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yb

[原创]那些菌类书籍对您影响深远?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430

积分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09-10-15 08:02:51 |显示全部楼层
[BR]眼馋中。。。。。。我一本都没有
[BR] 
[BR]要是有电子版的就好了。正版的真不知道去哪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590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0-7-6 21:29:12 |显示全部楼层
 食用菌菌种生产与鉴别——张金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86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0-9-5 00:58:58 |显示全部楼层
     黄毅教授的著作是值得推广的。在书中所学的经验是用钱买不来的,经常跟朋友聊天时候总会说起黄毅教授,说到《食用菌栽培》这本书,我总会激动,我总会说要是这本书标价是500我也一样会去买,黄毅教授我没有亲眼见过,只是在网上看过他,不过读他的书就如见到其人了,有点可惜的是《现代食用菌栽培理论与实践》绝版了,到处都找遍了都没找着……呜呜&    《中国金针菇生产》郭美英著,也是本好书,值得推荐。说到了这本书。我还想说说作者!说了还望楼主别怪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86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0-9-5 01:02:45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明市列东的虎头山麓,有个林木成荫、鸟语花香的园林式单位——三明市真菌研究所。 40多年来,这里培养出了一批对国家、对人民有卓著贡献的科技精英,郭美英便是其中的一位。       郭美英从事真菌科研,硕果累累。她先后荣获了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星火与国家星火三等奖等12项次;1992年被评为市拔尖人才,首批获得福建省政府表彰的省级优秀专家,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3年她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选为省第七届政协委员;1995年被评为三明市劳动模范;1998年,被授予省、市“三八”红旗手,并再次当选为省第八届政协委员,其业绩被载入省科委、科协主编的《当代福建科技名人》一书(见该书第325页至329页)。她现在是三明市真菌研究所的研究员、中国民主同盟会福建省委委员、民盟三明市副主委。                           热爱之泉浇开事业之花       郭美英出生于莆田涵江,从小就勤奋好学,资质聪颖。1964年,她从莆田第六中学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水产学院养殖生物系。       由于处在“文革”时期,1969年大学毕业后,她和她的一些同学被安排来到霞浦军垦农场。军垦农场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晨号一响,即整装奔向操场,和战士们一样摸爬滚打,苦练本领。她们一边接受军事训练,一边参加农业劳动。在那里,她熟悉了农事活动过程,体验了农民的生活,锤炼出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1971年9月,郭美英被分配到了三明真菌研究所(当时称作“真菌实验站”)工作。       郭美英生长于海滨城镇,上大学就读于上海,所学的专业又是海洋生物养殖,这下却来到山区从事山林中的菌类研究,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竟是如此之大!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她好好工作、为社会造福的美好心境。“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她在军垦农场所受的教育,而当时社会正崇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雷锋精神,因此,她愉快地接受现实,上岗了。       她好奇地打量这眼前的一切。       这个在当时我国成立较早的真菌学专业科研单位,其占地面积仅比一个足球场大一些,房子简陋,设备简单,经费拮据。但由于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这个小小的科研单位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再看看她的同事们,他们原来也来自不甚对口的专业,有学农业土壤化学、兽医专业的,有学林业的,有学生物的,还有化工学校、幼儿师范的……那时,压根儿就没有“真菌研究”这个专业,为了我国新兴的食用菌事业,他们走到一起来了。她想,自己总算有生物学知识的坚实基础,相信能在这个领域里有所作为,并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       走过实验室,她看见水架上一整排玻璃瓶子里那像鲜花一样盛开的银耳,觉得格外兴奋。