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2|回复: 2

[转帖]从日本、韩国蕈菌产业趋势看我国蕈菌发展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6-9 07:31:27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尤其是香菇生产,近20年来飞速发展。但是,食用菌范围很广(我们泛指可食用大型真菌,实乃“蕈菌”,所以本文概以蕈菌称之),在我国除香菇、黑木耳、白木耳、草菇、蘑菇、滑菇之外,多年来已普遍推广的尚有:金针菇、平菇、鲍鱼菇、灰树花、杏鲍菇、真姬菇、鸡腿菇(毛头鬼伞)、阿魏蘑、榆黄蘑、姬松茸、长根菇、白灵菇(白阿魏蘑)、竹荪、猴头菇、茶树菇(茶薪菇)、毛木耳、大球盖菇等。这些菇菌类产品,发展前景如何?是否可以引导栽培?能否被消费者接受?市场容量有多大?能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本文以日本、韩国的蕈菌业从单一香菇业向多元化、多品类变化的过程,来说明或评估蕈菌未来的前景。因为日本、韩国人民在蕈菌食用文化和栽培文化上与中国有相似之点,在栽培模式上也有许多共通之处,极具借鉴意义。

    蕈菌生产随着社会发展而成多元化趋势,珍稀菇类开发与商业化栽培,已面临最好的时机

    香菇、木耳和金针菇栽培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近20年来,我国蕈菌产业已奠定良好基础,步入大发展阶段。以市场为主导,在科研、技术推广及政策上予以适当扶持,我国蕈菌产业可能出现一个质的转变和量的飞跃。以日本为例,上个世纪50年代,日本处于二战投降后经济恢复的困难时期,蕈菌产品仅以香菇为出口所需。至上个世纪60年代初,日本市场亦只有香菇、滑菇和松茸,而松茸是自然采集而非人工栽培的。70年代,日本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金针菇、蘑菇消费激增。1970年,人均金针菇消费88克,蘑菇45克,干香菇从1960年的19克上升至51克,特别是鲜香菇从53克上升至307克。如果我国也按这一人均消费水平,金针菇、蘑菇、鲜香菇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几十倍。70年代以后,除上述各菇种呈大幅度上升外,平菇、真姬菇(小平菇)、黑木耳等在日本均呈快速增长态势。至上个世纪90年代,灰树花亮相日本,2000年人均消费314克,总产量达3.9万吨。

    2000年,日本金针菇销量近11万吨,首次超过鲜香菇的产量,人均达883克。最直接原因是,日本大量宣传金针菇的“益智功能”,金针菇生产工厂化速度快,水平远比香菇高。2000年,金针菇户均生产量为53吨;而鲜香菇单以菌床生产,户均为15吨左右。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平稳而快速增长时期,与日本上世纪60年代后期颇多相似之处。香菇价格下降后,当前珍稀菇如杏鲍菇、鸡腿菇、草菇以及金针菇,价格大多超过鲜香菇,尤其是人们对菇类食品的保健功能认识加深,对某些蔬菜食品农药残留的畏惧等,已促使菇类产品消费上升,已具备,也必然形成各类蕈菌产品的大发展。

食物构成变化,使国内外市场对珍稀菇类需求稳步增长

    日本市场销量增长,价格下降,但与香菇比仍有较高价位东京青果是日本一大批发市场,从1980年~2000年菇品进货与每公斤单价(日元)分析,出现3个重大变化:

    一、所有菇品供应均呈增长状态。二、不同品类蕈菌,消费总量与增长比例不同,鲜香菇增长24.5%;金针菇增长66.6%;滑菇(珍珠菇)增长27.5%;松茸上升45.2%,属自然采摘,今后不可能大幅增长;蘑菇增长238%。其他菇类中,平菇消费略有下降,这与我国内市场大体相同,因为平菇栽培容易。三、价格下降。2000年与1980年比,鲜香菇价格下降28%;金针菇下降40%;滑菇下降37%;松茸下降58.9%;蘑菇下降26.7%;其他菇类下降39%。

    国内市场珍稀菇类消费快速增长据深圳、上海、丽水等城市7家超市及其所属分销店的粗略调查,凡上架干菜类食品中都有香菇、黑木耳;1998年后,增加杏鲍菇、鸡腿菇等。鲜菜类中从1994年开始出现香菇、平菇、金针菇、蘑菇(1990年)、草菇(1990年),1998年后,鲜品杏鲍菇、鸡腿菇等进入超市。

