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边藏。
只要你能跳过去,不是神仙也寿长。
酒是断肠的毒药,色是惹祸的根苗。
财是下山的猛虎,气是杀人的钢刀。
酒无不成礼仪,色无路静人稀,
财无不成世界,气无反被人欺。
饮酒不醉尚为高,近色不乱乃英豪。
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
相传苏东坡有一日于京都相国寺和佛印和尚对饮。酒意正浓,佛印和尚便挥毫题写了一首“酒色财气诗”来: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往墙里藏。
谁能跳出墙垛外,
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东坡看着别有情趣的“酒色财气诗”即度和道:
饮酒不醉最为高,
见色不迷是英豪。
世财不义切莫取,
和气忍让气自消。
后来宋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一同游相国寺,看到墙上的“酒色财气诗”颇感新鲜。神宗要王安石和一绝,王安石稍加思忖,便吟成一首诗。这首诗把人们恐惧“酒色财气”与国民生计联系起来,给“酒色财气诗”添上了积极向上的色彩。
世上无酒不成礼,
人间无色路人稀。
民为财富才发奋,
国有朝气方生机。
王安石不愧为推行新法有独创的宰相,一绝“酒色财气诗”引来了神宗皇帝的诗兴。当即,神宗皇帝吟道:
酒助礼乐社稷康,
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国家盛,
气凝大宋如朝阳。
酒色财气,前三个字好解,“气”却很抽象。古人把这个字与酒色财并列使用时,没有作过专门的解释。我分析,它有气节、冲动、愤怒、暴躁、好胜、与人争强斗勇等等意思。古人说酒色财气不好,是说会遭致杀身之祸。
从历史上看,许多忠贞不阿的诤臣,冒犯皇威,掉了脑袋,与这个“气”就有很大关系;那些奸臣、弄臣,深知“气”的不好,凡事明哲保身,以求安全。在民间,许多杀头坐牢的人,也多是犯了这个字。因而古人谆谆告戒我们,千万不要冒傻“气”。
对于“气”,应该一分为二地看。戊戌变法失败后,六君子慷慨赴义;文革时期,张志新坚持真理,这些都是“气”的表现,这种崇高的气节与民族大义相结合,显示出了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表现出了民族脊梁的伟大精神,十分宝贵,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愤怒或冲动。正是传统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这种高尚品质,才使得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发扬光大。改革家商鞅、史学家司马迁,诗人屈原,苏轼、文天祥、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等,都是代表人物。而“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却是一个反面典型。这个反复无常的明将清王,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一个不足取的人物。
说到这里,还有一位人物值得大书特书,他就是彭德怀。在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面对当时的放卫星、好大喜功、脱离实际、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现实,敢于站出来替亿万老百姓说话,给最高领袖上万言书,直至被打倒后的不叛逃、不自杀,所表现出来的何止是一个“气”字能够形容概括的精神,其人格魅力,光焰万丈,永照后人!
所以,“气”的好与坏,要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什么事件上,其结果如何。一味地肯定和一味地否定,都是不对的。
对“气”还可以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生气的气。酒、色、财他一样也得不着,故而有气,生别人也生自己的气。这虽是望文生义,倒也是一种有些道理的解释。这种解释比较具体,容易被人所领会。
在现实社会中,见义勇为是不是“气”?是。路见不平,拔刀相相助,这是一种传统美德,不但值得肯定,而且还要大力宏扬。泼妇骂街是不是“气”?也是。但却有失文明,破坏市容风气,应当坚决反对。对于日本不愿承担二战责任,屡屡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和利益的举动,国人大声疾呼政府强硬、外交强硬、军事强硬,是不是“气”?是。无论表现方式如何,精神起码值得肯定和赞扬。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袖不畏霸权、针锋相,维护国家利益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舍身取义,杀身成仁,匡扶正义,大义灭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思想,我们应当汲取精华,剔除关于“气”的认识上的糟粕,让酒色财气回到它们本来的位置上去,在人的正确把握下,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显示出它们应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