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7-15 11:38:30
|显示全部楼层
15楼和17楼所讲的内容,应该是同时说明了理论实践双重型行家了的特点了。
这种类型的行家,说句不好听的话,是看不上小老板的。但小老板们往往因为到了他们各自认识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遇到一些梁老师笔下的秀才兵类型的,就以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里都是混饭的,这又是一个误区。实际上理论实践要都得到加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是一个提供得了条件的地方,很少企业能够有这样的条件,而且企业往往拘泥于自己的产品和生产和模式,研究通常比较偏向,这是我为什么不把某些大企业的研发者列入理论实践双重性行家的原因,这个当然也是因为大企业同样缺乏战略人才的上层决策指导。
真正的理论实践双重人才,基本上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只是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勤奋,因而表现极为分散,和应用企业的交集太少。
这几天,讨论星河生物的人事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出,其“核心技术”人物黄千军,实际上在企业里没有地位,没能进入董事会,总经理魏心军也一样。我对这两位都很陌生,无从评价他们的技能,但星河肯定没有一个能够站在行业高度看问题的专业决策者,所以真正有前瞻性的观点根本进不了董事会,四处发言的董秘黄清华女士,实际上是个外行。星河所做的,就是我15、17两层楼所说的把技术程序化标准化这个工作,只是这个工作完成后,一没有真正的优势(行业同质化了,优势是很难形成的),二是没有找准利润增长点,说的扯蛋些,有投资新乡基地的钱,不如垄断灵宝的香菇销售,再要狠一点,把平泉也吃了。这样的战略,一方面借以进入渠道,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资源战略,灵宝和平泉模式可不像金针菇工厂化那样容易复制。
广东虫草是一个笑话,整个非冬虫夏草的所谓虫草生产,大致算是一种忽悠术。(这个观点很招骂,但实际如此,如果严格按广告法办,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说得再缺德一点,在本论坛里不下于10个人的决策水平高于星河的决策层,这还是因为我对很多不了解的卧虎藏龙的忽略所做的保守估计,但是,星河的决策层的眼光根本不瞄一眼易菇论坛。甚至在黄千军和魏心军离职后,他们没能有开放的方式寻找替代者,我估计他们如果要拟一篇招聘启事,一定把“有在相关企业工作n年的经验”做招聘首选条件。
大企业如此,小企业当然更加迷茫,咱这文章恐怕是写给技术阶层看的多,老板未必肯听我的啰啰嗦嗦。
我知道的用这种理论实践双重人才的,张寿橙先生替姚淑先先生做事,算得一个例子,虽然细节我不是很清楚,但姚淑先先生自己就是由实践起家的,他才会理解理论的重要性。姚先生曾经出资补贴过福建许多专业机构的工作者,这不仅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支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