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安广杰

[建议]双孢菇生产基地的出路?(一)半工厂化型基地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12 17:18:11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先生,4千瓦风机应该够用吧?当然风量和风压要达到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0

积分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0-9-12 17:06:08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安先生对蘑菇真是研究透了,我想到的,你都做到了,我没想到的,你也都说到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541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12 18:26:06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双孢菇论坛在2010-9-12 17:18:11的发言:
安先生,4千瓦风机应该够用吧?当然风量和风压要达到要求。

论坛老师您好:45楼朋友的二次发酵隧道很小,只要满足风量和风压需要就可以了,功率大了浪费,小了供氧和循环效果不好。一般我们提供所需的风量风压数据后,风机制造商就会根据选型软件选择适合的风机。刚才用选型软件搜了一下得到两款机型一款是:4A-5.5KW--2900r/min--2198-3215m3/h--3407-3852pa;另一款是5A-7.5KW--2900r/min--2700-3400m3/h--2065-3100pa;我侧重于后者,您看用7.5的好不好?如有弊端请指正。另外我不建议做这麽小的隧道,做成容料量80吨左右的隧道比较好管理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541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11 06:07:07 |显示全部楼层
回45楼:28㎡的隧道面积对应200平方米漳州式菇房的栽培面积铺料是足够用了,但堆料量少不利于生物热的蓄积和利用。还有你用4千瓦的风机需要斟酌,既要满足风压,又要根据铺料吨数兼顾好风量,毕竟你是在做二次发酵,氧气的供应不同于一次发酵。至于隧道后续如何清理,喷嘴购置等问题可以和奥登的工作人员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5500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10 09:48:26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二间大约400多平方”是指在菇房内的铺料面积,房间是28㎡一间。目前,聊城奥登和邹城普太贝尔公司都在生产褐色菇。我因为有7栋漳州模式砖菇房,想利用集中发酵的方式生产双孢菇培养料,再对菇房进行保温处理。管路式送风发酵装置有人说喷嘴容易堵,还有这种喷嘴好买吗?发酵完毕如何清洗排水?请各位专家给些建议。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015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0-9-10 06:18:26 |显示全部楼层

与安工讨论问题之一

安工建议:1改变传统的发酵工艺,把工人从发酵环节解放出来。一次发酵用料仓来完成,混料转料用铲车和抛料机完成。由一年做一个批次发酵可增加到一年做四--六批次发酵,实现周年生产。运营发现油电成本和原来的人工成本相比会下降很多。
     我有如下问题讨论:仅用一次料仓解决前发酵,二次发酵还需要烧煤,更令人难堪的是冒烟,环评难过关,例如徐州贾汪的蘑菇园,不得不再投资建二次发酵隧道。此例说明,对环保要求高的生产园区,还是需要二次发酵隧道。不知我的观点对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015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0-9-10 06:35:22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安广杰在2010-8-30 10:07:06的发言:
另外菇房发酵耗费太多的燃料,既增加成本又污染环境同时由于工艺的制约菇房的周转率低,造成投资回收期延长。

 安工:我又仔细拜读了你的建议,你上述的观点很好,切中时弊,说明了隧道发酵的重要性。尤其对新建蘑菇生产园区而言,不解决烧煤冒烟问题,难过环评关。支持你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541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10 07:15:56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mg在2010-9-10 6:18:26的发言:
安工建议:1改变传统的发酵工艺,把工人从发酵环节解放出来。一次发酵用料仓来完成,混料转料用铲车和抛料机完成。由一年做一个批次发酵可增加到一年做四--六批次发酵,实现周年生产。运营发现油电成本和原来的人工成本相比会下降很多。
     我有如下问题讨论:仅用一次料仓解决前发酵,二次发酵还需要烧煤,更令人难堪的是冒烟,环评难过关,例如徐州贾汪的蘑菇园,不得不再投资建二次发酵隧道。此例说明,对环保要求高的生产园区,还是需要二次发酵隧道。不知我的观点对否?

回41楼:贾汪的基地是在原有漳州式菇房基础上,加入集中作料的工艺。因其固有的菇房设施不想改变就必须采用二次发酵隧道工艺。但在二次发酵后的菇房上料环节需要做的事情会很多,生产的稳定性会面临风险。除非其在完善二次发酵料的基础上引进压块发菌工艺,否则体现不出二次发酵隧道的优势。目前国内管路式二次发酵隧道设计和运行技术是较为成熟的,但制约其发展的恰恰是后续的补充工艺和硬件设备,“老顽童”温总说的买的起好马却没有备齐马鞍的现象不在少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6541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10 07:28:04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mg在2010-9-10 6:35:22的发言:

 安工:我又仔细拜读了你的建议,你上述的观点很好,切中时弊,说明了隧道发酵的重要性。尤其对新建蘑菇生产园区而言,不解决烧煤冒烟问题,难过环评关。支持你的观点!

回42楼:杨教授的提议是对的,发展标准的二次发酵隧道是今后必须走的路,高能耗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都不允许我们在延续传统的发酵工艺了。但配置齐备的发酵系统少则投资也得几千万,这让许多半工厂化基地很难接受。针对投资较小的双孢菇基地我们引入二次发酵隧道的过度工艺,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使用燃煤,并且在不增加大幅投资情况下使生产的稳定性得到保证。标准化的二次发酵隧道是必须要做的,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9 16:33:09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ygzxf2008在2010-9-9 9:59:08的发言:

谢谢各位老师的回答。我参观过聊城澳登和邹城普太贝尔公司的发酵隧道,我现在是对旧房间(37墙)进行改造建设小型发酵隧道,房间长十米,高5米,宽6米,中间用砖断开(内部加保温材料),距房顶一米用保温彩钢板封顶,其余墙体也用保温材料处理,地面7个风道,间距大约27厘米,高30厘米,风道十厘米坡度,上面是预制板(加钢筋),孔距20X20厘米,一间大约700多个孔。风机是4KW的(每间一个),循环风道55厘米左右,过滤器1.2X1.8米,二间大约400多平方,我与建造过隧道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探讨过,这是他给的数据,不知还有什么遗漏的,请各位老师再给予指点。

2个 4千瓦--400平方? 不知道您是什么时间去的奥登,它的隧道是修改过的。 请问 邹城普太贝尔公司现在在生产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