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z139 发表于 2010-8-6 19:32:46

[灌水]是否该推翻现行的灭菌理论,推行草根灭菌理论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tigertosky</i>在2010-8-6 19:22:56的发言:</b><br/>
<p><br/>还有用木屑做液体菌种的母种的,琼脂培养基不好用吗?呵呵</p></div>
<p>对于有些品种而言,需要用木屑做专用母种,再接入液体发酵罐,</p>

菌海一叶 发表于 2010-8-6 20:19:19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zzz139</i>在2010-8-6 19:37:42的发言:</b><br/>
<p>老弟啊,食用菌是材料是固体,在灭菌锅内,又是高度不一,松紧不一。它又是多种多样的容器包装后再灭菌,现实中,和这些实在无法相同。</p></div>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对啊,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传统的灭菌理论关于灭菌时间的标准是怎么来的,他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更深层次地认知传统灭菌理论,从而就不会照搬、硬套理论和标准,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灭菌的目的。<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另,很想知道“草根灭菌”是什么意思,不吝赐教。</p>

morels 发表于 2010-8-6 20:18:19

我的PDA试管培养基在121度灭菌45分钟,里面很多冷凝水,用硅胶塞封口,我放了四个月了,还是好好的没有杂菌,何解???即使里面有一个芽孢也应该污染了啊,我放了50只都是这样。何解???

zzz139 发表于 2010-8-6 19:11:23

[灌水]是否该推翻现行的灭菌理论,推行草根灭菌理论

<p>回毛先生,何谓低端客户设计:国内灭菌设备,以高压为例,几十万,到几万,几千,几百,除了价格悬殊之大,并非就是容积区别,使用最广泛的,就是最低端的。一个铁罐,一个压力表,阀门,安全阀,就构成一个灭菌器。连水位计大都省了。</p>

zzz139 发表于 2010-8-6 19:37:42

[灌水]是否该推翻现行的灭菌理论,推行草根灭菌理论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菌海一叶</i>在2010-8-6 19:03:54的发言:</b><br/><font color="#61b713">&nbsp;<font size="5">&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zzz139<strong><font color="#000000">杂菌老兄你好</font></strong></font></font><br/><font size="5"><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trong> 最近好几个帖子谈到传统灭菌理论的问题,我在jph6060版主的“[求助] 灭不净的<font face="宋体">杂菌</font><font face="宋体">&nbsp;”一帖中谈到了传统灭菌理论的一些问题,我打字慢,将部分内容转帖过来,当然是不全面的,仅供参考;有时间时再详细解释。<br/>&nbsp;&nbsp;&nbsp;&nbsp;&nbsp; 灭菌理论的核心是对数理论,即灭菌时间与灭菌前后的微生物数量比值(即残存率)成正比,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例121摄氏度下灭菌前微生物数量是10000000个,灭菌后是10个,需要灭菌时间就是是3*lg(1000000/10)=3*6=18分钟。常规的灭菌理论规定以残存率1/1000000为标准的,也就是说只要将待灭菌物质微生物灭活到原来的1/1000000就达到了灭菌指标,这一点除了专业资料外,一般资料都不做解释,只是套用结论,在18分钟基础上考虑到安全性的实际需要将121度下的灭菌时间规定为30分钟。杂菌基数相差几百至几万倍是很常见的,以相差1万倍为例枯草芽孢杆菌灭菌时间就从18 分钟延长为30分钟,延长为原来的1.67倍。介质条件,传统的灭菌理论对灭菌灭菌时间的规定是以在水中的微生物为前提的即是以水为介质的;干热灭菌时以空气为介质效果要差得多。<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所谓湿热的穿透力有三个层面,一是蒸汽能够实现快速热传导(比如空气与铁板表面的传热系数是10w/m2.k,而蒸汽是500w/m2.k),是一种相对有利于灭菌的介质,二是能够穿透纱布等有空隙物质,三是释放出潜热,为灭菌提供更多的活化能。<br/></font></font></div>
<p>老弟啊,食用菌是材料是固体,在灭菌锅内,又是高度不一,松紧不一。它又是多种多样的容器包装后再灭菌,现实中,和这些实在无法相同。</p>

myb 发表于 2010-8-6 18:23:26

我到觉得不是灭菌的理论有问题,这是前人经历了无数次实验的结晶,更多的应该考虑影响灭菌效果的诸多因素,这方面涉及的太多。

zzz139 发表于 2010-8-6 18:32:41

[灌水]是否该推翻现行的灭菌理论,推行草根灭菌理论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myb</i>在2010-8-6 18:23:26的发言:</b><br/>我到觉得不是灭菌的理论有问题,这是前人经历了无数次实验的结晶,更多的应该考虑影响灭菌效果的诸多因素,这方面涉及的太多。 </div>
<p>请问毛先生接触多少种型号的灭菌设备,先不说这是这是专门为灭食用菌材料设计的,还是专门为低端客户设计的,简单的举个例子,买手提高压锅,有带说明书,这说明书的灭菌理论数据和时间是针对什么性质的待灭菌物而言。</p>

柏拉 发表于 2010-8-6 18:15:13

实战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值得借鉴 我顶你

jph6060 发表于 2010-8-6 18:18:25

虽然老师的有些言论本人不赞同,&nbsp; 但从中可以窥探来自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的挑战.&nbsp; 年年都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没人可以去帮你,&nbsp; 自己的问题还是依靠自己设法去解决,&nbsp; 希望楼主老师一吐为快.&nbsp; 这不是作秀,&nbsp; 这是一个重量贴.

mmkiller 发表于 2010-8-9 14:15:01

灭菌锅内的气体是空气和蒸汽的混合物,锅内温度,取决于压力和蒸汽的饱和度,绝对的饱和蒸汽是不可能的,相同压力下,饱和度越大,温度越高。<br/><br/>灭菌锅的体积越大,锅内空气的基数就越大,蒸汽通入量恒定的情况下,达到趋近于饱和的时间就越长。<br/><br/>另外,锅的内部结构(包括装入灭菌物体后的结构)对于空气和水蒸汽的混合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br/><br/>到现在,我也没看到楼主除了质疑湿热灭菌效果(姑且说是理论吧)以外,没谈到草根理论是什么啊?<br/><br/>说到草根,大家就有亲切感,说到权威大家都有痛恨心,不过草根理论要变成权威理论,是需要用科学的实验数据做支撑的,如果草根理论没有想变成权威理论的理想,咱们也就是姑且谈谈,谈谈而已罢了<br/><br/>
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灌水]是否该推翻现行的灭菌理论,推行草根灭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