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2-17 21:36:52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件小事有感
讲一件小事。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回老家。走进村子,到我奶奶住的地方还要上一个土坡。大中午天,路上没有一个人,上土坡的时候遇见一个小孩,年龄也就2-3岁。理个宝盖头,浑身上下一丝不挂。一个人走在土坡上。我从后面赶上,看到这小孩,煞是可爱。便在路过的时候抚摸了一下小孩的头。没想到这小孩扭头随口就给了我一句:“日你妈!”,然后就回头自顾自的走了。
小孩的反应很让我意外,他那童稚的表情跟脱口而出的脏话形成鲜明的对比。我被他逗得不亦乐乎。
我老家哪地方,按地方志记载,说是“民风彪悍",的确一点不假。一个两三岁的稚童,在一个周围空无一人的环境里,面对一个壮年人,居然毫无畏惧,也算一奇。不过,静下心来想一想,我的抚摸是爱抚,但被这小孩理解为挑衅。到底是什么形成小孩的第一反应?
我们的童年是在什么环境下成长的?家庭环境、学校的环境、社会的环境,这些决定了我们对社会、对人、对各种事物的有了一个基本判断。这就是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包括交往模式的形成以及经验的积累。价值观一旦形成,基本就会伴随人一生。成年以后的生活经历,不过是童年形成的价值观的慢慢的修正过程,但要想彻底抹去童年形成的价值观,基本是不可能的。那些大学的教授,也许学富五车了,那些高官显贵,也许地位与当年有天地之别了,但是别想、也根本不可能抹去成长过程形成的意识痕迹。所以,我有一句非著名论断:农民在那里?就在象牙塔里的讲台上,就在庄重森严的府堂里!
现实世界里,我们希望和谐,但绕不过去的是现实利益的矛盾。竞争关系使人们只好把这个当成美好愿望。论坛里,我们把利益关系屏蔽了。可是我们是否具备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品质、能力与技巧呢?别人说一句话,你可能从好的角度去理解,也可能从坏的方面去理解。你的生活经历就决定你偏向于朝着某个方向去理解。如果你生活在一个充满尔虞我诈的环境里,你自然就会朝着坏的方向去理解。我抚摸了那个小孩一下,那个小孩回头就骂我一句,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生活的环境是缺乏关爱的,至少是来自家庭外成员的关爱。所以,那个小孩的反应,其实就是他对他所生活的那个环境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是没有任何伪装、矫饰的反应,是一种令人痛心 的反应!
再讲一件小事,那是我在工作地附近农村遇到的。我当时正在散步,迎面走过几个农民,其中一个农民喊了一个人的名字,好像是在喊我身后一个人的。被喊的那个人也应了。然后,我对面的那个农民笑嘻嘻的说了一句:”我日你妈!“,我立刻紧张起来,觉得一场打架立刻就要发生了。没想到,我身后那个只是回应了一句:”我日你**”(好像是另外一个女性亲属的称谓),声音中并没有察觉有愤怒的意思。俩人对骂了几句,开骂的人埋怨了被骂的人好久不联系啥的,然后俩人就勾肩搭背地走了。我楞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是很亲密的朋友,因为这种亲密的情感无法用普通语言来表达了,所以只好用恶骂对方来做开场白。
用社会学的话说,他们两个人同属一个”首属群体“,故而建立的亲密的关系。所谓的”首属群体“,就是指家庭、亲戚、小学同学、邻里这些关系结成的群体。与此对应的是“次属群体”——人们走向社会后所建立的群体。在首属群体里交往,与在次属团体里交往,所遵循的法则是有很大不同的。西方人彬彬有礼,待人很客气,那是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交际行为是在次属群体里进行的。仅仅在一二十年前,我们的大部分人还是在首属群体里完成生产、生活的大部分行为的。与次属群体交往很少。现在,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网络的普及,与次属团体的交往大大增加。但是,我们对交往应该遵循的法则、禁忌、技巧却知之甚少,于是很多误会就发生了。当误会发生后,我们又缺乏理解、宽容、自省能力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于是,就通过相互谩骂来发泄心中的愤怒。
其实,采用谩骂来发泄心中的愤怒,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低下的表现。试想一下:如果别人对你有所伤害,那么你自己应当保护自己不再受伤害。怎么保护?对骂?论坛上,不论任何人,看到你在骂人,总会降低对你的评价,而不管你是理直气壮地骂,还是蛮横无理地骂。那么你骂人本身就是对你的再次伤害,还不说由此招来的对骂。所有网友应该铭记:骂人不是一种伤害对方的行为,而是一种自我伤害的行为。骂不还口——这就是对付骂人的最得体方法。如果你再客气一点,诚恳一点、彬彬有礼绅士风度一点,你就好比在刺蒺藜旁边摆放了一盆玫瑰,两者的素质以一种悬殊的对比呈现在大家面前,只要不瞎的人都会做出判断,这才是对骂人行为最好、最严厉的惩罚!
当然,对于我们有些网友在发言时出现的一些不冷静、不理智行为,也不要简单地跟人的品质相联系。我的第二个故事就是想说:在次属群体里交往,我们都缺乏经验、技能。这是一个社会大背景、一个历史背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