    从一般农贸市场调查,长江以南传统香菇产区,县以上城市都有鲜香菇、平菇、蘑菇或草菇(闽、粤两省为主)供应。

据上海市桂源香菇有限公司资料,1999年以来,每年向上海联华超市并通过其约200家分销店实际售出香菇、黑木耳、灵芝等食药用菌小包装数量,每年增加约30%。2001年为400万元,数量约58吨;2002年预计为600万元,其中以每包100克、120克、200克的香菇干品最受欢迎,其售价与出口日本的相同。鲜菇方面,包括杏鲍菇等6种~7种,大多由福建商人供货,销量上升很快。

    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中,中国蕈菌占有独特优势

    菇类生产不同于其他产业,属一种微生物的繁殖方式。操之得法,效益可观,反之则彻底失败。中国菇农经过20年的香菇栽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星火计划和丰收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工作,千千万万农民已经掌握了菇菌类生产的常规技术,各级科研、教学部门进行了大量的菇菌类从育种至生产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极其丰富的成果,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位台湾学者看了庆元、龙泉菇农在简陋的接种箱内进行母种分离和生产种接种,成活率竟达95%以上时,惊叹地说:“如此设施,如此高之成活率,真不可思议。”

    现在一大批中国菇农,尤其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人员,已分赴世界各地,如越南、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在指导和谋求菇类发展。

    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生产,低工资所产生的低成本,发达国家难以与我争夺市场。蕈菌生产有两类,如蘑菇源自欧洲,我国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引进,至今西方蘑菇生产已实现包括采收的高度机械化,而且每平方米年产20余公斤,比我国高数倍,即使是韩国,每平方米产量亦达14公斤以上。韩国年产24572吨,栽培者仅203户,一户一工厂,户均121吨,户均产值约30.77万美元,除去生产成本,还有很高的收入。2000年,日本产金针菇约11万吨,有栽培者1885户,户均生产量58.1吨。我国金针菇工厂化水平很低,引进设备或外资工厂开工不足,就全国而言,基本上由手工操作,户均2.5吨~3吨。只有韩国的1/40和日本的1/20左右。我国台湾省金针菇工厂化水平比韩、日都高。所以,我国内地要想在金针菇与蘑菇上争夺国际市场是很困难的。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与农业大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低优势,还有栽培历史、食用文化优势及技术优势。在生产过程中,65%~70%靠手工劳动为主的蕈菌生产,我们无疑占有特别有利的条件。

    改变经营理念,适应市场需要我国蕈菌产品有其独特优势,但若一哄而上,又将造成损失。建议一部分栽培能人和经营能人从市场需求出发,改变传统的生产与经营方式。

    从产量和经营规模型向质量与效益型转变,从单纯香菇栽培向多品类蕈菌栽培转变,从干品生产与经营向干、鲜并重乃致以鲜为主转变,从干、鲜品粗加工的原料型向精分类、精包装、商品型转化,以提高效益,只有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发展规模,防止以规模求效益,认为只要比别人多,就有效益的错误观念,这导致高成本、低收入的损失;我国蕈菌出口今后除向日、韩和我国台、港市场外,还应加强对传统的香菇消费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竞争,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越南、奥地利、法国、荷兰、墨西哥、特之尼达和多巴哥、秘鲁、苏里南、南非、比利时、哥斯达黎加、瑞士、毛里求斯、留尼汪、刚果(布)、新西兰、巴西亚新几内亚、葡萄牙、尼加拉瓜、印尼、斐济、文莱、加纳等(以上按特定时间内菇品输入量排名)。

    在经营模式上,提倡以户为单位做大做强;以公司加农户模式,提高商品率和菇农收入。

    在销售上,除争取出口外,努力开辟国内市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内市场销量稳步增长,销售价格逐渐向国际市场靠近。以香菇为例,据桂源公司资料,2002年输日木屑干菇,3.5厘米~4.5厘米中厚菇,每吨约5.5万元,稍高于2000年。同样菇,以小包装供应上海联华超市,除去包装成本,每吨同样可得5.5万元~6万元。国内蕈菌市场除食用菇外,礼品菇逐年上升,值得经营者重视。中国农业网

主题

听众

1139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0-6-9 13:13:08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6-12 14:25:20

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