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3|回复: 7

浅谈食用菌袋式熟料栽培中造成菌丝生长缺氧而减产的成...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414

积分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3-2-27 19:53:45 |显示全部楼层
摘要:本文针对广大菇农在食用菌袋式熟料栽培中普遍存在菌丝萌发慢,生长迟缓、细弱、稀疏,导致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实验与实践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后,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问题成因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食用菌  袋式熟料栽培  菌丝体  生长缺氧  问题成因  改进措施
一、引言
所谓食用菌,是指具有肥大多肉的子实体(蘑菇),木质化程度低,不含毒素的一类大型真菌。食用菌包括野生的和人工栽培的两大类。本文中所说的食用菌指的是人工栽培的。
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特点。目前,食用菌做为一种高蛋白的营养健康食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推崇和接受。食用菌人工栽培业,食用菌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行业、课题。
食用菌的袋式熟料栽培,台湾也称为“太空包”式栽培。是指将配制好的栽培基质如:木屑、秸杆粉,麦皮等混合料装填到塑料筒状容器内并扎口,制成栽培包。再通过高温或高温高压灭菌(蒸汽加热)后,经冷却,接种,菌丝体培养,出菇管理的一种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和技术。
袋式熟料栽培,是目前木腐食用菌类的主要栽培方式。
袋式熟料栽培技术,经我国食用菌行业科研人员与广大菇农几十年来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其技术和工艺流程已经非常成熟、完善。但是由于目前从事食用菌生产的主体,还是一家一户的农民。无论是从业者的文化水平,还是他们对技术信息的获取、交流以及栽培设施、管理手段都还很差。生产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难免的。
本人从长期与当地菇农的接触、交流中发现,在我市郊区、坝区,食用菌种植户虽有上百家,但真正能保持产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只是少数。大多数菇农的生产都往往只是维持在一种产出稍有收益的状态。究其原因,除了菇农在菌包的灭菌、菌种质量控制,无菌接种技术等环节操作失误外。最常见的问题是:制成的菌包,基质颗粒太细、比重过大,容气量小,接种以后菌丝在少氧缺氧的环境中生长。
由于食用菌的菌丝在一定的条件下缺氧时仍能有一定的生长量,通过较长的时间后也能长满菌袋,并有一定的产量。所以,这个问题往往被菇农所忽视。而长期存在。
二、空气(氧)是菌丝保持正常生长状态,获取最佳产量的重要因子
食用菌是进行好氧生活的异养菌类。只有在有充分空气(氧)的条件下,才能保持正常的代谢活动,才能有效地分解,吸收生长环境中的各类复杂的植物残体中的养份,并将它们或贮藏或重新合成并构建成自身的菌丝体。
缺氧时,菌丝体的有氧呼吸必然会降低,分解各类复杂有机物所需的能量的释放,酶的合成和分泌量也将受到抑制。而菌丝的无氧呼吸也会相应增强,消耗自身体内的有机物、并产生乙醇,有机酸一类的中间产物,加剧菌丝不良环境的进程。
据测定,当菌丝正常生长的环境中的含氧量减至50%时,菌丝体的生长量只是正常生长量的40%。即使是对CO2耐受力较强的平菇菌丝体,生长速度也会由正常条件下每24h4mm降至2mm左右。而决定产菇量多少的干物质积累的量则更低,只是正常条件下的30%左右。
食用菌的菌丝体是其营养器官。它在菌包基质中的生长,有似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过程。通过菌丝顶端的细胞不断增殖、在菌包基质的缝隙间、颗粒表面、植物细胞的间隙间穿行,并分泌各种胞外酶分解、吸收、贮藏各类所需营养物质。直致整个菌包被菌丝穿透、布满,才转入到子实体的发育。
食用菌子实体的发育(发生)过程所需的营养物质完全来自于菌丝体中贮藏下来的物质。子实体的生长过程,只是菌丝体中的物质的再转运、形态再建成的一个过程。所以,子实体的大小、产量多少完全取决于先前菌丝体中贮藏的合成物的多少。缺氧导致菌丝生长不良,贮藏物减少,最终也必然导致子实体减产。
三、造成菌包内栽培基质缺氧的成因及改进措施
木腐食用菌的栽培基质,是通过原料粉碎、配制、装袋、灭菌处理及接种后形成的一个与外界环境相对隔绝的特殊环境。在这个特殊环境中,既要使菌丝体生长获得足够的氧气,又要防止外界微生物侵入,既要保证有足够的营养物体积、适量的含水量,又要满足充分的容气量,的确是一项较难于协调的工作。
那么,菇农在那些技术环节的操作上可能导致菌包内缺氧呢,采用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呢?
(一)栽培原料选择、加工、搭配失误是造成基质密度过大,通气孔隙少,菌丝生长缺氧的首要成因
