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玉米芯的处理及培养基配方
1.配方 玉米芯80%、麦数10%、尿素1%、过磷酸钙2%~3%、石膏2%、石灰2%~3%g霉灵0.1%料水比1∶1.6~1.8。
2.拌料方法 采取通氧发酵法,按50kg玉米芯加水85kg。先将石灰、石膏兑入水中混匀加入玉米芯,不能让水流走。当料充分湿润后堆成1.2~1.5m、高1~1.2m。长自定,料堆四周每隔40cm用3~5cm木棒打孔,孔深至底。在料堆表面及周围喷洒一遍氯氰菊脂,盖上薄膜,膜四周撑起。待料温升至62℃保持48h翻堆,边翻边加入麦麸,拌匀后再堆成原来的形状,打孔、覆盖。待料温再次升到60℃时,维持36h,进行第二次翻堆,调节水分,以后每天翻一次,第三次翻堆时加尿素及过钙。直到培养料呈棕褐色,腐熟均匀、颜色一致、质地松软有弹性,伴有清香味,料内有一定量的“白线菌”时,说明料已发酵成功。此时加入0.1%的克霉灵,再闷24h即可散堆降温,待料温降到30℃以下时装袋接种。
四、装袋接种
采用规格26~28cm×45~50cm×0.015cm,的塑料袋栽培,播三层种两层料,用种量10%~15%,封口可采用折叠式,具体作法是:装完料后袋口两边膜折向中间,边与边略有折叠,然后再上下折到一起用大头针别上即可,这样既省膜、省工又透气。接种后摆放发菌,层数可视当时气温高低决定,一般30℃以上摆单层;25~30℃摆两层且“#”字摆放;15~25℃两到三层;10~15℃摆四层,发菌期间2~3d必须倒堆一次,防正烧菌。
装袋与接种要严遵守操作规程:①装袋前,要把料再充分拌一次。料的湿度以用手紧握料指缝间见水渗出但不往下滴为适中,培养料太干太湿均不利于菌丝生长。装袋时,要做到边装袋、边拌料,以免上部料干、下部料湿。②袋的粗细、长短要一致,便于堆垛发菌和出菇。⑧装料时要轻装轻压,用力均匀,防正薄膜袋破损。要注意松紧合适,一般以手握有弹性,手压有轻度凹陷,手托挺直为度。压得紧,透气不好,影响菌丝生长;压得松,则菌丝生长散而无力,在翻垛时易断裂损伤,影响出菇。④接种时选用菌丝洁白、粗壮、浓密、交织成块的优质菌种;菌种不宜掰得太大或太碎,以杏核大小为宜。
五、堆垛发菌
菇棚(房)消毒后,把接过种的料袋搬运到菇棚(房)内,在畦床上堆垛发菌,堆垛的层次,要看气温高低而定。春秋季气温高时,堆放1~3层,料袋堆成井字形,交叉排放,便于散热,垛与垛间留出60~70宽的人行道,便于操作和通风换气,还要留出一定的空地,以便翻堆倒垛。春季或冬季气温低时,畦床应铺上一层稻草或麦秸,以免下层温度太低影响发菌,同时增高堆垛,堆放4~8层,上面再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保温,促进菌丝生长。覆膜保温时要注意定期揭膜通风,防正因缺氧,抑制菌丝生长。
六、出菇管理
发菌阶段,在温度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暗光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一般25d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菌丝长满袋,用手触摸菌袋,硬挺结实有弹性,菌袋表面聚集有黄色小水珠,表明已达生理成熟。可搬进出菇室催菇。将菌袋码7~10个高,袋口解开,行距不少于60cm,每天向空间喷水3~4次,保持湿度85%,结合每次喷水通风30~40分钟,室内光线不宜太暗,以免出现长柄畸形菇,随着菇体的长大,应适当增大喷水量增加通风次数,头潮菇采收后清除袋口残留菇根,清扫室内,喷洒石灰上清液,室外喷0.5%敌敌畏溶液驱杀害虫。再按常规管理7~10d可出第二潮菇。二潮菇采收后采用双排墙式覆土栽培,在菌袋一端留1/5膜,以防菇体沾土。另一端的46膜脱掉,在菇房排成两排,菌袋中间相隔壁10cm,露出料面的一端朝里,堆叠5~6层,中间填入细土,墙顶留一凹槽便于浇营养水,(营养水的配方:淘米水加1%糖、0.5%尿素、0.5%磷酸二氢钾)这样总转化率可达300%~400%。出菇管理要点
1.拉大温差刺激出菇:平菇是变温结实,加大温差刺激利于出菇。利用早晚气温低时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拉大昼夜温差至6~10℃,以刺激出菇,低温季节,白天注意增温保温,夜间加强通风降温;气温高20℃以上时,可采用加强通风和进行喷水降温的方法,以拉大温差,刺激出菇。
2.加强湿度调节:出菇场地要经常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在料面出现菇蕾后,要特别注意喷水,向空间、地面喷雾增湿,切忌向菇蕾上直接喷水,只有当菇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时,方可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补足需水量,以利于了实体生长。在采收1~2潮菇后,菌袋内水分低于60%时,应给予补水。
3.加强通风换气:低温季节,一天一次,每次30分钟,一般在中午喷水后进行;气温高时,一天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换气多在早晚进行,切忌高湿不透气。通风换气必须缓慢进行,避免让风直接吹到菇体上,以免菇体失水,边缘卷曲而外翻。
4.增强光照:散射光可诱导早出菇、多出菇;黑暗则不出菇;光照不足出菇少,柄长、盖小、色淡、畸形。一般以保持菇棚内有“三分阳七分阴”的光照强度为宜。但不能有直射光,以免晒死菇体。
七、病虫防治
平菇病虫害近几年发生较量,尤其是虫害,使不少菇农损失惨重,平菇上的主要虫害是菌蚊、蚤蝇、菇蜗和果蝇。防治方法上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杜绝虫源
①栽培前培养料的处理:培养料要大力推广堆料发酵,以便杀死培养料中的虫卵和幼虫(发酵前培养料庐曝晒2~3d减少杂菌污染);
②菇房薰蒸:栽培前将栽培室打扫干净,再把菇房门窗、墙缝、破洞等关好、贴严,然后开始薰蒸。菇房常用磷化铝灭虫,薰蒸完毕后,应打开门窗通风5h以上,等毒气散尽人才可入内;
⑧门窗安装窗纱:这是防正室外成迁入室内的主要方法,窗纱要经常检查,一有漏洞及时修补;
④搞好环境卫生:菇房内外的垃圾、废菇、残料以及菇房周围的鸡窝、牛棚应及时清除或迁移。
2.改善菇房的通风条件
高湿或通风不良,往往不利于食用菌的正常发育,但却是菇虫发生的不利条件,因此,适当开窗透气通风,能改善环境条件,抑制虫害的发生。
3.物理防治
①控制光源:菇房门窗附近不要装灯,室内开灯时间尽量减少,以免招引室外的菇蚊、蚤蝇、和飞蛾。
②灯光诱杀:在室内设置3W黑光灯一盏,下放水盆,装入废菇(料)浸出液或糖水,滴入几滴敌敌畏,能诱杀大量成虫,但要注意关好门窗,防正室外虫源迁入。
4.化学防治
喷药前应将子实体采收净,否则易造成药害,影响子实体的商品价值,施药后7d内不可采收。一般用2.5%澳氰菊脂2500~3000倍液或20%杀灭菊脂2000~3000倍液喷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