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描述微生物生长,对不同的微生物和不同的生长状态可以选取不同的指标。通常对于处于旺盛生长期的单细胞微生物,既可选细胞数,又可以选细胞质量作为生长指标,因为这时这两者是成比例的。对于多细胞微生物的生长(以丝状真菌为代表),则通常以菌丝生长长度或者菌丝重量作为生长指标(图3-14)。
![](http://www2.tjtc.edu.cn/wsw/images/3zhang_clip_image010_0000.jpg) 图3-14 霉菌菌丝生长(图中的数字为分钟) 常用的测定或估计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有下列几种(表3-24)。 (一)计数器法亦称血球计数板法(适用于单细胞) 对酵母用Thoma血球计数板,对细菌用Petriff-Hausser计数器或Helber计数器,直接在显微镜下计数。这些计数器的底面都有棋盘式刻度,可以数一定面积内的菌数。Thoma计数小室和细菌计数小室的深度分别为0.1mm和0.02mm。每个方格的体积分别为2.5x10-4mm3和5x10-8mm3。 Petroff-Hausser计数小室的玻璃要薄一些,以便于进行暗视野照明。 对细菌来说,视野照明的强弱也是重要的。不管是计数盘底上的菌还是上面存在的少数细菌,都要操纵微调装置,看清楚后加以计算,不要漏掉。对能运动的细菌,一般可以设法用4%聚乙烯醇停止其运动。 表3-24 常用菌数计数法比较
![](http://www2.tjtc.edu.cn/wsw/images/3zhang_clip_image012_0000.jpg) (二)平皿活计数法 这是采用平皿涂布或混合试样和培养基长出菌落测定活菌数的方法。其操作过程是试样 的逐级稀释和在培养基上涂布或试样与融化培养基混合,培养后计数菌落数,由于每一菌落系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成,故可按稀释度与加入试样量计算出活菌数。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成菌落,这是个限制,也是必然要逐步解决的重要课题。 表3-25 为可能被培养微生物的比例。 表3-25 一些地域可能被培养微生物的比例
![](http://www2.tjtc.edu.cn/wsw/images/3zhang_clip_image002_0007.jpg) 平皿活计数法的稀释倍数很重要,因为每个平皿上长出的菌落数对数据的正确性影响很大,一般要求一个直径9cm的平皿上长出30-300个菌落,两稀释倍度之比接近1为佳。 表3-26为稀释度选择与菌落总数的记录方式。 表3-26 稀释度选择与菌落总数的记录方式
![](http://www2.tjtc.edu.cn/wsw/images/3zhang_clip_image004_0003.jpg) 注: 1.以选取菌落数30、300之间的培养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的依据。酵母、细菌可采用菌落数偏大者,而霉菌则应选取菌落数偏小者。如:根、毛霉菌偏多,可于培养基内加入0.1%去氧胆酸钠,以限制它们迅速扩展。总之,菌落计数应以菌落间各个分开为度(例1)。 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均在30~300之间,则应视两者之比如何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则应取其平均值;若大于2,则取其较小数(例2及例3)。 3.若所有的稀释的平均菌落数大于300,或重行再次稀释分离培养,或取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为菌落数(例4)。 4.若所有的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或重行再次稀释分离培养或取稀释度倍数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定为菌落数(例5)。 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以最接近30成300的平均数乘稀释倍数(例6)。 6.菌落数在100以内,按实有数记录,若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二位有效数后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法计算。一般以10的指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