越来越少,我们成功抓住虫子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83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8-6 20:49:05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液体菌种太前沿化和小众化的缘故,不但参与本帖讨论的网友少得可怜,就连看客也寥寥无几。从我开帖以来。一直在扮演一个絮絮叨叨的自说自话角色,写作的激情似乎也被冷却了,一天都不到的事情,我竟然拖拖踏踏地唠叨了好几天,给人一种感觉好像我面对的是一种特别“艰难”的疑难杂症而且茫然无措似的,其实在楼总带领着我在生产现场转了一圈并同时将生产细节详细地向我描述了一遍后,问题的症结以及破解症结的方案,对我来说就已经成竹在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83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8-7 19:20:1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菇海无边缘 于 2014-8-7 19:21 编辑

    在前面有网友点评认为是开锅后空气倒吸导致了污染。关于倒吸,我个人认为是一个钻牛角尖的理论。现在工厂化生产企业净化车间的硬件配备简直堪比医院手术室,灭菌完成以后,菌袋就被连车推入预冷净化室,净化室的通风经过三效过滤,外界的杂菌侵入室内的概率相当地低,随着洁净的新风连续不断的流入室内,通过冷热交换把菌袋里面的余热逐渐排出室外,在这个冷热交换过程中,室内气流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倒吸直说几如杞人忧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46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4-8-8 22:47:32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继续,我们都在关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83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8-9 20:21:26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大不小菇  错了!  发表于 9 小时前
    是吗?错在哪里,能否指点一二?很愿意领教不大不小网友睿智过人的真知灼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19

积分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14-8-10 14:12:19 |显示全部楼层
哇  !好厉害   ,比看书来的好多了 ,   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大大无私奉献。  我是新手,正在各种学习中有1个来月了  ,因资质太浅,不好意思在大师们面前班门弄斧,所以一直潜水,默默学习中 ,不过说真的这个帖子真的学到了很多书本没有的东西,感谢楼主大大,感谢有这么好的论坛

点评

菇海无边缘  我的叙述如果能让同业们或多或少规避一些错误,绕过一些弯路,就深感欣慰了。谢谢你的关注和掌声!  发表于 2014-8-10 18: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83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8-10 19:13:14 |显示全部楼层
   到这里,我们把接种前有可能感染杂菌的几个环节都排除了,也就是说原料搅拌、高压灭菌和菌袋冷却都不是“虫子”藏身之处,在剩下的接种、和培养两个环节,应该可以逮住引起大面积污染的“元凶”了。  
   高达50%以上的污染率在复种指数较高的常规栽培种经常会听到发生,甚至全军覆灭的现象也偶有听闻。但传统常规生产大都在对环境缺乏有效控制设备和手段的情况下直接采用1977网友津津乐道的“敞棚手抓全开放”接种模式,生产场所的空气质量与工厂化无菌净化车间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且,液体菌种接种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在接入菌袋之前,液态的菌种一直储存于发酵罐和与其连接的无菌管道里面,在接种操作时,将菌液从管道喷射到套环口内平均耗时每个动作不到4秒钟,在这一瞬间,杂菌在菌种溶液裹挟下进入菌袋内的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从接种环节去捕捉染杂的“元凶”注定又是徒劳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83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4-8-11 06:35:30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只能在培养环境这道最后环节寻找染杂原因了。从楼总的工厂建设可以看得出老板是一个舍得花钱的主,但是要建成一个科学、合理、规范的食用菌工厂,光舍得花钱还不够。会花钱要远比能花钱来得重要。要保障优良技术的发挥,必须依托前期厂房规划布局的正确规范和设备设计安装的科学合理。所以,一个职业技术员含金量的高低,往往从他的前期设计规划水平中体现出来。由于很多厂家净化区域的规划、设计和安装都一条龙式地外发给专业公司操作,通过动则数十甚至上百万元的昂贵工程费用,来保障接种之前的技术安全,通常是企业投资人和技术管理人士的不二选择。但是,他们或者忽略了食用菌生产阶段各个工序和环节都是首尾衔接而且环环紧扣这一特点。他们也许不知道,就算你的净化水平真的达到医院手术室一样的级别,并且辅之以正确规范的操作规程,也最多只能保障接种前的安全,而相比接种前来说,接种后菌袋被杂菌侵袭感染的机会一点也不会少。接下来,我可能会用稍微多一点的篇幅,通过我现在的案例,向网友们详细分享一下我在这一方面的体会。如果能够帮助某些有心的网友在生产实操中规避一些类似的失误和损失,我将会感到相当欣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