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裨 发表于 2008-3-18 20:12:37

反复的灭菌以达到无菌这样会有副作用吗

脱毒灵 发表于 2008-3-19 06:55:01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 是的,反复灭菌同样无法杀灭固体培养基中的细菌芽孢,</font></p>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 未杀死的芽孢是生命力最强的细菌.繁殖能力特强,在合适条件下,一个芽抱24小可繁殖10亿个细菌体.而细菌清是一种耐高温的植物抗生素,在合适的浓度内可以彻底抑制芽孢的萌发和繁殖.而不影响食用菌的生长,试验也证明芽孢是不会危害食用菌,只有当芽孢萌发成细菌体并达到一定数量时才危害食用菌的.反复的灭菌,提高温度,延长时间副作用使氮源变成碳源,影响食用菌菌丝的发育,我们试验采用3kg6小时灭菌,金针菇培养料发黑,金针菇菌丝不吃料.</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9 12:29:37编辑过]

双孢子 发表于 2008-3-20 23:00:07

我认识张寿橙老师,但看得不象。我不认识蔡<br/>

脱毒灵 发表于 2008-3-21 08:10:58

<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size="4">张寿橙老师今年七十四岁高龄,仍然十分关心菇业发展,为冬木耳取名为仿生木耳,向山东省政府上食用菌顾问团团长蔡德华教授介绍冬木耳项目进展.左1是伊春市食用菌负责人原政协刘付主席.</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1 10:47:55编辑过]

双孢子 发表于 2008-3-21 08:49:17

张老精神可嘉。顶! <br/>

脱毒灵 发表于 2008-3-22 09:37:04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 工厂化,反季节金针菇制包已经开始了,网友问反季节金针菇细菌污染有那些表现,我认为金针菇在夏秋季节污染严重是三高引起:即高氮源,高水份加上夏季高温引起,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一些菌包出现冷疑水后接着出现绿霉.2.一些菌包发菌出现黄线速度减慢.3.一些菌包发不到底并且有臭味.4.金针菇出菇出现秃斑,长不齐.5.斑点或烂根.这些都是表现是因为菌包中细菌指数过高引起.</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2 14:31:49编辑过]

脱毒灵 发表于 2008-3-22 15:44:49

<font size="4">&nbsp; &nbsp;&nbsp; 预防金针菇在夏秋季节细菌污染最好从组分开始,如购母种也要和组分管一样在含添加0.3%细菌清的PDA上转接1-2次,纯化后再接入含0.3%细菌清的</font><font size="4">原种培养基,再转接0.3%细菌清的生产种培养基中.只有在菌种生产全过程控制细菌繁殖,才能避免金针菇在夏秋季节细菌污染.</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7 8:57:13编辑过]

脱毒灵 发表于 2008-3-25 06:50:07

<p>3月下甸,江山最后一批正常季节F21金针菇次菇进入加工厂</p><br/>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5 6:51:32编辑过]

脱毒灵 发表于 2008-3-25 20:54:50

<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 有网友问及细菌清预防细菌污染的成本,自开发成功细菌清以后,我并不急于把它推向市场,而是不断探索生产过程中细菌污染抑制效果和抑制成本的规律,经二年来在黑木耳,平菇,金针菇,香菇,灵芝,竹荪应用性试验中,发现细菌污染主要体现在菌种污染,只要有效抑制住菌种中细菌芽孢的萌发,控制菌种中细菌指数.已无需在生产包中添加预防细菌污染的药物,便可达到预防细菌污染效果,这是明显降低了使用成本.如药细菌清每公30元,按0.3%加入菌种培养基,可用于330kg菌种,每公斤菌种费用为0.09元,每kg菌种可接30-100个生产包,每包费用为0.003-0.001元.仅占生产成本0.3-0.1%.而菌包成活率则可稳定提高到95%以上.</font>

脱毒灵 发表于 2008-3-26 07:42:56

&nbsp;&nbsp;&nbsp;&nbsp; 在两年的数百万黑木耳包应用性试验中,我们运用细菌清成功解决了制约黑木耳生产包由于红色腊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烂包现象,杜绝了红水病的发生,试用过程中不仅菌包成活率则可稳定提高到95%以上. 而且成功地取消了常规配方中夫皮的使用,产量则稳定在每棒75克,在节约了成本的同时取得良好效益.在金针菇细菌清应用性试验中,多个金针菇个工厂在控制住细菌污染的同时,正在探索减少氮源的使用量和高产之间最佳组合和配方.以求早日赶上日本金针菇厂在减少氮源后每瓶获得380克高产效果.但目前细菌清在液体菌种试验上尚无成功之范例,所以在我国液体菌种元老-余兆丰老师多次来龙商议后,我们决定暂不开展这方面的试险.
页: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查看完整版本: 细菌是第一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