她记得在上海读书时,曾在市场上见过这东西,可是一斤100多元哪!当时她还曾想过,可能这辈子吃不上这昂贵的珍品了。没想到自己竟能从事研究开发这类产品工作。此时,同事们还拿了几朵银耳让她拿回去尝尝滋味怎样。郭美英尝了银耳鲜美的滋味后便琢磨起来;世上总把“山水”和“海味”并称,自己本来是学“海味”养殖的,现在来研究开发“山珍”,让山区农民因此富裕起来,这也正是自己的心愿呀!       从这一天起,郭美英打心眼里爱上了真菌研究这一行。       宽广、诡秘、神奇的真菌世界吸引着她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心灵。       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是她的家什,科技资料、市场信息是她的宝贝,菌种、菌株成了她的“宠物”。她身着朴素的工作服,眉清目秀,心灵手巧,做事认真而执著,极富科研人员的气质。       不久,郭美英便参与了所里的“农用抗菌素研究开发”、“香菇杂交育种”、“食用菌菌种保藏”、“金针菇品种开发研究”、“金针菇杂交育种”、“珍稀食用菌品种杏鲍菇的选育与栽培研究”以及茶树菇、大斗菇、金福菇的研究开发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30多年弹指一挥间。       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和执著追求,郭美英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着科学高峰,摘取了一颗又一颗的璀璨“明珠”,在食用菌科研领域里屡建奇功。                     “三明一号”即为“中国一号”       1978年,全国科技工作大会召开。科学的春天来到了!郭美英也在专业上日趋成熟,她从助手成长成为科研主持人。       1979年1月,我国的真菌分类专家、所长黄年来让她主持了金针菇的研究工作。黄所长把自己用多年心血换来的成果8株金针菇菌株(其中 1株是从日本引进的、7株是从全国各地采集分离的)交给了她。这,实际上是把我国研究开发新品种金针菇的课题项目交给了她。她明白这副担子的份量,也深感领导对她的信任和期望。       如今在市场上到处都有金针菇,而在当初,它的人工栽培却是一个谜团。       金针菇又“朴菇”、“冬菇,是中国古代就有人食用的山珍之一,是真菌王国中的一朵“金花”。唐代《四时签要》曾记载段木栽培金针菇的史实,但当时这朵“金花”却很快枯萎了。 20世纪30年代,我国曾有人尝试瓶栽金针菇,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得到发展,市场上更看不到金针菇。而我们的东邻日本国于1928年开始研究金针菇,到 20世纪 60年代,其金针菇人工栽培已呈现代化生产,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年产8万多吨。       郭美英想,日本人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我们一定要为中国人争口气。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自己手上的金针菇这朵“金花”,天折,不能让历史留下又一个遗憾!       郭美英是这个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她制订了个5年攻关规 划,全力以赴投入实验。       她,废寝忘食地查阅材料,不断地提高认识,增强着信心。       由于野生金针菇菌株稀少,有关资料十分匾乏,她便借助翻译资料,甚至也拿着日语词典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努力寻求适合我们的栽培知识。       由于人手少(当时只配给她一名临时工当帮手),她就不辞辛劳地兼干下手活。为了筛选出适合各地栽培金针菇的培养基,她到处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木屑(疏松的、致密的)进行试验;需要蔗渣而三明没有,就去漳州要货;需要果茶壳,就与尤溪的茶农联系;需要棉籽壳,就到三明纺织厂去收集车间地上被当作垃圾的废棉团。她还曾乘车到南平去运棉籽壳,为了节约经费,她还亲自参加搬运。       由于缺场地,实验室不够用,起先,她就借用私人的柴火间或房屋的小角落做培育场地;后来,她发现自己单泣的后山坡上有一旧瓦房可以利用,从此便爬 300个阶梯到那里去做实验,每天都得往返4次。       当一个人有了压力时;就会产生动力;而有了动力,就能焕发出最大的潜能。       她就在这样环境里配备培养基、消毒接种,蹲在地上观察着各个品种的生长状况,计算各种培养基培育的品种的产量高低,分离孢子和菌丝组织。       每当新苗种长成之后,观察记录的工作更加繁重,每一组菌丝的生长过程都必须仔仔细细地进行登记。她十分细心地寻找其细微特征的差别,观察在不同环境因子下的不同状况,鉴定它们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力,精确测定其产量,然后根据综合指标评价才能决定取舍。一天干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头昏眼花。       有一天清早,郭美英正想起床,突然觉得天昏地转,一翻身就呕吐。她以为是低血糖病,只要喝点糖水就能缓解。谁知喝了后又呕吐.