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菌期生理性病害
菌丝生长过程中由于培养料或环境条件不适而引起的病害称生理性病害。主要有:
1.播种后种块不萌发
(1)发病症状:菌种播上后,种块迟迟不萌发。
(2)发生原因:播种时温度过高,如连续2-3天高于33℃,使菌丝灼伤;播种后温度高于30℃,且菇房通风不良,使种块因闷热而不萌发;料内氨气过重,使菌丝中毒;菌种老化或有螨害等。
(3)防治方法:如播种后遇高温天气,要在早、晚通风使菇房温度下降,防止菇房长期处于闷热状态;如料内氨气过重,可采用打扦、翻格等措施,排除氨气,再进行补种;如果菌种老化,必须重新补种;如因螨害,需先治螨再补种,将有螨害的局部菌床用薄膜包裹施药处理。如是整个菇房有螨害,要彻底熏蒸。
2.种块萌发后不吃料
(1)发病症状:种块萌发后迟迟不深入培养料。
(2)发生原因:培养料太干;培养料太湿;培养料偏酸(pH6.5以下);培养料营养成分不合理;培养料有小粒霉病危害。
(3)防治措施:如培养料太干,可用报纸覆盖,向报纸上喷洒1%石灰水加湿或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如培养料太湿,可采取反打扦或撬料处理,再加大通风,使料内水分蒸发;如培养料偏酸,可用pH8~9的石灰水喷洒;如因培养料成分不适宜,要找出配方仔细分析,再对症下药;如料内有小霉病轻微感染要及时挖除,再重新补种。
3.菌丝稀疏无力
(1)发病症状:菌丝吃料后菌丝稀疏,生长势差。
(2)发病原因:温度太高或培养料配比不合理,营养较差。
(3)防治措施::调节菇房温、湿、气等条件,床面喷洒蘑菇健壮剂。
4.发菌期退菌
(1)发病症状:菌床菌丝突然开始消失,并且退菌面积逐渐增大。
(2)发病原因:发生螨虫等危害。蘑菇生产中很容易发生螨虫危害,一旦发生,前期影响菌种萌发,菌丝生长;后期引起子实体被咬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或菇蕾萎缩死亡,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
(3)防治措施: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危害有时不容易被发现。因此,蘑菇播种后7天左右,就要细心观察,一旦发现体小呈扁平或椭圆形、白色或黄色、长有多根刚毛的害螨时,要立即用敌敌畏熏蒸或菊乐合酯、克螨特喷雾或菜籽饼、糖醋药液诱杀等方法将其杀死。另外要搞好培养料发酵、菇房消毒和环境卫生。
5.覆土后菌丝不爬土
(1)发病症状:覆土后菌丝不能向覆土层生长。
(2)发病原因:覆土层水分过多或调水过多过急,水分透过覆土层进入培养料内,料面菌丝萎缩或死亡,造成菌丝迟迟不上土;覆土层含水量不足;覆土酸性过强或碱性过强; 覆土被污染或含盐分过多,或者消毒时用药不当等也会使菌丝不爬土;覆土层氨气含量过高也会使菌丝不上土。
(3)防治措施:如果是调水过多过急,与覆土接触的培养料变黑,此时可停水、打扦加强通风,使菌丝恢复生长。如果覆土材料偏酸可用石灰清水进行调节,如果偏碱可适当喷酸性溶液进行中和;如果氨气含量过高,也必须排除氨气或换土。覆土应选择未被污染的生土,覆土消毒后要使药味散发后在进行覆土。
6.菌丝徒长
(1)发病症状:覆土调水后,菌丝生长旺盛冒出土层甚至布满土层形成一种致密不透水的菌皮,且迟迟不出原基的现象就是菌丝徒长,生产上又称“冒菌丝”或“冒土”。
(2)发生原因:培养料含氮量过高,覆土时土层不平,调水过快过急,调水后菇房温度在22℃以上、二氧化碳浓度在0.1%以上、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通风又不良,使菌丝处于适于菌丝生长而不利扭结出菇的条件下,菌丝就会徒长。
(3)防治措施:在管理时要注意覆土薄厚均匀,调水时要慢不可过急。表层土要适当偏干一些,以促进菌丝在土层中生长。喷水在早、晚气温低时进行,加大通风排除二氧化碳、降低温度,使菇房环境适于出菇而不适于菌丝生长。在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加大通风使菌丝倒伏,抑制菌丝向土面生长。控制菇房温度在出菇适宜温度,并及时喷结菇水,以利出菇。如气温较高不适于出菇,或床面已轻度“冒菌丝”,可加盖一薄层细土,待气温下降后再调水促菇。
如果菌丝已经形成菌皮,可用刀片、钉钯、竹片等将菌皮刮去,适当补土,加强通风,并喷重水及1~2次0.5%的石灰水或0.3%~0.5%食盐水,促使断裂的菌丝扭结出菇。如温度不适于结菇,最好连同菌丝及表层土一起扒掉,再覆一层细土,待温度适宜时再调水促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