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myb在2009-8-20 11:30:49的发言: 食用菌生产中,其菌种制作程序是一级种(母种)——二级种(原种)——三级种(栽培种)逐级转接而成的,这是长期科研、实践得出来的结论,是不容置疑的。将三级种直接应用于栽培生产,如同买玉米种用于玉米种植的道理相似,现在不会有人将种出的商品粮玉米作为种子再继续用于栽培播种,其中的道理是很简单的。但是,在我省的食用菌生产中,却有人敢于“创新”,将三级种再转接扩大一次“三级种”即四级种后,再出售给菇农,使菇农在不知情的条件下,将该“四级种”用于栽培生产,结果是导致发菌速度慢、菌丝纤弱无力、抗杂性差,污染率高,后期出菇时易感染各种病害,使黄斑病、褐腐病流行,使菇农的生产遭受巨大损失,继而严重影响我省食用菌产业化的进程。更有甚者,将“四级种”继续转扩成“五级种”,其危害性更大。有部分菇农为了节省购种成本,也在盲目采用该法生产“四级种”,但这部分人制种属自产自用,最多其个人遭受损失,不会祸及他人,其危害性要小得多。为此,笔者呼吁:要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益,必须从提高技术入手,千万不可走旁门歪道。 近段时间以来,笔者连续接待了来自我省各地的菇农,他们反映和咨询:当地某些制种户用三级种再转扩一次三级种,他们用于栽培后发现菌袋抗性极差,发菌成功率低,出菇期病害特别多,并且,近年来越发严重,有的只出一茬菇,严重时只菇不出,使他们的生产效益极度降低。为让更多的菇农朋友认识和预防该类问题的发生,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供菇农在购菌种及生产中参考。 谨慎考察供种单位。购买三级种进行栽培的农户,一定要仔细去制种现场考察清楚,很简单,只要观察该制种者有否足够多的二级种(原种)即可,如果生产已进入尾期,则看有否足够的空瓶子,以及封口膜、扎口绳之类。如果该制种单位是自制二级种,则观察有否足够多的一级种(母种)或试管之类。各级菌种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1支一级种=4~6瓶二级种,1瓶二级种=12~20袋三级种,通过观察计算,即可确定其所用种源和三级种的生产能力及其真实数量。 学习掌握制种技术。可以说,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路。学习掌握了制种技术之后,自己即可根据生产计划、生产能力、生产季节制备菌种和合理安排出菇时段,并且,制种技术相对越高,能够生产的菌种级别越高,生产效益也就越高,而成本也就越低。建议通过自学或外出培训等方式,至少应尽快掌握三级种生产技术。 希望和劝告。正在制售“四级种”的制种单位或个人,如果明白了该种菌种对栽培的不利影响,则应立即停止,不要为了节省一点费用,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对广大菇农不负责任,实际上,作为菌种生产者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的利润来自购菌种的菇农,只有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优质菌种,菇农才会获得高产和效益,他们才会再来选购你的菌种,如果一味追求利润,生产“四级种”之类,菇农因污染、因发病受了损失,以后或者不再要你的菌种、或者不再继续栽培,那么,菌种卖给谁?四级种生产,住手吧!
应该存在2级转2级的现象,也就是说瓶转瓶的现象,我理解的3级种应该是袋装种,3级转4级没什么可能,污染率高利润驱使的可能性成小。 |