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作液体菌的确需要严格无菌操作,但是并非需要昂贵的实验设施和苛刻的环境。在挡风的环境中,从母种到栽培种我都是开放操作。
这个我相信是真的,我也能做到开放操作条件下做到不染菌。 不过确保液体菌种的无菌除了确保接种过程的无菌,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培养基是否灭菌彻底,母种是否污染,还有一些未知的因素。
2,液体发酵罐的确可以降至百元一套,制种效果主要是由操作者水平决定,罐子仅是一种工具而已。
百元一套,应该只是廉价的,常用的容器加管路的价格。当然此处没有说明多大的发酵体积,如果是几百升的容器,我估计容器的价格可能也会超过百元的。罐子的设计可以做成很简单,进气,出气,进液,出液即可。 至于发酵液中溶解氧的多少,菌球的形态控制等,没有溶氧测定仪和搅拌转速的严格控制,估计很难做到液体菌种批于批之间的稳定性。就算这个不是很重要好了。反正只要有活的,无染菌的菌种发出来就好。
重要的问题是灭菌。灭菌罐体积较大,当然如果做成塑料袋的形式,体积可以缩小。通用的最保险的灭菌方法当然是高压蒸汽灭菌,其他熏蒸,臭氧等物理方法都不是100%的保险。另外还有常压灭菌,难道楼主是用常压灭菌来灭发酵设备?
3,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说的太好了。原理大同小异决没有本质上的差异,技术的好与不好就在细节的差别。细节的差异包括工艺和设备两方面。
论坛中爱钻研的朋友不少,而且菇农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因为那是为了菇农自身的生存,会驱动他们去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去思考新的方法。 楼主既然说是细节的东西,如果是真实的话,很容就会被解密的,呵呵。
4大部分品种液体种代替固体种是必然的,少数不适宜液体栽培的除外。原因并非液体种发菌快产量高,而是液体种太适合大规模生产,技术得当操作非常简单。
液体菌种产量高是没有依据的,菌种的形式再不同,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是不可能改变的,多少菌丝量,产多少子实体量,应该是一定的。
液体菌种适合大规模生产也是确定的。不过其简单性应该体现在机械化接种上,应该没有什么技术性。
5,液体种的最大优势应体现在接种速度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放接种。技术关键还是栽培料的处理方法。
如果培养料处理的好,孔隙度,水份,培养料的生长表面/生长空间配比的好,适合菌丝生长,其实稍微有些杂菌问题都不大,而且发菌较快,对杂菌的竞争优势明显(个人感觉)。不过这些参数估计很难精确控制,没有几个可用来应用的改变因素,可以来明确控制这几个参数。
所以认同你的栽培料处理的重要性,不过想不出如何来精确控制栽培料的物理特性的方法。
不认同最好的办法是开放接种。如果可以机械化接种,创造接种小空间的无菌环境应该是小case。当然在栽培料处理方法上的突破后,可能开放接种液没有多大的问题。
如果是最快的接种速度,那就应该是混料接种,培养料和菌种混合混匀后再装袋,简直没有了接种的步骤
6经过真心培训,大部分菇农可以成为合格的液体菌培养技术员。
这个应该是可以,应为简易制备液体菌种的主要的操作其实并不多。
7,小规模生产液体种没必要,规模越大液体种优势越明显。
不是很明白这个结论的理由是什么?既然大部分菇农都可以做,又可以开放式接种。为什么小规模做液体种没有必要?
难道培养料的处理是需要大规模处理的?
还是液体菌种的接种步骤需要大规模处理?液体菌种接种,个人感觉,一是菌种的生理特性肯定与固体菌种有差异。另一个,就是液体菌种是95%以上的水份,接种后,在培养料内会形成水的分布上的问题,特别是液体菌种接的多的地方,水份含量高,这些部位和临近部位的水分会影响菌丝的延伸,透气和杂菌的繁殖。当然也可将液体菌种进行固化处理,不过这样就没有了接种速度上的优势,除非是混料接种。
所以本人推测,楼主很可能是将液体菌种进行固化处理后与特殊处理的培养料,进行混料接种。可以开放式接种,适合大规模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