菇农在选择原料时,往往只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只选单种原料作为主要基质,如锯木屑、稻麦草粉等。锯木屑本身颗粒太细,而稻麦草等秸杆在加工时,也往往被加工成粉状。在加入了如米糠、麦麸、玉米粉等辅料后配制成的培养基质,经填压、灭菌时受到重加挤压使接种时的培养基质通气孔隙非常少。如果配料时加水量稍有过之,缺氧情况会更严重。
针对因原料单一,颗粒过细造成的培养基质缺氧的情况,可采用物理性状如颗粒度、硬度、弹性及吸水率不同的几种原料配成混合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在当地容易得到的木屑、稻草粉、玉米芯或蔗渣,按30%30%40%的比例调配成混合培养基。通过对基质颗粒度等的搭配,基质内即可有效保持有适度的通气孔隙。
(二)配制栽培基质时,加水量失控,导致基质内水气相争,水多气少,是造成菌丝生长的原因之一
在菌包内固、液、气三相物质是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培养基质定形的条件下,水气相争是主要矛盾。在生产实践中,即使是经过不同物理性状调配的混合基质,也容易出现因加水量过度,造成菌包容气量少,缺氧问题发生。
如前所述食用菌菌丝体在培养基质缝隙、颗粒表面生长时,菌丝顶端所分泌的胞外酶,是借助基质表面的水膜进行扩散,并对基质进行分解的。显然,在基质中水分过多的情况下,不仅氧气减少,而酶的活力因扩散的界面减少,也会变弱。
食用菌培养基质的含水量究竟多少为适,不同的食用菌种类稍有不同,一般在6065%之间,过多过少对菌丝的生长都是不利的。
在配制培养基质时,大多菇农都没有采用定性计量手段确定加水量。只凭配料人对栽培原料堆垛的大小用水管边喷水边搅拌,搅拌结束再用手测法,判别水分含量是否合适。这种做法,对有经验的菇农来说也能配制出水分含量较合适的培养料,但对多数人却往往总是在要么过多、要么不足的两极间伤神费力却难得到适宜的加水量。
本人认为,准确控制培养基质的含水量并非易事,也非一日之功,即使借助水分测定仪器之类的手段,也是如此。最好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原料在正式加水前先采用定量方法取一定量的原料进行配制试验,找到最适的加水量后,再进行正式配制较为妥当。
(三)用于装填培养基质的塑料膜袋袋径过大,长度过长。造成菌包基质中心部位和菌丝生长后期中段部位缺氧。
用于容装培养基质的塑料膜袋的主要功能是容装培养基质,使松散的原料固定成形。当膜袋的袋经过大、长度太长时、虽然装填的培养基质较多,可以减少膜袋的用量及提高工效,但这样做,对菌丝的生长和产量来说却是得不偿失的。
袋经过大,长度过长的菌包,培养基质的中心部位及中段在菌丝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菌丝生长后期会发生严重的缺氧而使其受到影响。
本人曾用折经22cm17cm长度相同的膜袋进行金针菇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两种规格的菌包产菇量基本持平。从菌包断面观察22cm的的菌包,中心部位的菌丝体明显表现为色淡、细弱、稀疏的特征。而17cm的菌包断面菌丝体的生长基本一致。所以,在选择栽培膜袋时,应尽可能选内径较小的膜袋,装料长度也不宜太长,以1520cm为宜。如果定一要采用大袋经的膜袋,一定要采用中央打通气孔的措施,增加容气量。
(四)培养基质装填时装填过紧,灭菌时菌包在灭菌锅内堆码不当,受重力挤压造成孔隙、容气量减少。
在装填培养基质时压实过度,加之在灭菌锅内不用隔板堆码。使灭菌后的菌包外形收缩,培养基质内部孔隙度严重下降,造成缺氧。
在填料时,一定要掌握好菌包的松紧度,并在灭菌锅上进行必要的改进,如在锅体上设置分层隔板,将菌包分层堆码,这样,不仅能减少菌包的挤压变形,还可使锅内升温一致,搞高灭菌效果。亦可采用周转框装锅灭菌,解决菌袋挤压变形的问题。
(五)接种时,袋口的封闭隔离措施不当,造成接种后菌包内外空气循环不良而缺氧。
在食用菌的袋式熟料栽培中,为防止接种后杂菌侵入,必须在袋口采取严格有效的隔离措施。所采取的措施不仅要有效,而且必须同时能使菌包内的空气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交换。使菌丝体生长在既没有杂菌的竞争,又有充足的氧气供给的条件下。
在袋口的封闭隔离方法上,有效而实用的还是:套圈+棉塞+牛皮纸。但这种方法成本相对较高、繁锁。生产上,菇农多采用各种手边材料和各种变通的方法。但是要么隔离效果不好,要么造成封口通气不良,导致菌丝生长受阻。
在菌包的封口问题上,除非找到更有效更科学的方法和材料,没有捷径可走,否则只会因小失大。
四、结束语
上述有关菇农在食用菌袋式熟料栽培中,导致菌丝体缺氧的几种成因的分析与改进思路,只是本人的一些初浅的看法。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而栽培食用菌的各种条件又是千变万化的,文中难免有许多错误和漏洞,希望得到同行和菇农的指正。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4-15 07:52:37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非常实用的文章,很多菇农忽视菌袋的通风,造成减产还找不到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4-15 08:50:11 |显示全部楼层
金秋十月1960 发表于 2013-4-15 07:52
这是一篇非常实用的文章,很多菇农忽视菌袋的通风,造成减产还找不到原因。 ...

