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论坛首发】时下,关于“富二代”、“文二代”、“写二代”之类的话题很多,但食用菌界关于“菌二代”的话题很少涉及,笔者抛砖引玉,谈点自己的看法。
风风雨雨几十年,我国食用菌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一跃成为世界食用菌第一生产大国,这归功于无数食用菌界前辈的辛勤努力,但弹指一挥间,这些托起中国食用菌发展脊梁的一代人已多数步入中、老年,尤其是我国菇农已进入老龄化,食用菌界后继无人现象已经日益显现。
我接触过许许多多食用菌界的前辈,专家学者也好,企业家也好,菇农也好,他们的后代子承父业的十分少见。在这个行业尽管有的同仁鼎鼎大名,但其后代也多不涉及菌界,很难称“菌二代”。这是为什么?有人说是这个产业太弱势,有人说这个产业无前景,有人说这个产业太劳累………… 谁能道出其中的真谛?
食用菌产业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后继有人,期盼“菌二代”的大量涌现。而且有了“菌一代”的良好基础,“菌二代”在其成长中获益是肯定的,“菌二代”家中的大量宝贵经验和技术资料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得到熏陶,这使得“菌二代”通常扬长避短,少走不少弯路,更快成长。
为数不多的“菌二代”我做了调查,一类是属于在这个行业凭知识成功型人士,这些“菌一代”人士意识到自己企业的发展壮大与知识是分不开的,于是千方百计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而子女们确实不服厚望,成了稍有名气的“菌二代”。例如我省通化食用菌研究所的李喜范老师,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吉林大学深造,毕业后子承父业,父子合力将研究所打造的红红火火。另一类属于败家型“菌二代”。有些食用菌企业老板在这个行业掘了第一桶金,在打拼创业中吃了相当多的苦头,就十分不清愿让子女再遭自己的苦,给后代创造了很好的优越条件,但菌一代积攒的家业毕竟很有限,由于这些 “菌二代”们往往不思进取、坐吃山空,把“菌一代”积攒的家产败坏尽,只好金盆洗手了。例如吉林某地的一企业老板辛勤积攒的上百万资产传承给他的儿子,没用几年时间就被儿子折腾的一贫如洗了。还有一类是“菌一代”处在食用菌发展的特殊时期,靠炒作挣了一批钱,并且钱来得太快太容易,但在食用菌产业不断规范与发展中,时过境迁,再发展他们已经不具备相关知识水平和资质能力,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就处于劣势,还没等到“菌二代”登上舞台,就沦为平庸了。
很高兴,我看到一些报道,最近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回农村种菇创业的大学生,他们运用现代的经营理念和现代科技手段从事食用菌产业,让种菇变得时尚起来,借助“菌一代”的成功经验,让更多的“菌二代”得以超越,做到“老子英雄儿好汉,父母巨星儿灿烂”让菌界产生共生效应,食用菌产业就可做到后枕无忧了。参考文献略【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