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贴子中我已经反复强调“规模”、“小规模”、“工厂化”、“实验室”等字眼,为什么视而不见呢?为什么问我的目的呢?我自己种植是不覆土的,产量和常规的方法相当。说这些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这种产量是存在的,但是是无法在大规模生产上使用的。同时也是为了告诉大家,很多方法可以达到高产,但是无法使用,这就是我的出发点。如果这些话都看不明白,可能是我的表达能力太差了。 夫妻二人种植食用菌,一般规模不会太大,在适温的条件下,我还是建议采用覆土的方法,产量可以增加50%以上,多不了多少人工。比如菌墙方式,二-三人一天可砌5吨料,这对于总投料量不超过30吨的小规模生产,我不知道哪不可行。我不太赞成畦栽方式,因为以后该场地很难再次种植食用菌。 大规模生产是很难采用覆土方式的,不仅仅是场地、人工问题,包括环境总体控制。周年生产,采用覆土方式,对于以后的杂菌控制很不利,且必须对现有生产流程加以改造,包括架子、容器、技术路线、采摘管理等。 我说的产量是我的种植数据,和我们当地的其他种植户相比,略高些-约高出10%-20%。我不清楚一件事情,我这种产量如果算是高的,算是危险的,就按120%算,那么人家提的150%、180%,且不覆土,甚至280%、350%,那些放卫星的朋友的数据,怎么就不危险了?怎么就不敢对人家说“NO”了呢?难道一件客观的事情,也要看是谁吗? 重申一句话:我赞成“生态无极”的观点,他在另一贴中已经有一种栽培模式,产量很高,他不赞成使用,因为过于繁琐,操作困难。我想,这才是真话、实话。无法用于规模生产的方法和技术,可在生产中进行改进或者部分借鉴,这才是专家应该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