吐了半个脸盆。这可把她丈夫给吓坏了,赶忙送她到真菌所隔壁的部队医疗所去看医生。经医生诊断,是患了“美尼尔氏综合症”。这种病一般是劳累过度、体力下降所致,需要休息治疗1一2个月。然而,项目实验正在进行中,小菇每天都在生长,需要她及时做观察记录,否则,实验就要半途而废。郭美英吃了药,病情稍好些,她又每天拾级登山,到那旧瓦房中做栽培实验去了。       这是一项考验人的意志和耐性的工作。试验需反复进行多次,虽然也有失败的,但郭美英从不灰心。她,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她,像慈母般地爱护菌株,对难以分辨的孪生兄弟似的菌株了如指掌。       这是一场持续的战斗,未获全胜不能撤离。那时,她的二儿子才一岁多,需要照看,加上家务繁忙,她的体质更虚弱了,爬楼梯都觉得头昏恶心,但是,她硬是咬紧牙关坚持下来,没有请过一天病假。       寒来暑往,周而复始,项目研究在日复一日地进行着。郭美英孜孜不倦地探索着金针菇人工培育的奥秘,白天攻,晚上钻,梦中还惦着它们,真是“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1982年初,通过连续四代的组织分离和驯化筛选,在经过5500多袋(瓶)的栽培试验以后,郭美英终于从28个分菌的菌株中精选出代号为FLO1-1的菌株,它成了金针菇中的佼佼者。它的生长速度、产量、营养成份以及抗逆力等都比日本信农二号的好得多。    又经过两个寒冬的重点观察,FLO1-1菌株的稳定性非常好。由于其原始野生菇来源于三明洋山,又是经过三明真菌研究所选育出来的,因此把它命名为金针菇“三明一号”。    1984年1月 8日,“三明一号”通过专家级的鉴定。专家们一致确认它是中国经过选育定型的第一个金针菇优良菌株,盛赞郭美英、黄年来等同志的工作“很有意义”,“是我国利用野生食用菌资源发掘选育新菌株的成功例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1984年,该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这项成果实属我国首创.“三明一号’即为“中国一号”。       郭美英成功了!       从此以后,在国内尚属空白的人工栽培金针菇终于扎根并遍布了中华大地。                       “杂交优势”派生优质品种       尝到收获喜悦的郭美英并没有止步不前。       她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三明一号”虽然成功地开了我国金针菇人工培育之先河,但它还存在一些缺陷,如菌盖开伞快,色泽偏黄,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导致制罐效果欠佳,尚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而日本的同类产品则色泽白,不易开伞,外观较好,但产量低、搞病力差。她想到了前苏朕米丘林的杂交果树的试验,想到香菇杂交取得的成果,而金针菇能否通过杂交来取得更好的菌种呢?       这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国内外尚无这方面的先例。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于挑战是成功的科学家的必备素质。用郭美英的话说,那 就是;“科研人员的职责就是要不断地去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86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0-9-5 01:03:36 |显示全部楼层
1984年2月,郭美英开始了新项目的买验。       她利用日本。“信农二号”和‘三明一号”进行有性杂交,分离了96株杂交后代。     沙砾淘尽始到金。为选育出高产优质的菌种,她还收集了国内外所有种类的菌株作为比照,参加对比试验的菌株达100多个。要从这么多的菌株中选 出性状最优良最稳定的菌株来,是一项很烦人的工作。由于参与对比试验的组别多,菌袋多,需要观察的记录项目多,工作难度更大。       为了掌握试验的准确数据,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制作培养基并接好种。一到栽培制种季节,她常常是早上6点就上班和工人一起拌料、装袋,一身大汗、一身灰尘;下午又紧接着准备第二天的原料;有时晚上进行接种,直至8、9点钟才回家,中餐常以面条或面包将就。       出菇时,她往往一整天蹲在昏暗潮湿的栽培室里,分不清是上午或下午,记不住是星期几,她要仔细认真地观察,逐项登记菇蕾的出菇数量、速度、色泽、菌盖形成的时间等等,这些完整的原始记录就是她的珍宝。       采菇时,她就忙着给每袋菌菇称产量,测量菇柄的长短、菌盖的大小和厚度等等。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郭美英对待工作如痴如醉,一尺多厚的试验记录本就是明证,那字里行间不知凝聚了她多少心血与汗水!这工作量难以用钟点来计算,因为她把常人看电视、逛商场的时间都用于了科研;这工作量也不能用强度去衡量,因为她已是全身心投入了事业!       为了争取时间,郭美英还千方百计地增加栽培试验次数。春天,她巧妙地利用隔壁冷冻厂的低温环境栽培菌株,让一季变两季。       