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2-15 10:25:16
|显示全部楼层
黄毅老师在新年发表了他的“从业感悟(100)话说行业2013年”(http://bbs.emushroom.net/thread-87295-1-1.html),帖子非常好,同时从各位的回帖也看出,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这是很好的一个征兆,它证明了从业者都开始不是简单的种菇,而是学会了更高层次的思考,会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去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这帖黄老师自己谦虚说是乌鸦嘴,其实是黄老师给行业的一份大礼!
许多的回帖里,共同一点是认为行业必然要洗牌,这个是合乎产业发展规律的,大家都没有争论。但有一个意见,窃以为难以苟同,那就是所谓的“80%企业倒闭,90%的就业者转行”。这个结论的前提和理由人家没有说,但我觉得,实际上的情况和这个结论相距甚远,我讲一个问题的习惯是要把前提和理由分别捋顺的,不够的地方,请各位网友补充修正。
一、过剩问题:
为什么会发生洗牌?产品过剩,供大于求是关键。但是,什么情况就是过剩,过剩程度怎么样?这个就比较复杂了。首先过剩体现在供大于求,但不是一定要大很多才叫供大于求,实际上如果到菜市场(批发市场也差不多)了解一下,你就会知道,比正常供应量高出几个百分点,就会跌价,高出5个百分点就跌的厉害,高出10个以上百分点就要扔产品了。同样少于正常供应量几个百分点,就要涨价,少于10个百分点零售价格可以翻倍。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食用菌产品目前存在刚性需求和柔性需求两个方面,越是反季节产品,越依赖刚性需求,越是顺季节产品,越依赖柔性需求。刚性需求主导价格上涨,柔性需求缓冲价格下跌。刚性需求是酒店、高端食堂等的采购,柔性需求则是民间的家庭需求。加工性质的则往往在固定区域和生产户之间进行,对一般消费市场影响不是很大。刚性需求一般是不在乎价格的,柔性需求则比较在乎价格。柔性需求如果基于食物结构的多样化,也有较大一部分是不在乎价格的,因为在这样的消费群体里,他是固定了种类的。只有那种基于纯粹换口味的消费者和较多考虑生活成本的群体的消费,才会因为价格而决定是否购买。
从目前情况看,季节性产品由于柔性消费的缓冲,也没有非常严重的过剩,价格冲击对象是个别规模大,控制能力差的大户,工厂化和散户(以种菇为主业或副业,但规模不超越当地市场最大承受力的地域的栽培户,有自营能力和固定渠道销售的业者)对此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而反季节的工厂化产品,在易菇论剑里已经谈过,也还不是真正的市场过剩严重,而是渠道预期的过剩导致批发价格下跌,市场零售并未出现价格下跌区间的大挫,因此不能形成柔性需求的相应扩张。这个柔性需求的扩张过程,将随着产品的轻度过剩而逐渐完成。因此,微利化才是目前洗牌的核心问题,——由于技术管理造成的成本偏高,连微利都保不住了,才会被淘汰。而反过来看,企业都在进步,随着行业的出入走向平衡,这样的企业最终会越来越少,而且进入也会越来越谨慎,因此,淘汰率绝对达不到所谓80%的地步。即使以规模大的企业抵抗力更高这个角度看,淘汰的也未必是中小型企业。因为中小型企业生存基础是贴近市场,是销售成本低,人工成本往往也低,管理成本也低。同时,他们调整生产的策略也更灵活可行,并不是很容易被淘汰的。因此,既然这种淘汰与规模的关系不大的话,淘汰数量只要达到20%,只怕就将出现市场空缺而价格上扬了。
所以目前的过剩状态,没有达到淘汰80%的企业的实际空间,这个淘汰80%企业的结论,基本上没有根据。当然,黄老师自己的看法也和我差不多,不认为会有这么严重的淘汰率,这个他在自己的帖子里也有说明,我们虽然都属于乌鸦嘴类型的观点,却还没有那么黑色的悲观。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