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栽培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菇类品种是那个?有人说是香菇,有人说是黑木耳,有人说是双孢菇。但我感觉还是平菇,几乎全国各省市甚至每个乡镇都有栽培,栽培方式多种多样,但更多的是采用大袋两头套圈的方式。笔者偶然的一次机会发现了一菇农采用了香菇生产技术套用到平菇栽培中来的技术,品味一下,觉得确实不错。
这种方式是将平菇的培养料利用香菇生产的专用灌袋机把料灌进55×15×O.004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内,每袋装料湿重2.2~2.4kg。然后把料袋装进灭菌灶灭菌,温度上升到100T后,保持10-12h,趁热运至棚内;待料温降到30C以下时,放到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接种,袋面打孔接种4穴。将接好菌种的料袋按堆柴式排放,堆高6层。接种后7d左右,接种穴内菌丝呈放射状蔓延,直径达3~4cm时,撕掉封口地膜,将菌袋“井”字型码堆,每层两筒,以6层为宜,注意接种口朝外(以便出菇)。在正常气候15~20℃条件下,20d左右菌丝长满料袋。
这种方式的出菇阶段管理是开始按 “井”字型接种口出菇。 出完二茬顾后改“井”字型接种口出菇为墙式茵袋两头出菇。 采完两批菇后,培养料中水分已大量消耗,难以出菇。此时,把菌棒重新摆放补水,改“井”字型接种口出菇为墙式菌袋两头出菇。(1)用刀片划去菌袋中间部分的塑料袋,两头各留8cm长的“帽”;(2)将地面铲平,把两头带帽的菌棒并排紧密排列;(3)把泥土加水调成糊状,涂到菌棒上并涂平,泥层2cm左右;(4)一层菌棒一层烂泥,堆层以5层为宜,注意各堆之间留足操作摘菇的走道;(5)用刀片将菌棒两端薄膜割破,便于出菇。菌棒将从土泥中得到水分补充,尽量造成温差刺激,促使现蕾,常规保湿出菇。采完第3、4批菇后,菌棒失水严重,补水方法是:用香菇栽培专用注水针直接插入堆中,借助潜水泵或自来水的压力进行补水,再温差刺激保湿出菇。
这种方式能否大面积推广应用,有待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