她在三明、晋江、厦门等地设立试验点,请同行们协助收集数据,以空间换得时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经过漫长的1460多天的努力,经过数十次艰难的实验和选育、筛选与稳定性的考察等工作,郭美英于1988年春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新菌株金针菇“杂交19号”。       金针菇“杂交19号”集中了中日两国金针菇的优点——色泽好、口感鲜美、产量比“三明一号”增产 20%,比日本种增产30%以上,同时又保留着“三明一号”抗病力强、适应性强的优点,生物学效率为 100%。       1988年12月,它通过了真菌专家的鉴定,得到很高的评价。一位专家说:“这项工作做得太漂亮了!”鉴定结论指出:“杂交19号”是国内首先通过杂交方法并利用同工酶检测选育出来的理想菌株。       “杂交19号”的诞生大大加速了我国金针菇品种开发的速度,由于它栽培粗放(一斤料可产一斤菇),受到栽培者的广泛欢迎,成为当时全国食用菌的唯一当家品种。       “杂交19号”成了中国第一株杂交金针菇优良菌株。这个由她独立完成的项目获得了1998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这个品种的年产量达到 16万吨,我国成了金针菇的第一生产大国,超过日本的发展速度。 1998年后,它仍是中国金针菇栽培的当家品种之一,东南亚与欧美等地也把它作为优良品种引进。                            创新思维育出珍稀菇类       科学研究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真菌研究所的黄所长于 90年代提出发展珍稀食用菌想法,郭美英看到珍稀食用菌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1993年底,她选择了杏鲍菇这一优良品种,率先在国内开展研究,主持“珍稀食用菌品种杏鲍菇的选育与栽培研究”课题,她的合作者是黄年来、林津添。       这又是一个“国内尚无先例”,又是一项“空白”,他们能成功吗?       杏鲍菇又称“杏仁鲍鱼菇”、“蚝菇王”,具有降低人体血压、血脂和促进胃肠消化吸收的功效。其原产地在欧洲,但尚未大规模栽培。杏鲍菇虽然风味独特、品质极佳、味道鲜美,适应温度范围却很窄,栽培的条件要求又很高。国外曾利用消毒灭菌过的木屑和谷草进行栽培,但产量偏低。其中以木屑、麸皮培养料栽培的生物学效率仅为20%,用麦杆培育的产量更低,只有木屑料培育的一半。       首先是培养基地选择。郭美英选择了适合国情又较为稳定的熟料袋栽工艺,以棉籽壳加木屑、麸皮的常用混合配方来栽培。       其次是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她对此进行了十个方面的试验,如保湿催蕾,促使出菇率达到100%的栽培试验;不同季节栽培对产量影响的研究;不同菌龄期的栽培效果试验;添加废渣,对出菇产量影响的试验;不同菌株的不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等。最后筛选出根据市场不同需要的三种类型菌株和相适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从而获得优质、高产与适应国内外需求的杏鲍菇产品。       1997年冬,三明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杏鲍菇商品生产基地。为了实现产业化,她还进行了杏鲍药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       1998年,真菌研究所和省农科院合作将商品菇打入了日本市场。       2000年,它已被推广到全省各地以及20多个省市,成为中国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之 一。她终于攀上了另一座高峰,填补了中国的又一个空白。郭美英又成功了!她主持的这个项目获得了2002年三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爱迪生曾说过:“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郭美英 的每项研究都历时多年:杏鲍菇的研究费时6年,金针菇的研发耗去了她十几年的光阴。人生能有几个6年、10年啊!                           价值观念定位人生目标       科学研究必须扎根于社会生产实践,必须用于为人类造福。恩格斯说得好:“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郭美英始终认为:“科研人员的成果必须变为生产力,才能对社会作出奉献。”所里的同事也评价郭美英“把科研和生产结合得最好”。       80年代初,她曾和工人们一起拉板车到市场上推销金针菇,向群众宣传这种“增智抗癌的保健食品”。那漂亮得像一簇簇鲜花般的金针菇,被人误认为是毒菇,他们颇费了一番唇舌才让人们逐渐接受。       多年来,她一直克服着晕车的困扰,走访了我省的尤溪、宁化、明溪、沙县、南平、晋江、南安等县的山乡,还到达浙江省的常山、江山等地区,跋山涉水到村里为农民办培训班,挨家挨户给菇农讲解知识、做示范表演。农民们感激地对她说:“你把技术送上门来,使我们脱贫致富,我们从从心底真心感谢你!”       1984年后.为了推广栽培技术,她主编出版了(中国金针菇栽培学)、《金针菇栽培问答》等书,参加了(中国食用菌学)、(自修食用菌学)、(中国食用菌百种)等书的编写工作,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编写了30多万字的金针菇普及读物,热情地接待了来自各地的科技工作者和菇农,传授技术,培训骨干,还到江苏、浙江等省的培训班讲课以及指导罐头厂的生产。       