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tian821120在2011-4-12 23:53:38的发言: 一晃已经快两年了,从刚开始对食用菌的一窍不通慢慢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自知。当然,现在也只算刚入门而已,以后的路还非常的漫长!作为这行的新人,我虚心的向前辈们学习各种技术和心得,逐渐的了解市场的运作和规律,于此,我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我觉得,中国的食用菌行业存在很多问题,对比国外和台湾的一些食用菌工厂,我们还停留在相对原始的状态。当然,我还是个新人,看待问题并非很全面,我只是表达下我的观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迎头赶上,成为当之无愧的食用菌大国。 我刚开始到现在做过平菇、鸡腿菇、蘑菇、姬菇、鲍鱼菇、黄背木耳,现在主要是以黄背木耳为主,鲍鱼菇、姬菇、白平为辅, 目前有层架蘑菇2000平米,地蘑菇5分地,姬菇20000袋,目前已经尾期,蘑菇和姬菇是试验性种的。黄背木耳十万袋,已经陆续开始出耳,鲍鱼菇5万袋。 我的近期目标,下半年准备把木耳扩大到20万-30万袋,姬菇10万袋,白平10万袋。明年开始大规模发展美味牛肝菌和双胞蘑菇,预计100亩,另外,公司负责菌种提供和技术培训,发展当地农民专业户,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回收产品,并上报国家项目。 现在我们本地的食用菌行业,个体商贩,农户种植,几乎一片散沙。技术和观念的落后,对眼前利益的重视是根本原因。没有统一的机构,所谓的食用菌协会并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 首先,市场的不规范,行内有句话说“种菇的不如卖菇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菇贩的利益大于菇农的利益,辛辛苦苦几个月,却不如贩子的一转手。贩子利益熏心,不但差价上赚钱,为了蘑菇多卖钱,还把原本绿色食品的蘑菇加入漂白药“洗水”,这样蘑菇又白又重,一斤可以多出二两到三两的水钱!!我宁可一斤少卖一块多的“水”钱,我也不赚这种昧良心的钱!市场的监管都是空话,在天朝,别指望那些监管人员能替你把关,只能靠自己慧眼识食物了,凡是白的过头,一点泥土都没有的蘑菇、芋头、个别蔬菜水果,都别买!别光只顾好看! 其次是老观念,老思想,总觉得技术应该保留,教徒弟还得留一手,同行之间生忌讳,看见同行病虫害亏损的时候,暗自偷偷高兴。这是严重错误的。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再怎么行,技术再怎么好,你最多也只是个好菇农。看看人家国外的,那是企业,那是工厂化!人家一年生产的比你一辈子生产的都多。要想走的更远眼光就该放长远点,别只把眼光放到今天这个市场的平菇多不多这个点上! 资金的缺乏,有的时候,并不是菇农们没有太长远的见识,并不是不想多做……资金是一个很大的限制。食用菌的资金积压是个很大的问题。国家的补助基本是落不到真正认真种菇的菇农头上的,反而是补在了一些只会做表面工作,并没有实干的人身上……,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团结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什邡湔氐镇,一个镇一年的木耳的规模就上亿袋,是全国的木耳基地。但是,却都是单打的独闹,每家都只做2万-5万左右,做上8万袋的人家只有几户。而且,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木耳都是卖给外地贩子的,当地并没有统一的回收管理。导致很大一部分利润直接流入贩子口袋!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为什么当地就没有人组织起来统一加工,统一出售,出售后再分红,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呢?哪怕开始只有两三户人参加,只要利润客观,其他人也会加入进来的!就拿去年的木耳价来说,收购价是13+元,而贩子出手价是15元左右,批发售价是18元,就算少掉中间的贩子,直接给批发商,一斤就可以赚两元,整个湔氐镇几千万吨,如果大家都联合起来,也就是这笔钱是几千万,甚至上亿……。 当然……,任何事都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总之,这条路,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