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论坛特稿】自1936年陈梅朋先生(周总理留法同学,上海食用菌研究所最老前辈),在上海种植蘑菇开始至今已八十年,成为规模栽培也有40年时间了,最鼎胜时是1981-1992年。福建种植蘑菇户数有数百万,国营大型罐头厂加数达七家,“水仙花”牌蘑菇罐头成为著名商标。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副业门路打开,年轻人不再从事繁重蘑菇种植业体力劳动了,而是向大城市流动,栽培农户大幅度减少。
随着国内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菌类逐步认识,市场销售量迅速增加,新鲜蘑菇已成为大城市菜市场常年品种。福建福鼎、浙江仓南等地有经验的农户到上海郊区建菇房,种植蘑菇供应市场。山东则利用山东干燥气候条件,利用防空洞种植蘑菇,长途运输到北京、上海。近来,在青海和昆明,利用高海拔气温低,种植蘑菇,长途跋涉填补广州、香港和上海夏季市场。近一、二年来有人开始进行蘑菇周年工厂化栽培尝试。随着蘑菇专用机械研制成功和栽培技术改进,可能会成功。随着劳力短缺,蘑菇周年工厂化栽培是今后发展方向。
但存在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硬件(机械),硬件相对比较好办些,问题在于软件。福建属于传统蘑菇栽培老区,而连续蘑菇工厂化栽培和自然季节栽培就不是同一回事,国内从事蘑菇工厂化栽培企业很少,而且互相封锁技术,几乎所有厂家都在坚难独自摸索,进展不大。十分缺乏蘑菇工厂化栽培的实际经验,和根据菇体发育状态及时调控的有水平的人。在国外,从事双孢蘑菇栽培也有上百年的历史,积累丰富工厂化栽培的经验,对于连续工厂化栽培他们已经是轻车熟路。对我们来说过于空白。存在另一问题在于,栽培材料的供应问题,如何做到质量稳定,数量稳定,才有戏唱。此外,技术稳定,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的。
要取得蘑菇栽培的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菇房的单位出菇产量和周转。如何降低电耗,每平方米栽培面积培养料湿重(包括料重、覆土层湿重、栽培过程中喷水重量)高达150公斤,几乎是同面积金针菇重量的2。3倍。也就是说在培养阶段电费是金针菇的2。3倍。虽然在出菇阶段温度控制比金针菇来的高10度,但蘑菇出菇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000——3000PPM,而金针菇是在12000PPM,也就是说金针菇和蘑菇栽培比较,前者更省电。此外,周年栽培还必须和自然气候条件下的栽培蘑菇抢夺冬季和春季市场。如何稳定秋冬季工厂化栽培蘑菇,不受季节影响也是一难啃的问题。因此发展周年蘑菇栽培成功的关键在于提高技术含量,提高机械化程度、单产和质量,降低电耗才是根本出路。解决这些问题,路漫漫,这是作者之浅见。(作者福建老菇农,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