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友yx1945发布了他的帖子《平菇栽培中的几个误区》http://bbs.emushroom.net/forum.p ... 42&page=1#pid361856,在那里,我回了一句话:生手愁通风,熟手愁湿度,高手愁温度!得到几位网友的赞成,但也有网友不以为然,这个并不重要。我觉得其中一部分网友的不同意是有些不够理解种菇这个事情的发展境界,所以有意对我的看法做一个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大家理解得更加深刻。
所谓生手,意指那些没有实际出菇管理经历或经历不够大人,并非指对食用菌基本理论完全不懂的人。
所谓熟手,指有足够管理经验,在自己当地条件下可以相对稳定的做到稳产和盈利水平的人。
所谓高手,指已经对出菇管理得心应手,变更场所只要菌种没有不适,方法即使只是听人简单介绍就可以做,基本上能够保证较高起点的人。
为什么我会说:“生手愁通风,熟手愁湿度,高手愁温度!”呢?难道是说对不同的的人他的重要性不一样么?当然不是!其中有位新进的网友“莪訫詠恆”就说,“没有什么愁得?缺了那个都不好使”,这个网友水平也许很高,但在理解我的话这个问题上,实在很冤枉我,因为我的意思恰恰不是说哪一个可以缺少,而是说哪一方面在不同水平的人眼里感觉为难。
在新入行的人看来,老天是非常不配合的,因此真正自然条件适合的日子不多,其他都要靠人工适当的去调节改变。而湿度和温度通常有仪器测量,顺季节栽培的温度大体上不会有很大的不适宜,因此,重点会放在湿度和通风方面,这个本身没有错。湿度低了得喷水,高了可以不喷甚至通过通风区降低,这很好理解。如果敞开做,湿度的保持当然比较困难,但完全敞开做的一定不是生手,生手是不会敢敞开的,但不敞开的话,通风就成为一件比较玄妙的事情,在别的都有仪表参考而通风没有参考的实际状况下,凭经验管理,是粗放方式的基本要求,这恰恰就是生手的弱项。同时,因为通风会影响到温度和湿度的偏离,生手根据书上的话墨守成规,生怕发生波动,所以变得极其不愿意通风,结果出现的问题基本上就是通风不够的类型为主。这个问题不仅在一般栽培里会有,工厂化栽培里也有。某次一个特殊情况,一位网友的求助被诊断为通风不足,但最后他的解决方案居然是减少进风量,并且奏效。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悖论,当然,我后来经过了解,找到了其中的症结,发现这个解决方案奏效的秘密,以及实际上这个方案的缺陷,还有产生这种悖论的诱因。由此可见,通风两个字,很辛苦!对新手生手,尤其如此,这就是新手愁通风的说法的由来,因为通风不好根本不能生产正常的商品菇!
知道了通风的重要性,也能把握通风的量,这个时候,往往种菇者会为环境湿度而苦恼,因为这个方面老天爷更加反复无常。为了保证基本的通风需求,常常不得不放弃湿度的保持。当然,这个放弃要尽快回复他们都明白,然而,在一定规模下,喷水又有副作用,加湿器的使用也不够普遍,没有足够设备辅助时,就构成一个难题。还有,菇(耳)也不是一味高湿就好,还要有一定的波动菇才会优质。而所谓的熟手,做不出优质的菇品,是没有资格说自己是熟手的,因此他们愁的就是这个问题,而什么时候他们懂得利用日夜温差湿差,协调喷水和加湿,尽量减少人为干预,且都能做出优质菇品,那就是他成为高手的必须能力基础。工厂化栽培也不例外,湿度控制除了影响产量外,还影响到颜色等外观品质,这个工厂间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包括保温棚栽培草菇这个我所十分熟悉的领域,湿度与通风的配合管理,都是一道技术成熟的最高障碍,过得去才是高手,过不去就老老实实继续操练吧。这是我说熟手愁湿度的来由,因为它是质量追求的要点。
技术掌握好了,种菇的人没有不懂得售价的重要性的,售价是核心是什么?是市场需求与供应的差距。任何菇,特别是平菇,批次明显,受自然气候的影响最明显,基本上没有很大缓冲空间,温度适宜,呼啦啦都有,产量质量再好,无奈产品过剩,是卖不出价格的,高手生手一概通杀,高手规模大钞票的影响也大。而生手往往觉得我赚钱是以后的问题,现在先求产量吧,所以基本上顾不上心痛价格。熟手虽然也对跌价咬牙切齿,但毕竟是天下同此凉热,看见高手亏得更多,也就不免自我安慰,同时毕竟平常和生手相比还有点质量优势,也就过得去了。高手自己就不一样了,他一方面期望值也高了,二来规模大请人做事成本也相对高了,三则他已经十分明白这个问题的核心因素是温度变化,只要解决了这个变化的缓冲问题,利润便无形的高处许多。而温度缓冲除了工厂化外,似乎没有其他的出路。当然山洞啊、小环境啊等等是有的,但怎么利用?就是一道没有现成资料可以参照的难题,这个就是他们心头挥之不去,萦绕终日的心腹大患,所以说,高手愁温度,不是很正常的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