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人生就是扯蛋在2011-10-6 0:55:43的发言:
提出此套流程已经不少时间了,在众位老师和朋友的帮助下,一套新的、适合我的、扯蛋的人想出来的扯蛋种菇法(权且这样叫吧,呵呵)已经初具雏形了。现将其描述出来也算是对本帖思路的一个小结吧。 鉴于本人目前已有直走式拌料机一台、装17厘米大的袋子的立式装袋机一台、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我的方法设计如下:(是适合我自己的模式哦) 自走式拌料机拌料——立式装袋机(17*35折角袋)——扎口机扎口——灭菌框常压铁板锅灭菌——冷却后一头接枝条种——后熟——割袋出菇 等以后赚到钱了,把拌料机换成斗式拌料机,装袋机换成转盘式冲压装袋机 实际操作过程和优势: 1:本人决定采用熟料栽培,因为对自己的熟料技术还是有信心的。发酵熟料个人目前认识到的优势就是抗杂,其它的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也许是对发酵熟料的了解有限,可能还没有认识到其更多的优势吧)。但缺点也很明显,发酵过程中消耗了一定的营养,总产量要比熟料低。 其实熟料技术过关的菇农在防污染方面根本不是问题,没必要采用发酵料的放线菌来抗杂。如果说发酵熟料能省一点灭菌费用,呵呵,用降低产量的代价来换取区区灭菌费有点得不偿失吧,何况灭菌鼓气后用于维持温度的煤柴实际上用不了多少。 2:立式装袋机能调节原料的松紧、高矮的一致性,还能在中间预留接种孔,适合接枝条种,不过效率不算高每小时3-400袋吧。 3:想收购水果经销商用的那种白色塑料筐做灭菌周转框(20元左右一个),就是不知道耐不耐高温。一直对直接灭菌式的铁板锅情有独钟,以前去过古田参观过他们的铁板锅,回来后仿制改进了一个,很好用、节能。这次想再把蕈苑老师的拱形灭菌仓和轨道或地牛用上,以节省人力。 4:关于接种目前我还是坚持我109楼的思路,具体顺序是先在袋口喷一遍灭菌药水,再在袋口打孔放入枝条种,接种后盖一个我109楼描述的那样的盖子(就是天宇老师接种钳的缩短版,大概4公分长),既可以防虫又可以透气。接种操作方法可以3个人配合,一人左手提袋直立放于一个架子上(设计这个架子的时候只要袋子能直立放手后不倒就可以),右手持打孔器打孔。另一人配合接种,左手放枝条种到打好的孔中,右手盖下这种盖子。还有一个人负责协助卧式码袋。这种方法同样适用松散性好的粮食菌种接种,比如碎玉米和小米菌种。 再说说我坚持用缩短版塞的理由,看了天宇老师的一段接种视频,是先把擦接种钳进袋子,再打开盖接种最后盖上盖子,稍繁琐了。感觉不如我的扎孔-接种-盖塞子快。 4:本模式里说的后熟其实就是扯蛋种菇法暗含的精髓之一了,本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的进行要不要后熟。另一精髓则是高效率。 后熟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个人认为后熟对常规栽培户来说真正实用的意义就是可以根据市场作出适当的调控出菇时间,至于后熟能爆发出菇这个功能应该只适合工厂化为了追求周期短,和普通菇农赶上好价格想让头潮尽量的多出菇才采用后熟。因为后熟出菇和不后熟出菇总产量上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必刻意强求,根据市场行情选择适当操作即可。 控制后熟的手段有哪些方面呢?众所周知,菇蕾形成离不开合适的通风增氧、温度、湿度、光照等这些条件,反过来说想要让菇包达到后熟不出菇当然是不满足这几个条件了。温度普通菇农很难去人为的改变,只能从湿度、光照、通风出下手,湿度、光照好办,现在就剩下控制通风增氧了,而缺氧却是达到后熟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这点可以从我以前用绳子绑死暂时用不完的栽培种而不会出菇来断定)。而这套模式就是在不影响发菌的透气性的前提下尽量的控制让其缺氧,从扎口机扎口到接种后放弃套环,改用小型的透气塞堵塞接种口等都是为了达到此目的。这个灵感来自做原种和栽培种时的发现,在栽培种和原种都走满几天后的情况下,原种因为用的是透气小的无棉盖体,因而比用大套环的栽培种现蕾的几率小的多的多。 这种接种方法有此微妙的功能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要不要进行后熟了,要后熟等其自然快现蕾再割袋,不要后熟发满菌就可以拔塞割袋了。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采用天宇老师的天宇环、蕈苑老师的打孔接种后直接固体菌种封口,和类似菌135235等老师的套环接种的初衷,以上老师们的方法发满菌后如果不采取措施是很容易要出菇的。 虽然我的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方法相对来说也只是能暂时延后短暂的几天现蕾时间而已,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天却能相对的有计划的安排平菇上市,这个调控时间对平菇的销售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是会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当然这个调控要结合品种、和我那篇关于生产计划时间安排的经验来进行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在这里我不是指这些老师们的方法不好,请大家不要误会,我只是在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在前面贴里已经说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技术和模式。而我的扯蛋法也是建立在这些提到和没提到的老师们的基础上的,在此感谢论坛里所有无私奉献的老师们,谢谢!!! 5:割袋出菇就是采用蕈苑老师和懒汉老师的方法。我想补充的是发菌在场地、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立式发菌,立式发菌的优势见133楼。另外为了改善割袋出菇的菇形,17的袋子可以在拔出塞子后的孔上割一个口子,22-24的袋子可以考虑并排割两口子。 最后想注明的是,以上的想法目前来说还仅仅停留在推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其中的矛盾和问题自然是在所难免甚至漏洞百出,我也深知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一切理论和想法都是神马。在此蛋再请各路高手慧眼识谬,指点斧正。
欣赏你的智慧,不论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模式,一定要使栽培场地,生产设备,人员,物质供应,产品销售,以及意想不到天气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胜任整个生产过程。适合自己的坐起来才能随心所欲。祝你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