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花一样在2011-3-11 11:17:24的发言: 不是给大家泼冷水:1985年在西安小寨宾馆召开的食用菌会议上,上海师范大学的杨庆尧教授就展示了他研究的液体菌种发酵罐。截至目前,国内的一些人还在莫名其妙地研究和推广他。试问:哪个厂家解决了接种问题?全是搞“糊涂汤”的,没一个下狠心研究主要技术。 1,菌丝球的浓度与接种成活率怎么样? 2,菌丝球得分散性怎么解决? 3,培养基汁液的后续营养危害怎么解决? 4,就是发酵罐做得再好,不能形成一种体系,菇农永远都认为是糊涂汤一锅。 5,菇农掏几万元买来所谓的发酵罐,却缺少后续技术支持。不是废铁一堆? ----------------- 注册以来没发过言,今天发第一帖。只是借这个帖子给生产发酵罐的厂家提提醒。不要以为大家都没研究,80年代都有人在研究。问题是过了几十年后,我们看到的还是比不上以前的研究成果。生产厂家情何以堪?
看来老师对液体菌种也有较深入的研究,说的5条条条在理,现在大多数液体发酵罐厂家都还在研究如何做成、做稳定罐子种,还在这一关卡住,后面分得更细的尚未接触,更有那急燥冒进的,还在那宣传液体无污染论,液体简单论,谁谁初中没毕业,液体做得如何如何好,看穿了本质只是骗你买他的罐子,利益决定了卖罐人的言论立场.液体菌种技术可以初略地分为三关,第一关:液体种子关,第二关:液体生产菌包关,第三关:出菇关,也是最后一道关,任何再好的技术最终都要和产品的产量、质量联系起来。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