菌袋在培养过程里的气体交换不足,不是环境的含氧量或二氧化碳浓度问题,而是菌袋深处的菌种得不到足够大氧气供应问题,因此,严格说是透气性问题而不应该叫通风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4-15 10:19:01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3-4-15 08:50
菌袋在培养过程里的气体交换不足,不是环境的含氧量或二氧化碳浓度问题,而是菌袋深处的菌种得不到足够大 ...

还是你说的对 佩服!佩服!{:soso_e179:}

点评

不大不小菇  太客气,讨论问题力求准确而已。  发表于 2013-4-15 15: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4-20 23:27:19 |显示全部楼层
我遇到过,补水后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7246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8-28 00:04:29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神啊,如果不是有网络让我看到出菇环,我还真不知道大家竟用这玩意,而且还不嫌麻烦。真是佩服死了。还有熟料灭菌竟然会出现缺氧不能进行空气交换{:soso_e126:}还有这事??这都是小儿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7246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8-28 00:09:48 |显示全部楼层
熟料灭菌后 就算生长再慢 也不会超出15天长满 啊 啊啊 各种菌都是这速度   我发现来论坛的都是学生居多 而大师也没能给予合理解决方案 上述问题其实是最不用费心和头疼的事了 我认为最难对付的 就是胡桃肉菌  这个我还没有搞明白其 生长特性  其他任何平菇问题 都不是问题

点评

yuchaogreat  大师,啥叫扯蛋  发表于 2014-2-16 21:10
zwym  15天长满?我这只有3到4度了。大师可以说说,指教下我们这些学生。  发表于 2014-1-4 17: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265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3-10-15 20:04:53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你说的很有代表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