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个食用菌企业谈管理体制的架构
企业的生产管理架构是由企业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所决定的,确定一个食用菌企业的管理架构也是这样,首先按照生产流程的相关性分成不同的工区(车间;班组),这就是企业的行政架构。然后依据不同工区的不同工艺技术制定出工艺技术规范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这个质量标准不仅是本车间的生产指南而且是下一工序(车间)否定上一工序的依据。这样最终保证企业的生产正常有效。 1、关于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工艺流程和企业架构: 配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育菌→出菇→采收分级→包装入库 第一工区: 配料拌料→装袋→灭菌 第二工区: 冷却→接种→育菌管理 第三工区: 出菇管理→采收分级→包装入库 依据我们的经验这样按照生产的工艺流程分段设立行政架构更便于区分工作责任,便于确认工作量。当然也便于区段的管理和设施设备的使用保养。 这样不同工区的员工人数(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大体相当。 2、关于菌种的工艺流程和行政架构: 配制斜面试管→灭菌→接种培养 配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种培养——二、三极种在第一、二工区生产。 研究所(技术科)——对生产用母种的实验确认和供应,对各工艺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监督,对不同工区的质量纠纷给出科学判定和仲裁。 3、关于最高行政领导和行政科室: a、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 b、办公室 c、财务科 d、供销科 e、保卫科 注: a、各行政部门依据企业生产规模或设或不设或职能合并。 b、由于不知道产能安排,所以没有给出生产计划书。 c、关于企业的辐射带动问题可以另文讨论。 d、关于承包:在完成生产指标的情况下工资加分成。 一点经验之谈供参考: 食用菌的生产看似简单,而实际它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大生产,规模化的非常复杂性往往被农民的小生产,实验室的出菇试验所隐去! 因此,当着你去搞工厂化周年生产的时候它就显现出了它的微生物生命生态的复杂性,它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必须是运营模式与相适应的配套工艺、技术及其设施、设备的完美结合,没有这样一个清醒认识,失败就基本是可以预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