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域绿洲

灌南工厂化论坛读后感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6632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2-2 21:04:06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可以交个朋友吗!我的电话13706914493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0-2-3 09:50:29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劳动力便宜,人口多。全部工厂化,照搬国外的机械化难度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147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0-2-4 13:15:22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我们工厂化没有好的技术人员,半瓶醋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7159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2-4 08:36:27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多,搞生产的人就多,消费的人也多。而现在中国种菇的人并不是很多,还是传统种植、养殖业的农民更多;中国人多,吃的就多,现在中国人吃蘑菇的人并不是很多,还是吃传统的蔬菜、肉类的多。
      要想中国种菇的人多,就得采用简单的设施生产,成本农民投得起,技术农民能掌握,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要想中国人都吃得起菇,也得降低生产成本,以降低市场售价,让菌菇走进千家万户,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才能打开大市场。

      工厂化只能是尖端生产,满足高端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914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0-2-24 12:28:02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em17],国内很多人还停留在投资有多大,圈地多少亩的思维中,认为投资大就是工厂化。其实就是简单重复投资,简单再生产,谈不上什么高科技含量。如果不创新,大家一窝蜂的投资在金针菇等少数品种上,是否会出现其他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2-24 11:22:52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有家日本企业注资的金针菇工业化种植的厂,去年年末的时候有一个月的净利润就达到500万元,全年净利润总值达到2000多万。难道是因为规模化工业化不好吗?其实是我们技术跟不上啊,人家一年的净利润就又可以建一个新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2-23 13:19:17 |显示全部楼层
食用菌市场都是被一些所谓的规模化、工厂化搞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2-23 14:10:09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这是一种趋势,不要把目光停留在钱上。
日本早在70年代就把规模化工业化发展起来了,你到了21世纪还不能反季节种植,你还谈什么科技进步啊!我们落后日本韩国太远了,好不容易发展起来,我觉得这是个好事情。
农民种菇污染率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我们工厂目前污染率基本控制在1%以内,这个绝对是工业化带来的好处。你还向以前一样,污染率30%,生物转化率50%,反季节就无法高产种植,你还拿什么跟别人比。我们欧美的许多出口份额都被韩国日本给排挤掉了,就因为别人的工厂化能更大效率的降低成本投入。
所以说如果你的思想还停留在老式的大棚种植上的话,那只能说你看问题看得太狭隘了。

楼上的各位弟兄,其实以我个人经验来看,工业化生产并非就一定要用大型的工程设备。其实通过对房屋合理的布局和改造,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就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和消耗达到反季节种植了,再加上在拌料、装料、搔菌等方面购买一些简单设备,你们同样也可以实现低成本投入的工厂化生产的。等到那一天,规模化、工业化的这些厂家就会受到你们的冲击了。

我的立场:利用尽量少的资金投入对生产设备和厂房进行改造,达到规模化工业化全年不间断生产,以“为企业达到最大利润为初级目标,以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为终极目标”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一切只以赚钱为目的的企业,个人对企业领导人的见解上持保留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0-2-23 15:23:11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好,我们的企业不可能照搬日韩工厂化的东西,也不能再使用老式的大棚种植,我们要的是最适合我们企业发展的中国特色的规模化、工业化。
赚钱才是硬道理,灌南农业园区的工厂化食用菌企业09年赚了个盆满钵满的,就是最好的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55

积分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0-3-22 11:36:03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部分的跟帖就有点曲解楼主的意思。

虽然我们现在国内的工厂化大多数是土的“工厂化”,有些人认为这和欧美或日韩的工厂化不一样,就不能称之为工厂化。(死搬硬套符合我国国情吗?)

各位看官,殊不知,任何事物,到了中国,都会沾上点中国本土的元素。我们现在搞的工厂化,正是利用了国内劳动力廉价,土地资源丰富等因素。(别跟我讲什么土地资源匮乏,我也
不是要全国耕地都改种食用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