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论坛 发表于 2010-8-8 23:00:41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zz139</i>在2010-8-8 20:56:37的发言:</b><br/>
<p>希望其他求知的人,可以少一点磨难。</p></div>
<p>&nbsp;&nbsp; 经验都是金钱和青春换来的!<br/>&nbsp;&nbsp; dingzz139老师!</p>

田鸿 发表于 2010-8-9 00:01:4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zz139</i>在2010-8-8 21:29:35的发言:</b><br/>
<p>我不知道什么是普通培养基。我甚至不知道我的菇是怎么长出来的。采了它又长。</p></div>
<p>看来楼主是不知道自己怎么可以在这里发帖了。</p>

jph6060 发表于 2010-8-8 21:23:50

<br/><br/><br/>&nbsp;&nbsp;&nbsp; 那啥, 水吧&nbsp;.

zxddcm 发表于 2010-8-8 22:16:5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zz139</i>在2010-8-8 20:14:43的发言:</b><br/>
<p>今天比较忙,下午给你回帖漏了几个细节。现补上,你自己酌情考虑,排气管在锅后端重新开孔。橡胶管和铁管套紧,胶管长度应该到锅内水面上,木板下,水面和木板应该留5到10公分距离,胶管口要用1寸的弯头两个,双丝两个,做成一个鱼钩型,口朝上,这样锅内水不会受排气影响喷射出来,上温度后,锅门的密封圈会受热变软,锅内压强大,此时,在内压作用下,原先很紧的锅门螺杆变的很松,应该再次上紧,这样是防止降温后锅内负压从锅门倒吸不洁净空气,保温时间达到后,后端阀门关闭,打开前端阀门降压,开始微排。根据降压,逐步加大阀门,0.04压力以后可以全部打开。如果是棉花塞或海绵盖封瓶口就无所谓,如果是喇叭圈防潮盖,下锅环境和冷却环境不洁净,那最好是完全冷却再下锅。不要在锅周围拌料装袋。做个空气过滤管,装在前面那个阀门上,如果前端阀门是六分的,就用一根六分管打丝后,一头装在阀门上,另一头用一种无纺布做过滤网,这种无纺布裁缝店有,平常做西装肩垫用的,无纺布有好几种,密度越大越好,过滤的尘埃就越多。数量为装上五层扎紧在铁管上就可以,长期使用,要注意清洗和更换。铁管长度随便,锅内菌包原先排出多少空气,它就吸入多少空气,这样才平衡。散热多快,吸入也多快。最好是一天一锅或两天一锅。烧火灭菌时候,锅上盖一床被子保温,不盖能耗损失很大,保温结束可以拿掉,增加散热面积,降温快。瓶子最好用牛皮纸封口,干的快,用棉花,灭菌受潮后不容易干,最好是接种后用高温灭过菌的干棉花更换,这种锅没有烘干功能,如果没有预冷就高温开锅排湿,就多了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想的越周到,问题就越少,做的就越顺心。</p></div>
<p>谢谢ZZZ139老师,我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照着做。谢谢了</p>

发酵罐 发表于 2010-8-9 22:03:5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zz139</i>在2010-8-8 13:13:23的发言:</b><br/>
<p>你这个锅要这样改,第一从燃料考虑,如果是正面烧火,烧柴,就将就,因为柴火火焰长,这个锅底几乎受热.虽然蒸汽散乱,但不至于形成死角,可以集中排气.如烧煤,煤火焰集中,不长.灶口在前端,前端是高温区,后端是死角,集中排气,要把管设到后端.二,冷气管要重新焊一个,拿个一寸的铁管十五厘米,单头攻丝可以装阀门,请焊工在锅上用电焊喷个一寸管可以放进去的孔,放入十厘米,外面留五厘米装阀门,内部用一寸二的橡胶管套牢,扎紧.单面焊牢不漏气就可以,没有什么危险.三,既然改了,有可能的话就改到位,后端加水位计,去锅炉配件店买一副考克,玻璃管,具体怎么做,电焊工应该会懂,搞机械的,都通这一面.如果做不到,就省略,.提高水位也可以.如果你现在是装300瓶,最少要保证锅内有150斤水.如果按我教你的,初次使用时候,可以在排三次气后打开锅门观察水位,重新加水,此时,菌包内部已经受热,冷空气不会重新进入,短时间是没有影响.四,你的瓶是卧式排放,瓶内有三分之一的冷空气是无法排除的,按照你现在当地的环境温度,比如是30度,初次升压到0.1压力,整体锅内增加21度,变成51度为什么这样计算呢?你可以这样考虑,100度升压到0.1压力是121度,你就按照这个公式加减就可以,排一次增加21度,两次就72度,三次就93度,最后一次0.3到0.5排都可以了,这个时候冷空气排的差不多,热能利用很高,升压很快,排气等于是一部分菌包原本已经有121了,为了其他的菌包排冷,不得不跟着散热,却很慢,注意排气的速度,以免瓶口棉花冲出.都可以了,这样排4次可以把锅内冷空气排完,瓶内冷空气三分二排完,由于你的排列方式决定的,排冷空气的过程中,排气时间是一次比一次长,因为锅内材料因高度不同,吸热也不同,由于冷空气的存在和压缩到底部,有些菌包中心温度已经接近压力对应温度,有些是没有,所以,要整个锅内不同情况予以考虑.,五,四次排完后,可以升压,到1.5或更高压力,这个要看你针对什么栽培品种,再打开排气阀门微量排气,简单说,人为制造一点内部蒸汽循环.做到这些,你就继续你的理想吧.祝你好运.</p></div>
<p>如此发帖让人敬佩!139老师。<br/>我觉得这个锅很小也很短,即便前部烧火热量也能均匀,排气管在上部不是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排气时间过短造成。前期不关排气阀,像蒸馒头一样排气即可。菌瓶的导热能力较快,维持30-40分钟,培养基内部可达到100度,现在再关闭放气阀,升压至0.05减火,也可维持一段时间,让培养基充分吸热,达到100度以上再排气。排气时,培养基内水分汽化,可把余气大部排出,如此两次可基本排尽,只要是菌瓶,排一次也不会有可见影响,因余气已很少,但前提是必须锅内整体达到100度以上。<br/>达到100度后再关闭放气阀、尽量低压力排气、减少排气次数、菌瓶同温后排气,想象中讲可均衡培养基的水分消耗,排气有效。<br/></p>

