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看图说话(八十一)帖子
龙海,处于漳州平原九龙江口,每年受台风影响,所以当地都是以砖结构构筑菇房的,你到漳州一看,普通民居地面都是舖红色地砖,时常冲洗地面,几百年来养成了卫生习惯,对于村庄周围的垃圾等也都很主动清理干净,民风就是这么纯扑,也体现闽南人勤奋的精神。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龙海种植蘑菇也有三十余年的历史了,依然在种植蘑菇、草菇,当成当地主要经济来源。为什么会延续这么久呢,就是环境卫生是食用菌栽培的生命线和当地的民风不谋而合。
漳州的气候一年到头风调雨顺,昼夜温差不大,冬春季适合双孢蘑菇生产,夏季又不很热,相比其他地方来说发育期就长些,适合稳温结实性菌类生产。当地资源除了稻草和牛粪之外,其他几乎没有。所以冬季种蘑菇夏季种草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周年栽培了。但在生产队时代由于农民生产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一个生产队只生产300-500平方米,而今一户人家就生产近千平方米。当地牛粪稻草不够用,就从外面调,现在已经变成专业原辅材料供应(照片)。当地菇房多是七层,九层,也就是尽量占地面积小些,充分利用空间。但上架和下架很费力,当地吃苦耐劳精神令人敬佩。
层架之间的净距离也就只有40厘米左右,满足不了好氧量大的蘑菇和草菇发育所需。所以他们就采用开小窗,每一层配以小窗,为了提高室内空气对流(换气),他们长期生产的经验总结出来,菇房宽度只能够6米。在龙海菇房结构几乎都是相同。
小窗玻璃采用斜插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将玻璃提高,放下,控制进风量,又能够透光,此外斜插的另一目的,是防止雨水打入室内(当地风比较大)。砖墙结构和当地资源有关外,还易于对菇房起保温保湿起了作用。
草菇从种植下去到收成结束也不过十五天的时间,是所有菇类口感最好的,至今为止草菇产量还不高,我的老师是国内第一位发表草菇论文的人,我自己也曾研究过草菇,我的学生现在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草菇,一致无法突破草菇高产,稳产和开伞问题。现在被龙海人解决了高产和稳产问题。当场看后,我兴奋到极点。
为什么草菇种完之后,当地菇农象宝贝一样将草菇的培养料收集起来呢?再等到九月份种植蘑菇时再使用,除了稻草还没有被分解完之外,更主要的是经过草菇降解,稻草断裂,栽培草菇过程还有些牛粪,这些都作为蘑菇栽培中稻草间隙的填充料,从而减少蘑菇栽培中前期稻草间隙过大,而引起培养料失水问题。种植草菇后再回田,形成生物多次转化循环。按现在时髦说法叫可持续发展。
稻草牛粪千里迢迢从外省调入
栽培杏鲍菇后的废菌包一车车运来,无形中降低杏鲍菇厂家的生产成本。
废菌包经过破碎机搅拌,废塑料碎片可以卖钱,废料可以用来种草菇,平菇,蘑菇。牛粪经过专用破碎机破碎成黄豆大小。
准备粉碎的牛粪
盐渍菇加工厂
这么大的草菇,你见过吗?我带会学校,24小时还不会开伞,少见。已经进行分离了。从该外形来看,可能是238系列。在菇蕾阶段剖面属于等边三角形,产量比较高。
另外,有不少坛友给我发短信问我会不会去参加6.25辽宁会议,抱歉,我不会去参加,另有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