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蕈苑先生续写的平菇栽培技术细节改编至此,列为平菇栽培新手必读(4),在此我向蕈苑先生致谢。
四、装袋接种: ( 一)、栽培袋的选择 平菇的发酵料栽培最好采用25CM*45CM*2丝的低压线性聚乙烯塑料袋,每袋可装干料1000克,这种袋的韧性好,不宜破裂,装袋后袋壁紧贴培养料,袋与料不易形成空隙,可有效防止杂菌的入侵。在这里本人不建议使用大规格的袋子,袋子太大,受到生产周期的影响,培养基中的养分不能完全转化,从而降低总产量。 (二)、菌种消毒 先把50克的克霉灵用10斤温水溶解为消毒水,用少量的消毒水把盆洗净,要多备几个盆放菌种,最好一人一个盆。把菌种连袋皮在消毒液中翻滚清洗后,把菌袋皮剥掉,掰成桃核大小的菌块,放在消毒过的盆中备用。 ( 三)、装袋 先把袋系好一头,装袋时先在袋底沿袋边四对面放四块菌种,装料至三分之一处再放四块菌种,(注意要和下层的菌种角度错开,形成三角形排列,以便菌丝的快速连接,)再装料至三分之二处放四块菌种,再装料至袋满,最后放四块菌种扎口,料要装的紧实,以手握有弹性而不松垮为宜。装完后形成四层菌种三层料的菌袋,用种量15%左右。菌种的放置一定要放在袋边,从袋的外面能够清楚的看到菌种,以便后来的扎孔操作。 ( 四)、菌袋扎孔 装完袋后,运进菇棚内,菇棚的地面要事先撒一层石灰粉消毒,造成碱性环境。用织线衣用的铝针在每块菌种上扎三、四个小孔给菌种透气,注意每块菌中都要扎,否则,没扎孔的菌种缺氧,会造成生长不良而萎缩或死亡。没有菌种的地方尽量不要碰破,以防杂菌入侵。
五、排袋发菌 (一)排袋方法:根据气温的高低采用不同的排袋方法,自然温度在20度以上时,采用竖立单排的方法,即把菌袋直接站立,袋与袋之间相距2-3厘米,把温度计从袋的一头插入袋内,测量袋的中心温度,加强通风,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棚顶加厚草帘,自然温度在40度时,棚内可降低至35度左右,采用竖立单排的方法,菌袋中心温度不会超过棚内温度2度,隔10天左右倒一次袋,即调一次头,可确保顺利发菌,即使是使用生料,成功率也在98%以上。 (二)测试堆温: 气温低于20度以下时,采用码垛发菌的方法,即根据气温的高低,排3-5层高,按“#”形排列,就象垒墙头那样,一层横排一层条排,排完覆盖一层草帘保温,注意不可覆盖簿膜,否则会因为菌袋缺氧而造成大量污染。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温度。温度的测量一定要测量袋内的中心温度,即把温度计插入垛中层的菌袋袋内,菌袋内的中心温度只要不超过28度时就不要翻垛,翻垛过勤也会造成大面积污染,因为在翻垛的时候,手握菌袋的时候,一拿一放,袋壁会产生颤动,会把空气中的杂菌吸入袋内,从而导致污染,有很多菇农诉说在发菌中后期会在菌种处产生绿霉污染,经过调查,发现就是因为翻垛过勤,环境不良,杂菌从扎眼孔内吸入的,从而造成是菌种带杂的假象。 (三)翻垛的方法:当菌袋的中心温度超过28度时,就要及时翻垛,否则菌袋会急剧升温,造成“烧垛”的现象,菌种受到高温伤害,萎缩、死亡,从而造成大面积的绿霉污染。翻垛的方法应把菌垛全部扒倒,冷却一夜后,第二天再码垛,码垛时把长的好的放在底上两层,长的慢的放在中间几层,促使发菌均匀一致。翻垛操作万万不可随时码垛,这样做,温度未能及时散发,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码垛后也会持续高温,从而造成烧垛,有菇农诉说,翻垛了还产生了烧垛的现象,就是因为不正确的翻垛方法而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