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高温期,长春市场平菇价格很高,缘由就是很多菇农一菇难求,如能突破高温瓶颈,
效益将相当显著。那么高温期生产平菇的关键何在?需要应对哪些情况?采取何等措施?值得我们探讨!
一、栽培品种选择:平菇的品种很多,高温期出菇必须选择耐高温的品种或广温型品种,各地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的品种。笔者感觉目前国内纯高温型的品种并不多,即使有也品质较差,我曾在去年向自己的学生推荐过高温型的两个品种,高温期是不影响出菇,但菇质却让我的学生叫苦连天,我认为还是广温型品种较稳妥些。
二、栽培袋的选择:目前各地平菇栽培袋各异,有24cm×45cm×0.015cm,25-26cm×50m×0.015cm,22-23cm×45-50cm×0.015cm,但笔者倾向于在高温期用18-20cm×40-45cm×0.015cm的小袋。不仅能缩短周期,关键是防止高温期上热烧袋.
三、栽培方式的选择:尽管平菇的栽培方式很多,但高温期要避免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一定要在料中加杀虫剂并强调加大菌种用量,最好采取短期发酵再灭菌的栽培方式。
四、培养料配方:平菇栽培料的配方,各地要因地制宜,尽可能采取本地原料,但不管怎么说,高温期平菇栽培配方要减少配方中麦麸、玉米面、米糠等用量,尿素能不用尽量不用;石灰的用量要适当增加,以提高培养料的pH值;培养料的含水量一般要偏少些。
五、菌袋培养:平菇菌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平菇产量的高低。装袋后菇房或菇棚内要尽量保持偏低的温度,培养环境要偏干、偏碱。菌袋尽可能井字形摆放,菌袋上下左右垛间应多放几支温度计,不仅要看房内或棚内温度,而且要看菌袋垛间温度。气温高时应倒垛。降低菌袋层数。当气温超过30℃时,菌袋最好贴地单层平铺散放,发菌地要加强遮阳,加大通风散热的力度,必要时可在菇棚上泼洒凉水促使降温,将菌袋内部温度控制在32℃以下。严防烧菌现象发生。发菌期间,最好每隔7-10天往菌袋和空间喷洒杀虫剂,严防害虫。
当菌丝长满发透,手按菌袋硬挺结实、富有弹性,菌丝表面有淡黄色水珠分泌或出现团粒状的原基时,就要进行出菇期的管理。
六、出菇管理:出菇棚的设汁,通风要好,遮阳覆盖要好,有条件的可以在出菇棚上方1~1.5m高处再加盖一层90%的遮阳网。、将发好菌的栽培袋顺码式摆层,每层之间垫两根宽5cm的长木条或玉米秸,以利散热;并提高空气湿度,保证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保证空气流通,高温季节催蕾方法:白天注意遮阳,晚上大棚两头及中间两旁薄膜全部揭开,让冷温空气直接袭击菌袋,每天中午用井水向棚顶、棚内空间、地面喷洒一次,以降低温度,拉大温差,促使菌蕾形成。菇蕾形成后,随着菇体的发育长大,对氧气和水分的要求也在增加,喷水量要由小到大,通风口也应全部敞开,且要日夜通风。通风时切忌干热风直吹菇面。通风和喷水管理要机动灵活,雨天、雾天应加大通风、少喷水,以促进菇体迅速发育;若遇到大风天气,要多喷水,保持湿度,并适当减小迎风的通风口,防止菇体失水过快干枯。喷水后千万不能关闭通风口,防止菇体吸水后缺氧,以至营养输送受到阻碍,造成小菇发黄死亡。特别注意,喷水后立即关闭通风口是造成黄菇、死菇的原因之一。总之,整个出菇阶段,棚内要有良好的湿度环境,要保持空气新鲜。遇到高温干热天气时。温度突然升高和极端高温发生时常伴有干热风,从上午10时~下午5时应紧闭棚膜,中午前向大棚加厚的遮盖物上喷冷凉新鲜井水或自来水,使强光和高温透不过遮盖物。只开小口通微风,同时向墙壁上浇冷水,地面、菌袋上也不断地淋水,空间喷雾,以降低温度。傍晚开始通小风,夜间掀起薄膜通风,防止发生闷棚现象。若遇到高温高湿天气,短时间内菇棚内就形成高温高湿状态,极易爆发各种病虫害,一旦发生,很难解决。应每隔一定时间喷洒杀菌剂,抑制杂菌的发生;同时要搞好菇棚内外的环境卫生,将死烂菇彻底清除。
七、适时采收;高温期生产的的平菇在长到七成熟时立即采收,采收过迟,影响商品性状,原则上做到宁可早采不要晚采。及时采摘平菇子实体,不仅品质好,售价高,还可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避免孢子的过敏对人的反应,且对下一潮菇及早转潮、出菇、快速生长和夺得高产极为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