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7月31日讯(记者 张新国 通讯员 李光平 周灼明)每天凌晨从大瑶山新鲜出棚的食用菌,中午就上了广东人的餐桌。凭借产品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江华瑶族自治县生产的数千吨香菇、巴西蘑菇袖珍菇等食用菌,80%成了广州、深圳市民的美食。
毗邻广东的江华大瑶山,冬暖夏凉,雨量充沛,适宜食用菌生长,当地群众长期以来有野外栽培香菇的习惯,发展食用菌也成了当地党委为农增收的重要举措。早些年,该县引入袋料栽培技术后,食用菌生产获得长足发展,出现了“百里香菇带”的壮观景象。但因栽培技术跟不上、销售信息不顺畅等原因,食用菌生产一度陷入困境。近年来,该县进一步调整经济发展思路,把食用菌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县里强化对食用菌研究所的管理,从福建古田聘请名师指导。同时,举办食用菌技术培训班,提高瑶胞规模栽培食用菌的水平,还先后推广了香菇、巴西蘑菇、金针菇、鸡腿菇、茶薪菇、袖珍菇、姬菇等10多个新品种和菇稻轮作、反季节栽培、液体菌种与冷气刺激等新技术。县财政为菇农提供启动资金160多万元,建食用菌保鲜冷库6座,外销基地12个,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11个。现在,全县年产食用菌300余万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