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食用菌生产中应釆取的病虫害防控措施。
4.1规模化栽培场所环境卫生的处理和控制非常重要。环境卫生是有效防治食用菌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也是其他防治技术的基础。做好菇场日常清洁卫生工作,将废弃物和污染物及时烧毁或深埋,及时清理周边环境中的杂草、积水及各种有机残体,避免病虫滋生,避免使用不清洁的污水,有条件的可撒些石灰保持菇房周围干燥,特别是上一年废料,一定要在种菇前2个月烧毁或深埋。对发病严重的老栽培菇房要进行熏蒸,消毒。方法是10g福尔马林倒入高锰酸钾5g/m3中进行熏蒸,装高锰酸钾的容器要深,容积比福尔马林大10倍以上;熏蒸时要密闭栽培室,2d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24h再装菌袋送入。也可用硫磺熏,用量为35g/m3,密闭48h后,再过2d进料。
4.2规模化栽培严把菌种生产关也是病虫害防止的关键。菌种首先要优良,无任何病虫害侵染,营养也要充足,菌丝健壮,适龄。
熟料栽培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接种。接种室要严格消毒,紫外灯与气雾消毒剂要配合使用,尽量杀灭接种空间的杂菌数目。接种人员进人接种室前要换工作服、戴工作帽、穿工作鞋。接种前做好菌种的预处理,手要用75%的酒精消毒,接种工具用火焰灭菌;接种时,菌种瓶用酒精灯火焰封口,动作要迅速,菌种量应适中;接种时要避免人员走动和交谈,瓶盖或袋的棉塞等杂物应放指定处;接种后应及时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清洁。杂菌感染袋不能随便丢弃,要重新灭菌后改变用途或掩埋。保证生产使用的菌种纯洁无污染
4.3改进栽培管理措施。
科学用水,及时通风,调节好温度、光照。忌用不干净的水,子实体形成阶段,忌往菇床上大量喷水。菇房要定期通风,防止C02浓度过高,引起生理性病害。适当降温培养,虽然食用菌生长速度较慢,但病虫害会明显减少。
及时清除残菇。采菇后彻底清理料面,将菇根、水兰菇及被害菇蕾摘除捡出,集中深埋或烧掉,不可随意扔放,
用于覆土栽培的品种,覆土材料要先暴晒,而后打碎过筛,要经过高温或药剂处理,将病虫害杀死,再用1%石灰水调湿备用。
改善栽培设施,防止杂菌、病虫的入侵 菇房门窗安装60目防虫网、纱窗等,在菇房的进出口保持十几米黑暗,或设置缓冲门,注意随时关灯,出入菇房随手关门,防止成虫趋光飞入产卵。
长期使用同一栽培场地的地栽食用菌,病虫害基数大,对于发生过严重性病害、虫害的出菇棚或栽培场所应采取换茬或轮作的方法,定期转换严格消毒,避免病虫害再次暴发。
4.4利用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
诱杀法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这一特性,在菇房内装上一盏明亮的灯泡,下面放一盆水,在水中滴上数滴煤油。此法对菇蚊、菇蝇、黑腹果蝇及蝼蛄等害虫灭杀效果好。对螨诱杀,可在菇床上铺上若干块纱布将刚炒好的菜籽饼粉撒一层在纱布上,螨就都聚集于纱布上,然后把纱布在跟石灰水里一浸,螨便被杀死,连续几次杀螨效果可在90%以上。
蚊蛾用黑光灯或节能灯诱杀,方法是在灯下的水盆中放入0.1%敌敌畏,害虫落入盆早即被杀死。
高温杀死病虫害 高温是杀死病原菌、线虫、虫卵的最有效手段,推广熟料栽培技术可以显著减少病虫害的;采用发酵料栽培时,料堆温度要达到65~70℃。双孢菇栽培要充分利用二次发酵技术杀灭病虫害。
4.5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不污染环境、没有残毒、对人体无害。目前,食用菌生物防治以生物的代谢物和提取物杀虫杀菌最为常见,如用180~210 mg/L链霉素防治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病害,用280~320 mg/L玫瑰链霉素防治红银耳病,用180~220mg/L金霉素防治细菌性腐烂病,利用农抗120、井岗霉素、多抗霉素等防治绿霉、青霉和黄曲霉等真菌性病害,利用细菌制剂、苏芸金杆菌、阿维菌素来防治螨类、蝇类、蚊类、线虫都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4.6 控制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 选用符合NY/T3 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农药药剂,并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用药次数。在出菇期间,不得向菇体直接喷洒任何化学药剂。可以选择高效、低毒、易分解的化学农药,在没出菇或每批菇采收后用药,并注意应少量、局部使用,防止扩大污染。禁止在菇类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文禁用的甲胺磷、甲基1605、甲基1059、久效磷、水胺硫磷、杀虫眯、杀螟威、氧化乐果、呋喃丹、毒杀酚等农药及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