她在各地建立了数十个金针菇的生产基地,还指导了7家金针菇冷气栽培厂的生产。据统计,在1989年的17个点里,栽培了“杂交19号”金针菇5D70万袋,生产罐头8000多吨,经济效益3650多万元。       1992年,在29个省、市栽培量达10多亿袋,产值IO多亿元。 1995年,她还与浙江省武义县合作进行低海拔地区高温季节栽培香菇的研究,选育高温型香菇菌株“武香1号”,完成了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1997年10月。“武香1号”通过该省鉴定、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广2.67亿袋,产值7.78 亿元,经济效益达5.08亿元。       20O2底,共推广杏鲍菇1.3757亿袋,产值2.79508 亿元, 农民纯收入1.750863 亿元。       就是这样,郭美英乐于把自己研发的新产品推向社会,乐于为农村经济发展献策支招,乐于为农民发家致富传授秘诀。她说:“看到有些村庄因为发展食用菌,经济上去了,楼房一年年变多、升高了,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有人问郭美英:。“你能让人家发财致富,你自己也一定腰缠万贯吧!”是的,只要郭美英愿意,只要她肯“停薪留职”几年或“请假” 一段时间,有许多菇场、专业户都想高薪聘她为技术顾问,那么,她要弄个几万、几十万元钱,还会是什么难事吗?不少种菇专业户当初仅以3元钱 一株菌种的本钱,到一个地方发展个十万瓶的,当年的利润就可达8万元,郭美英难道不会自己搞吗?晋江的菇农说得更直截:“什么都不用你管,只要挂上你的名字就行,随便也给你几万年薪。”然而,郭美英不为所动。她说:“研发推广食用菌是我的职责,我要面向广阔的社会和市场。我是祖国和人民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我不能花国家的钱去为自己打算。“1993年10月,郭美英被邀请去马来西亚首都考察食用菌栽培和指导金针菇的栽培,给她的签证时间2个月,她1个月就完成任务回来了。有人不理解,说:“人家出国,巴不得多呆些时间,多领略一下异国风光,你怎么倒提前回来呢?”而实际情况是;完成考察任务的当时,当地老板曾邀请郭美英留下一段时间,他们会给她高于我国几十倍的薪金。然而,这个邀请被郭美英婉言谢绝了。因为她想到 11月底正是金针菇试验的最好时机,如果留下来,研究所里已经培养好的菌袋试验就要被延误,其试验数据就失去意义。于是,她毅然决定赶回三明。老板感慨地说:“中国正是因为拥有你们这些实心实意为社会作奉献的知识分子,才能从贫困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啊。”       郭美英有自己的价值观。她说:“做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必须有追求的目标,这目标不是金钱,也不是地位,而是自身的价值。”       古人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的诗句,说的是一女子从织女那儿乞得金针一根,以此手绣奇巧,她的绣物可任人观看,而那把金针却从不示人。郭美英反其道而行之,她潜心研究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正是为了把它推广到社会,传授给迫切需要这些技术的人群,“乐把金针度与人”。       郭美英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祖国的真菌事业无私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才华,她是值得人们敬重的。然而.说到她的业绩和贡献,她总是谦逊地说:“我只不过做了我工作范围内应该做的事,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我应把这作为今后工作的动力。”她还说:“科学无止境,目前还有许多优质食用菌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开发,这项事业的前景宽广而光明,我将为此加倍努       郭美英给她的人生许下的是一份坚定的承诺。我们深信:为了这份承诺,她将创造出更优异的业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91

积分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0-11-30 22:20:16 |显示全部楼层
黄毅主编的【食用菌生产理论与实践】【现代食用菌栽培理论与实践】徐锦堂主编的【中国药用真菌学】这三本书到哪里能买到啊,十分需要!哪位坛友如知道请告知,不胜感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195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1-2-4 10:43:40 |显示全部楼层
[BR]呵呵,谢谢各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5

积分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2-7-18 13:15:07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