mmkiller 发表于 2010-8-9 21:08:3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zz139</i>在2010-8-9 12:13:21的发言:</b><br/>
<p>你这个问题问的好,我只能回答,我不明白灭菌失败的人是靠什么理论指导,他失败的行为肯定受到他所接触的理论左右.如果求助到我,那我就以微生物致死时间和温度那根据他的生产方式和设施,提供建议适合他的灭菌方式,如果可行,就可信,不管这理论是怎么来的,多么荒谬,它就可以做为一种新理论指导单个或多个人生产,如果说条条大道通北京,不愿意走直线的人可以绕一圈也可以到,这不是不可以的,我并不针对所有人,有人设施完美无暇,有人栽培平菇,有人栽培其他品种,如果说到理论,有广义理论和狭义理论,说到最后我只能后悔当年没有去医学院读脑外科或内科,现在不懂开窍和开药.</p></div>
<p>失败的人是靠什么理论指导的呢?<br/><br/>呵呵,这是不是一个误区啊,因为引导失败的往往是经验,而不仅仅是理论。不知139是否认同我的观点。<br/><br/>我们平常说的理论,一般是指由实践科学总结出的事物一般规律,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指导意义。<br/><br/>既然是一般规律,就必须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br/><br/>经验和理论是有区别的,经验具有针对性,而理论具有一般性,过分的依赖任何一个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过分依赖经验就是经验主义,过分依赖理论成了教条主义。<br/><br/>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的灭菌水平现状,有高有低,有强有弱,这是经典理论的错吗?恐怕不是吧,更多的是理论运用失误。更多更多的是经验主义在作怪。<br/><br/>怀疑、批判经典理论有错吗?!<br/><br/>当然没有错!!真理是允许被质疑、被推敲、被批判的,否定之否定和肯定之肯定,殊途同归,我们的科学也是在怀疑中不断前进的。<br/><br/></p>

生态无极 发表于 2010-8-9 20:19:58

<font color="#0000ff" size="5">楼主只不过是利用现有整体理论的两个方面相互说事,没看出有新的见解。</font>

lsy6560483 发表于 2010-8-9 19:45:02

<p>反对食用菌现有理论理论的人也试图利用理论(现有的理化和生物理论)去驳倒现有的食用菌理论,难道他们不知道现有的食用菌理论是多少食用菌专家总结了很多学科形成的精华才推出的现有的食用菌的理论?我真感到不解!只是个人感想。</p>

lsy6560483 发表于 2010-8-9 19:58:13

<p>当然楼主的帖子是出于自己的感想,但是我希望人们在对食用菌传统理论提出挑战时,应先考虑一下自己的理论是否也在现有的理论范畴之内。</p>

田鸿 发表于 2010-8-9 20:00:5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zz139</i>在2010-8-9 12:13:21的发言:</b><br/>
<p>你这个问题问的好,我只能回答,我不明白灭菌失败的人是靠什么理论指导,他失败的行为肯定受到他所接触的理论左右.如果求助到我,那我就以微生物致死时间和温度那根据他的生产方式和设施,提供建议适合他的灭菌方式,如果可行,就可信,不管这理论是怎么来的,多么荒谬,它就可以做为一种新理论指导单个或多个人生产,如果说条条大道通北京,不愿意走直线的人可以绕一圈也可以到,这不是不可以的,我并不针对所有人,有人设施完美无暇,有人栽培平菇,有人栽培其他品种,如果说到理论,有广义理论和狭义理论,说到最后我只能后悔当年没有去医学院读脑外科或内科,现在不懂开窍和开药.</p></div>
<p>请问楼主,你的微生物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是怎么来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取得的?</p>
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灌水]是否该推翻现行的灭菌理论,推行草根灭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