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先生给老板承诺的产量水平是袋均产量300克,现在这个两下里意见不同了,目前的情况是:厂里统计是按照等级内产量计算,大小疏下来的不算,Y先生则认为大菇蕾应该算。这样认识差异的结果是,每次采收完一个菇房,统计水平相差10-15g,不过即使按Y先生的统计方法,总体水平离300g还少一点点,总平均在290-300g之间。如果袋均产量少5g,对于产能10000袋以上的厂家,意味着年均价4.5元情况下,每天收入低450元,每年约16.5万元,已经要超越Y先生的工资了。
其实Y先生的后期管理是中规中矩的,正常袋的产量也不低,根据我的测产,大致在320g左右,问题在于正常袋的比例不够。如果一个菌袋不污染,但菌丝偏弱,或者菌龄偏长,或者原料失水,那么这种菌袋在长满后它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产量。从我的目测和厂里的管理人员那里,我们结论非常接近,该厂制袋的水平存在问题,虽然污染率不高,这是员工操作和设备正常化的功劳,但菌种萌发状况明显存在问题。本帖不是技术帖,这个就不多说。
核心在于,Y先生不管明白不明白厂里的核心问题,他确实没有去改变——这个一定不是主观问题,而是没有能力。但是,如果Y先生具备正常的职业操守,就应该向老板提出请求,要老板找人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完这个问题,对厂里和Y先生个人都是有好处的双赢,一方面厂里能够较大幅度提高产量,那怕就是提高20g的袋均产量,也是不小的财富。另一方面,别人来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是Y先生的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当然还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Y先生不要三心二意,自己坐下来慢慢试验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Y先生重点和老板争论的是有没有达到300g的目标?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无法调和,但既然离行业里比较高水平的330g还有这么大距离,作为技术工作者,没有理由争执这个次要问题,而应该解决根本问题才对。
不过,Y先生也不含糊,他自有办法来解决这个300g的难题,不过,这个办法虽然有可能有效,却很难奏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